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

李笑来老师常常自称为“行动艺术家”,就是说他的艺术自行动中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师分享的所有理念、方法统统都是从行动中得出的。

从《七年就是一辈子》众创书中可管窥老师自己的成长历程,经历背后的思维形成过程才是最值得深挖、以及用心学习的,就好像是现成的超级大脑炼成指南。

我个人比较笨,所以极度渴望向所有人学习,不管是读书还是观察牛人,都是习惯性的将自身代入思考:“相同处境下,我会怎么处理?跟学习对象比较,我的方法有哪些优劣?”

比方说读史,我将自己当做史中记载人物,最初读的正史总看帝王纪以及名臣传,满足大脑意淫的同时,倒是也能在视野和格局上有一定锤炼,但无实际经历的视野或格局像海市蜃楼,经不起推敲,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才华撑不起梦想”,直到读了《明朝那些事儿》!

这是一部极其有趣的正史故事书,我从第一部开始起就随着故事的叙述将自己代入其中所有的人物,在相同的处境该怎么抉择、怎么处理、怎么沉稳心绪,然后对比原人物总结得失,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宫女小厮,整个阅读过程就是一个大脑高速运转处理事务、计算得失、比较优劣的烧脑训练,基本读一本就会头剧痛一次,但后来就好了,我想这大概是我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大脑也是一种肌肉”的说法,训练过度,可能会撕裂、酸痛,但会变得更强。

整部《明朝那些事儿》读完,自己都能感觉到相当明显的进步,此后但凡读史书都会不自觉的切入自己的实际情形交相印证,读非虚构类的会马上行动来反复验证,直到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这么经年累月的代入训练,成长效果还是很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的进步过程是这样:读史见证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然后心神往之,奠定了志当存高远的基调;接着意识到“才华撑不起大志”,所以脚踏实地的夯实基础,接下来就需要狂飙突进、勾连天地了,眼下还在夯实基础与突进的交界中求索。

明晰了成长路径,再看老师的行动艺术就能想明白,为啥我能高度受益于老师的理论并紧随其后了?

我们都是行动者。

我看到时间记录的第一眼就开始记录直到现在第七年,《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的精华“耐心和学习”也一直践行至今,并实实在在的变成了自己的本能,就好像复利图所示的那样,人的成长也有一个并不很明显的积累过程,而“耐心和学习”就是厚积薄发的利器,时间记录则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让复利爆发的节点大幅提前。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记录时间提升效率---设定目标进行多领域学习---我的个例:(务实为主线)纵横家兵家(权谋、口才、谈判技巧等)---黄老之学(中医、道德经、八段锦)---儒家(四书、传习录)---健身(MMA、现代营养学)---投资(金融、房产、资产配置),这个是大概的主线,事实上是循环反复、相互影响的,而且时间记录的意义在于可以让高效学习诸多知识齐头并进,至今是这辈子(七年)的最后一年,让我的思维以及理论基础相对很厚实,接下来就是要寻找突破口狂飙猛进,开启爆发的节点,正当我身处瓶颈,不知如何操作时,笑来老师携带新理论又来拉我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极为睿智甚至颠覆性的一个方法论,为什么?

我去年12月初次看到的时候,坦白说第一印象也是以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就是那个“重要的事儿说三遍”的段子,就是我乍一看的反应,直到老师撰文解释要先学习“学习”,就是说得先学习“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然后再学习,有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但还不完全,反正我一了解到“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真正涵义,又出现了像第一次阅读《时间》时的激动,隐隐觉得这好像就是我再次突破的机会,复利爆发的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没有一辈子的时间记录积累,或是已经达到效率瓶颈的状态,是体会不到这话的深层涵义的,比方说我之前曾撰文写过时间记录到现在的状态,全天可以有14-16个小时相对高效的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所以我现在选择学习一项新技能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得计算学习新技能对我的成长是不是优于目前的状态,比方说两年前选择瑜伽和反省日志时,我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确定瑜伽对我身心的益处大于当时的锻炼项目负重暴走,所以把原先的暴走花费60分钟置换为瑜伽60分钟;确定反省日志有助于控制大脑,所以每天会挤出30分钟来写与自己对话,而这三十分钟是原本的阅读或是追美剧时间,这都是机会成本,也是选择,必须是长远来讲新选择有利于旧习惯的。

2016新年的时候设置目标是经过针对性的慎重考虑并计算得出的,新添的有:

1、囚徒健身30分,取消掉原先早上的网文阅读还有关于健身方面的知识吸取

2、每日写作,这个思考的时间就长了,因为需要置换掉90到120分的阅读时间,但有老师做榜样,写作是一个很有效的沉淀阅读成果的途径,还可以锤炼思维,就这么决定了

3、钢琴练习还未开始,最近工作极忙,还没能排出可置换的时间,根本原因就在于钢琴练习对成长的帮助眼下还没达到可以置换原定时间的程度

所以“学习学习再学习”对我来讲的深层涵义还在于帮我确立了自我成长的“宪法”规则,什么样的学习是有助于帮我找到突破点的?什么样的方法是可以加速我的成长的?什么样的机会是可能连接思维节点、达到融会贯通的?

从这个原则看,英文练习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作为使用的工具,可以用来阅读交流已经足够,在不会进入英文主播或是同声传译领域的情况下,发音甚至语法正确与否统统无关紧要,所以我如果在英文练习上花费时间才是不务正业,可事实上在使用的过程中英文水平也在不明显的提高。

因此我每天的学习就聚焦在:

1、写作,与自己对话,凝练思想

2、与不同领域的牛人交流,开我的脑洞,吸收有益于我成长或是寻得突破点的精华智慧闪光点

3、工作,实战中修行

4、思考每日得失,寻找方向

行动者的人生轨迹总是相似,我的幸运就在前方有引路者,所做的仅仅是赶紧跟上,不要掉队,简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