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

时光荏苒,岁月飘忽,转眼间已经进入“铁马冰河入梦来”彩虹花冬季小课程高段晨读第28课的学习了!今天的晨读课程是由李丽敏导师倾情奉献与陪伴的!通过学习,我有如下收获和感悟: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首先,走进古诗词。

苏轼贬居黄州后写了不少咏梅诗词,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元月,时值梅花盛开,苏轼作该词歌颂红梅高洁的品格,赠给在滕州(今广西藤县)任知洲的好友赵晦之。

菩萨蛮.回文

【宋】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次,走进作者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还善于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次,走进诗意;

这首诗的意思是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与其他咏梅诗一样,诗人此词以梅格喻人格,残梅的枯凉的景象与词中所描述的“行人”的孤独身影融合无间。这就是以景物渲染出“惜别离”的环境与气氛。寄寓着岭南的残梅和黄州的残梅,终究有一天会焕发出新枝而青春永驻的情谊。

上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这两句用回环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盛开。苏轼借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苏轼同是苦命根,借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上片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苏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苏轼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余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行人”点明双方生存的空间。时空交错,造成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凉感。”“离别惜残枝,残枝惜别离。”苏轼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残梅,仍然傲立于自然间,应该珍惜,说不定来年一到“春风吹又生”。有新枝发新芽了,暗示着苏轼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好心愿。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梅赠别情依依——《菩萨蛮回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