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不会来事

所谓“来事儿”,是一种主动构建关系的行为,我们耳边常常听到的“不会来事”,言外之意多是指在为人处事上的被动与回避。


1

前不久刷朋友圈看到一个二维码,花型的样式显然经过了精心雕琢,关注之后发现是一个鲜花主题的公众号,我没取关,而是将视线落在了那行简短的欢迎语上:感谢曾经,让我终落在了梦想初开的地方。

我在上一家公司就职时,小M是运营部的一名编辑,运维着的本地社区网站是公司的线上项目,她经营着一个核心版块,有着一手出色的案头功底,文字在她的敲打声中宛如音符,饱含着情感和韵律,这个文字妙如嫣、性格静如水的姑娘,深得着全公司的人心。

后来公司面临转型,人员配置重新洗牌,她被输送到了商务部的策划职位,望着频频的外出会餐,清楚了这个职位还兼具着一丝公关职能。

约莫两个月后的一天,我得知了小M离职的消息。

再次见到小M,是在两年后的天津火车站,那会我在星巴克等咖啡,发现了紧挨玻璃窗一个角落中的她,缓缓地翻着书,当她意识到我已走到她身边时,嘴巴微张了一下,瞬时后便是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闲聊过程中提及到了当初离职的事,我随即问了问缘由。

“太煎熬了,公司转型我没马上就离职,是因为网站虽然停运,但用户需要一个过渡期,我也是。”

她接着说:“后来在那些应酬局上,又是客户又是领导,我不善于主动交流,不会陪酒,不会来事儿,除了尴尬还是尴尬,还搞的自己好像情商很低似的,没办法,我习惯独处了。”

那一刻,我在她的目光里看到了虚弱和委屈。

“那种场合中的推杯换盏,对于我这性格的来说,是一种折磨。”

“感同身受,之后去哪发展了?”我问道。

“百L吧,还是编辑,而且我想将来自己做点事,一直有个做鲜花订制服务的想法,现在先积累些经验和资源吧,至于我不擅长的,到时交给擅长的人做就好了,嘿嘿。”

她侧过头喝了几口咖啡,接着说:“咱们那会坚持下去其实没问题,挺可惜的,积累了那么久的用户。我一直觉得做好服务和细节,用户会有,人脉也会随之而来,和应酬相比,方式不同而已,还是急功近利了。”

当我握着手机浏览着她的公众号和微店,看着那些爆款鲜花的销量和反馈,知道她成功了,原本想在那条朋友圈下留言几句,终究还是觉得点个赞更符合我此时的心境。

她了解自己的优势,也清楚自己的短板,她懂得餐桌礼仪,却不明“酒桌文化”。这种社交将她拽出了性格舒适区,随之而来的是没有安全感,失去存在感,还产生了自卑感。

有些场合中的“不会来事”并非情商低,而是源于性格上的回避与被动,而学会割弃自己的短板,是一种勇气与智慧。


2

两年前我在接受心理成长小组训练时,小组有幸邀请到了一位业内颇有知名度的L老师,他另一个身份是知乎上的一枚资深大V。

在给我们做了案例分享之后进入了互动阶段,一位小组成员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您觉得对于初入行的人来说,怎么经营行业的圈子和人脉呢?”

他沉默了片刻,随即又分享了一段有关他自己的历史:

“2012年那时我还是知乎上的一个小白,后来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客串会务人员,碰巧遇到了一个业内很有份量的D老师,我足足犹豫了20多分钟,最终决定咬着牙走过去搭讪,切入的话题是源于在知乎上见过那位老师的回答。”

“当时在内心我认为自己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这一步并不容易。但这一步迈出之后,发现对于我们的关系并没有任何进展,可以说只是点头之交。”


“转变是在2013年,我在知乎答题时,看到了D老师评论了其中一个答案,我随即回复:还记得我吗?去年学术会议和您打过招呼。从这一刻,我们建立了实质性的沟通关系,之后我们习惯了相互点评对方的回答,交换想法,交流经验,并因为身处同一个行业,社会关系有着一定的交集和重叠,见面得机会变得越来越多,直至后来我们慢慢成为至交。”

“我不是为了发展人脉去刻意争取他的认可,我只是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最舒服的交流方式,这就是我对圈子和人脉的理解,你无需刻意讨好任何人,让自己活得越像自己,就越会吸引更多的同类,别担心,圈子是有很多渠道主动找到你的,只是时间问题。”

他并非因为推销自己才与D老师成为了挚友,D老师的认可和接受,是源于彼此有着很多相同的理念,思考过相似的问题,身上散发着相近的气息。


3

人天生有着连接和建立关系的本能,因为它可以带来滋养,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就在遵循着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对于婴儿,制造声音属于生存本能,哭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但当TA觉得自己不哭会比哭闹更安全的时候,就会慢慢学会选择安静。

如果需求可以获得及时满足,TA会渴望关系的进一步连接;而如果需求成为了一种忽视,TA会开始怀疑关系;而如果需求被持续的否定,最终TA会开始选择逃避关系。

图片源自 Seo Dae-jin 作品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否会被环境所认可和接纳,是否能够真实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自己身边的关系有没有形成滋养环境,都在决定着在我们对关系的态度和感受。

在对关系变得敏感和恐惧时,焦虑成为了自我平衡关系的生存工具。每每进入社交场合,内心便会生成一种潜在的要求和批判关系,随后的种种刻意表现、掩饰缺陷、委屈自己、顾及他人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都让自己深陷压力漩涡而无法自拔。

当所处环境并非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回避社交。而强迫自己去社交,则是进入了一场内耗战,通过压力关系让自己变得更挫败,更焦虑、更自卑。

直至最终发现,独处和回避才是自己最舒服的生存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容易被赋予多种标签:孤独冷漠、少言寡语、高冷独立与社交回避。


4

曾经在做社区运营时,我会偶尔收到一些陌生人的好友申请,但很少通过,因为之后我会面临着一个问题:无话可说。即便对方可能积极主动,挖掘着共同话题,探寻着兴趣诉求,但我的回应总是克制而退缩,所以通常一轮热情的问候之后,就再也没有之后了。

当今主流的话语体系似乎赋予了”圈子“和”人脉“至高无上的绝对价值,成功学家和鸡汤使者都在轮流灌输着怎么建立人脉,如何经营圈子,以及怎样优雅社交,所有的种种仿佛都在竭力教唆着内向者要如何成为外向者。

终究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势或劣势,全看我们如何认知和运用,外向人通过社交获取能量,内心者通过独处享受滋养。

自己拥有哪些价值,就会遇到哪些欣赏这些价值的人;你享受此刻的生活与工作,也会逐渐发现与它匹配的同类和圈子;先认同自己,才能受到别人更多的认同。

在这些自然而然发生之前,我们最值得做的,就是坚持经营好真实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美,叫不会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