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1)—不要活在一个足够好的世界里

关于刻意练习的思考,主要来自于一本书: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巅峰,从最新的科学研究来看专家的秘密)作者Anders Ericsson and Robert Pool

这本书很新,我看的是原版,如果想要看,可以直接找我要,六级水平阅读应该没有多少的障碍,主要讲的就是刻意练习这个概念,而我想写的,也是我对它的理解以及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开篇,我想写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我们好像总是生活在一个“足够好了”的世界里,差不多就行了,这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话,但是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儿,为什么愿意接受差不多就好的结果呢。我觉得有两个很直接的原因。

第一个,懒。

我们好像很懒,却又好像很勤快。感觉是事情太多了,所以每件事儿都追求差不多就好了吧,毕竟那么多的事情,每件都做得差不多了,好像也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第二个,即使做到完美了,好像结果也和做得差不多是一样的。

这个结果通常都是被社会(外在的价值认知体系)所评定的。比如所有人工作都想完成任务,只是追求完成。比如写个文章,control+v配合control+c就能完成,随手修改一下就可以让一篇文章看起来更好,但是很大概率会选择不改,因为“任务已经完成了”。

再比如,我们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的时候,刚刚开始的起步或快或慢,但是慢慢都会到一个可以“够”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比如学PS,很快就可以到足够平时修图用的水平,比如我们学做PPT,很快地,我们做的PPT就够用了,能做出一个“像样地”PPT了。再比如,我们练习跑步,刚开始可能跑一圈两分钟,很快地,跑一圈就只要1分40秒了。

作者把这样的一个水平称为: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并且,在这个水平上,我们执行我们的一项技能都是处于一种自动化的状态。

那么,接下去的很多年,所有的练习可能都不会提升。

比如,在我过了6级之后,我觉得看看一般的英文资料够用了,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记录过一个新的单词,没有尝试过去细分一个新的句子,没有做过一篇新的文章。

所以,在我下一次又去考六级的时候,没有过。

所以呢,这种可以接受的水平,虽然能接受,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技能熟练程度其实是倒退的。

自动化,与机械性重复,不能最终导致进步,更多地时候,是原地踏步,不幸的时候,会倒退。

那么,作者写到了另一类人,就是对于这样一个能接受的状态不太满足的人:

那些做的好的人,只是更好的使用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性,或者说,他们比一般人厉害的原因就是对大脑和身体的适应性的利用比一般人更好。

其实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性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采取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大脑和省体,是可以明显提高我们的练习效率,并且最终让我们成长或者说进步地更快的方式。

因为我们进步的主要前提,往往都是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而学习新的技能就需要不断地重复,但是机械地重复一定不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这次写到的书中的笔记主要是这样几条:

once a person reaches that level of “acceptable” performance and automaticity, the additional years of “practice” don’t lead to improvement.

They live in the world of “good enough.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human brain and body, which they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more than the rest of us.

全文最棒的一句话就是:Deliberate practice is for everyone who dreams.

关于这个概念,我想说的还很多,目前能做到的,是持续地“生产”内容,然后把我脑子里的思想完整地展现出来。

我想展现地,是通过对多方面的知识的整合学习与应用,去更快地到一种我们所希望的境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臆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1)—不要活在一个足够好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