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行】赚了80000块!——陈轩

一、擦肩而过的“在行”

2014年,和一位做了10年互动传播的哥们,碰了好几次“轻咨询”的创业项目。其实是源于对管理咨询行业的反思。

营销策划属于运营范畴的管理咨询行业,十几年前大学毕业刚入行,看着熟手和高手们兴高采烈大把赚钱,自己只能低头练剑;而当磨剑十年准备一展身手时,面临的却是整个行业的迅速衰落。

个人认为:问题出在商业模式的供给端上(我的专长:基于快消品的品牌定位、产品策划和病毒营销)

(一)需求端:对2C企业而言,营销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把手都极其重视。对高水准的营销策划专业服务的渴求,呈现刚性、多频、价格不敏感且付费意愿强烈之特点。

(二)供给端:如同医学、工程学一样,营销是一门精细深刻复杂的技术学科。专业营销人售卖的是经验和时间。凭借的是跨行业跨产品的长时间多情景学习和训练、尤其是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反馈的总结,更异常珍贵。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企业、产品和品牌撞墙、掉坑、走弯路。

但问题有两个:(1)在专业营销组织,熬过10年的人本来就不多。这种人因为稀缺自然比较抢手;(2)乙方机构在专业化与规模化之间面临悖论困境。专业营销机构以提供专业化营销策划服务为天职,但公司营收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又是KPI,每个营销经理不得不同时追进6-10个策划项目,分层分档次服务。萝卜快了必然不洗泥,最终解决方案的品质难以保证。

(三)供需匹配:营销是一个点的问题,但点的问题的解决,不能靠点,要靠线,甚至要靠面等更高维度来解决。营销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根本就不是一个营销部或品牌部或市场部所能承受和搞定,更不是找本书找个模型依葫芦画瓢就能交差,而要靠品牌规划、竞争策略、IT规划、人资管理、盈利模式,甚至企业文化和组织重建来解决。这也叫降维攻击。

从专注战略的麦肯锡、罗兰贝格、BCG,到专注人力资源的Mercer、专注IT咨询的Accenture、专注市调的ACNielson,这些国际化服务机构,历史悠久质量有保障,但一是太贵,不适用中小企业,二是“不接地气”。进来十几个人三个月丢给你几百页PPT,你还得再找本土公司去落地。而国内呢?形形色色的大师大仙几欲迷人眼,作为外行的甲方,遴选和抉择成本太高;而且动辄几百万的咨询费,不小的开支,企业还是得掂量掂量。

结论:借助“去中介化”的互联网,“轻咨询”是值得做的好方向。将真正专业营销策划师的时间进行“切分”,以经验分享的线下咨询方式,实现专业服务价值的创造和传输。解决掉甲乙双方在产品市场和营销上的认知不对称问题。

可参照的标杆是“春雨医生”。策略流程和工具当时都聊得差不多了,但当时唯一的缺陷是,我们几个人对编程和软件全是外行,加上当时创业机会实在很多,于是搁置下来。第二年(2015年),在行出现了!

二、为什么上“在行”?

经验是智慧的一种,其实更是勇气的重要部分。2015年4月份在行上线,我是7月份入驻。前后见了36位朋友,大部分是企业家和创业者。无论是对营销技术本身的长进,还是对现在的事业收获都很大。也赚了不少,差不多80000多(光打赏红包就收了50000)。在这鞠躬致谢在行、姬十三和贵运营团队。

约我的朋友中,有财务自由的投资人,帮忙挑项目组团队;有已经站稳脚跟,年销售额上亿的传统企业家,商量着怎么“互联网+”;有上线一个月日单量上千的年轻而犀利的O2O创业者,有在天猫一年做到数千万的电商高手,当然也有在线教育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90后创业者。

我从自己个人方面,谈三点感想,算是入驻在行整一年的小结:

(一)上“在行”的发心:教学相长,互相启发

如同Uber一样,在行的本质是受限(智力)资源的激活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典型的“网络对节点的赋值”。例如一位航空公司的品牌负责人,遇到一个对个人发展影响重大的品牌问题,他所能求助的只有熟人圈子推荐,但熟人网络的同质化,明显搞不定;现在他通过在行,精准遴选供应方,付费邀约就能轻松搞定。

我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工商管理。做了10年100多个新产品上市规划。专长在于品牌定位、产品策划和病毒营销。做过销售、管理、营销、广告,也是一名普通创业者。

我需要高质量的社群,取长补短,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再读博士呢?意义不大,加入“某某创业者协会”吧,时间肯定不允许。而以“在行”的方式,接入优质创业者和企业家资源,教学相长,相互启发,兴许能有更深入的合作也说不定。因此在价格设置上、自我介绍和文案说明上都强化了这一点。

成功的和准成功的企业家,对营销都是异常重视的。我在《很毒很毒的病毒营销》中写过:缺乏对传统营销精髓的尊重和掌握,任何新媒体新工具都不过是流动的盛宴和短命的狂欢;放弃对病毒式营销的追进和学习,任何顶尖策略和产品都不过是易逝之烟花和注定之败局。

这种面对面、数据化的、更深刻的、基于商业营销实践的探讨,比任何EMBA教育都来的真切、实在、赤诚和实战。

(二)在行的核心价值:绝佳的创新场景

任何创新,都不是在本行业寻找。在商业实践中的得失成败,尤其是商业模型和策略层面的互相启发和梳理,一定要靠跨行业的格局和经验。这一点在行的价值难以估量。

将指纹识别和手枪结合起来的Identilock是水平创新的可喜成果;将股票交易移动化的Robinhood是金融对移动互联的借鉴,更不提苹果的成功是借鉴了PC领域的软硬件思维,小米的崛起自然用电商思维对手机行业重新塑造。

有在行上的企业家朋友,专门坐了3小时飞机过来聊两个小时。聊到最后,之前的商业模型全部打翻,从头成立公司、注册品牌、招聘团队。他本人十分感激,其实我的收获也特别大,回公司后专门开会探讨了相关方面的布局。

“调研靠腿,创意靠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多说多讨论,反过来也能创造新的思想。做电商的和做线下渠道的唠唠痛点和难点,开餐馆的和卖奢侈品的聊聊促销和坪效,我做饮料其实受某位做垂直O2O的朋友启发最大。

有朋友让推荐好的营销类的书籍,其实很难。营销本身的知识无法就是几个模型和框架,需要心理学、社会学、艺术设计、传播学、文学等赋值。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的循环,本身也需要时间、耐心和悟性的赋值,尤其是多学科交叉验证和创意启迪。与其说在行的交易情景是专家与学员的关系,我更认为是一场“两个人关于创新的头脑风暴”,风暴过后,商业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双向的,而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本身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三)自己不成熟的小建议:垂直化

所谓专家,应该是拥有理论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的人。有一年见段位很高的一位大哥,深聊了整整5个小时,很是震撼。中间卫生间都没舍得去。(前后一共聊了5次,每次少则3小时多则5小时)。这种爬坡上坎的关键点拨,验证了很多东西。真是胜读十年书的感恩惜缘,引以为师。

托在行的福,认识了不少智商情商极高的朋友,有一位朋友约了我1小时,后来聊了3个小时。本来是他请教我。到最后其实我向他请教的更多。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我的个案比较特殊,针对的是较成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群体。这个群体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高昂,决策风险极高,比如说上几条生产线,投一年的广告,对于这种一掷上百万上千万的决策,他们不想清楚绝不会贸然行动。找一个经验深厚、头脑清晰,又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敞开聊一聊,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是宅男。有在行帮忙,挡掉了很多不尴不尬的应酬。我做传统营销出身,对互联网产品只能出出主意,直觉上,在行依托果壳的流量和客户,迅速起量。但现在跟进的应该不少,做精做细做垂直,宜早不宜迟。融资成功后,流量上的压力应该轻了些,可以圈定几个高利润高单价的行业做大做强,提高转化和营收入账。大牛站台引流,小牛打打边鼓,真正冲营收和利润,还得靠中牛。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在行】赚了80000块!——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