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1张图片
宽松的报名条件和庞大规模是否正在伤害赛事品质?

“马拉松与其它大型活动的区别,在于需要尽可能满足其中每个参与者的体验。

这两年国内马拉松陆续开始的报名门槛和抽签机制,基本在国外不少老牌赛事上找到模板。后者长期赛事资历累计了很多经验,很多都可以直接拿来主义,用以解决国内赛事遇到的难题。

比如北京马拉松报名是以报名者参赛履历分组,再配以不同中签率的抽签决定参赛者;比如上海马拉松纯抽签决定,但拥有上马积分者会有更大的中签率;又比如去年的杭州马拉松和前两年的广州马拉松,一个要求上传严格的体检证明,一个设计了测试跑。

为的都是避免生命意外的发生。

不过总体而言,国内马拉松的报名条件,相比国外的高精尖前辈们仍显得非常宽松。

这里不是说,一定要用严苛筛选来营造名额金贵的稀缺假象,而是在当前国内有能力跑马拉松的跑者数量层级面前,赛事本身是否都已然需要如今的规模、现有的能力和经验又是否足以服务这样的规模?

如果只是通过宽松的报名条件和加大规模来应对选手参赛的呼声,怕只会把赛事变水变差,反过来参与者的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2张图片

波士顿马拉松有BQ,很多人觉得这特有逼格。但波马如果没了它的底蕴和参赛体验,BQ就成了只局限一小撮精英跑者的竞技比赛。

极难中签的纽约和东京、京都、迪斯尼系列赛,其实道理都一样——设置门槛,只为最终站上起跑线的哪些人,无论是几万人还是几千人几百人,每个人都尽可能得到最佳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是赛道上的几个小时,从前期的推广报名到完赛后的整个期间,都在潜移默化的作用着。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3张图片

优秀赛事的成功之道,无外乎是将现有资源最合理的分配到赛事:

1、比赛名额稀缺?设置门槛设置报名规则,符合者入围;

2、赛道景观别致但容量有限?制定参赛者上限,分组别发枪;

3、确保赛事服务的统一性?设置单一组别,针对性服务;

4、昂贵的工作人员成本?组织社区跑群、跑步协会作为志愿者,最懂跑者也提供了跑者最需要的服务;

5、常年维持高标准服务?与政府/协会、品牌、赞助商/运营商多年长期合作,营利和进步都是共同的;

大型城市马拉松需要动用到的社会资源远比想象中复杂。对必需资源的合理调度,缺一不可。在这些都需要打上问号的时候,规模越大,体验越会成为问题,体验不好,赛事品质就永远上不去。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4张图片

刨去一些形式主义的门槛要求,中国式马拉松不少仍只是有点高高在上的要求报名者“你需要如何如何才能参赛”,而非“我们可以举办一场高品质赛事,只是在最合理的资源配置下,一小部分人才可以得到参赛机会。”这对潜在赛事参加者和最后站上起跑线的人,都有些敷衍了。

扩大赛事规模很容易,保证相应的服务很难。5000人和20000人的比赛,绝非人力物力×4的概念;

组织者因商业/资源方面的各种因素,以及潜在报名者的口碑,并不愿意轻易调动报名条件,在名额处理上也偶尔会发觉一些灰色地带;

国内尚缺BAA(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波士顿运动员协会)、NYRR (New York Road Runners,纽约路跑协会)类似的跑步协会,较为常见是兴趣型跑团,社区型跑团则很少;

与之对应的是,至今国内有经验的马拉松志愿者数量甚至可能少于马拉松跑者。他们的成长也远滞后于赛事的井喷。


周边福利是否在慢慢掩盖对赛事体验的真实评价?

“「买珠还椟」和「捡芝麻,丢西瓜” 」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了。


A赛事在赛道和组织上都一流,报名费不算便宜,却使用了某国内low货品牌的服装作为比赛服,奖牌设计也很一般——于是很多人就没了报名欲望,也有的直接揶揄组委会太没逼格;

B赛事一切都很平庸,但相对廉价的报名费却包含了很多福利装备,这些高端大牌的尖货算下来比报名费都值,完赛奖牌也堪比艺术品——于是很多人抱着“大不了比赛不去,就拿个参赛包”的想法纷纷报名。

听起来这是无比正确且市场化的做法:马拉松参赛选手本质上是消费者,消费者自然倾向于选择花钱在利益最大化的商品上。

但无论是参赛服、完赛奖牌、诱人的福利或者补给,这些赛事附属品对参赛体验的影响,是否无形中被不断夸大了?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5张图片

它们本质上和过度包装并无差别。好比北上广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会发现在激烈竞争下,外卖们的包装越来越别致,口味上的提升却鲜有改观。

马拉松也是,一昧追求亮点热点,办赛方会花费更大的物力和精力在“满足”潜在报名选手身上,以凸显自己的赛事吸引力。一年50多个周末,除去假期和不适合办赛的寒冬酷暑,黄金周末资源有限,比赛之间的竞争变得很多,参赛者就多了选择。

当奖牌好看、福利很多占了上风,似乎就没人那么关系这究竟是场怎样的比赛,参赛的真正价值在哪了。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6张图片

多年后回忆起一场赛事,是“体验完美的经历,过程可以回味很久”、还是“早已记不得过程,只记得完赛奖牌很有档次,赛后福利当时拿了很多”更珍贵?

于办赛方而言,设计(并付诸实践)一条尽可能有当地特色的赛道、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为选手创造成绩/跑的愉悦创造条件,怕比花更多时间在钻研周边福利上要更有价值。

中国式马拉松也多为正在变化成长中,尤其中小型赛事,尚缺少标杆参照赛事,但已经白热化的竞争,可能会左右赛事大刀阔斧的变革突进,往年评价参考性不高;

在赛前“福利”和赛后“福利”的分配比例上,中国式马拉松和高精尖赛事差异明显。这同样也在赛前EXPO的针对性上有体现;

为满足国内马拉松拥趸的要求,赛后毛巾、赛前比赛服(而非完赛tee)、完赛奖牌的重要性被拔高到直接影响口碑的高度;

比赛全程对选手的服务,“保姆型”更甚于“服务型”。个别项满分、少数项低分的情况也很常见。


过于严格的安保让赛事变得更无趣?

“一场没有观众的嘉年华,是很可怕的。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倒也生动——普通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我们围观动物,后者是动物围观我们。

普通动物园会通过高高的栏杆和空旷的隔离区来保证安全,野生动物园则与动物显得近距离了许多,很多安全举措都在无形中设置妥当了。

无论是动物的自由度或我们感官上的亲近感都要好上不少。

当马拉松上纲上线成一个城市的重大群体活动,安保投入就变得无比夸张。很多重点城市的马拉松全程赛道完全封闭,每隔几米就有安保人员立岗。在中国这倒见怪不怪,绝对安保也基本做到了绝对安全。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7张图片

于是有些中国式马拉松就与观众的距离感太远,如同前面说的,人和普通动物园的关系。这种疏远感,以及安保人员对围观群众的警惕感,并无好处。

围观者很难作为赛事的参与者加入到马拉松中,只会感到道路被封闭出行不易,远观也难以体会跑马者到底是在做怎样一件事;选手们则只觉被围观,鲜有真正通过互动和接受鼓励发挥精神力。

强力的安保也容易引发各种不理解和矛盾,仿佛马拉松占用消耗了不应该的社会资源。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8张图片

几乎所有城市马拉松的本质,都是竞技第二,嘉年华属性第一。这是一个全城的运动大趴体。比赛日几万人在跑,几十万人在围观加油,才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没错,群众里面有坏人,球迷里面有流氓。但世界第一足球联赛英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也正是球迷与球场的超近距离体验么?

作为马拉松跑者,更需要的是与围观者的互动、与孩子们击掌、享受他们的加油和私补、也在最为身体力行的传递运动能量,而不是隔着层层安保扑克脸外的观望。

面对诸如马拉松选手赛中猝死之类的负面影响,中国式马拉松面对的舆论压力巨大,因而也更容易出台一刀切的政策,容易缺乏合理性;

基于“顺利召开,圆满落幕”的主体思想,中国式马拉松扼杀了很多比赛之外的乐趣;

主流舆论及媒体仍对跑步和马拉松的认知浅薄。标题党和热点党也都让办赛方行事小心,距离感明显;

中国鲜有嘉年华式的群体文化,在观众的熏陶培养上,更多只是跑步爱好者的传递。马拉松氛围的形成相比赛事井喷,发展缓慢。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9张图片
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马拉松,是不是对参赛选手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