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更幸福?陪他玩打闹游戏!

想要孩子更幸福?陪他玩打闹游戏!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样的人会活得最幸福?哈佛大学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了一项长达75年的调查,这个调查的结果指出,让人获得最幸福的不是财富、名望、地位,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些拥有了很多财富和地位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他依然不会感觉幸福。


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如果我们想要幸福,包括渴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幸福,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致力于让彼此有个好的联接。

可是事实是,我们身边很多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目光依然停留在孩子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优秀的钢琴技巧,重点大学。这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可以更好的换取金钱和社会地位。

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人的成功,有钱,有权就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标志。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就是来打脸的,让我们意识到关系的重要性,它是幸福的关键。


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如何建立呢?父母通过抚养孩子,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方式达成彼此间美妙的连接。

不过,父母并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会有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的行为会给孩子带去伤害,而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事事如意,他们也会陷入孤独和无力当中。

父母和孩子连接的中断,会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痛苦,在《游戏力》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种新的联接方式,它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取得联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和力量,这里的游戏指的是用一些方法和技巧陪孩子一起打闹。


这本书的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的专长是进行儿童游戏,通过游戏治疗孩子的问题行为。

在他的临床中,他处理了很多的儿童、家庭、婚姻问题,使他看到了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重要性。

于是他致力于将自己的经验推广,让更多的家庭受益。科恩博士出版了《游戏力》这本书后,成为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的首席评委。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科恩博士指出了游戏力的重要价值,如何陪孩子进行游戏,以及开展游戏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游戏力的价值

 通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有些时候我们的孩子会陷入孤独之中而无法走出来,这时候,我们可以陪孩子夸张地玩个游戏,熊抱一下,来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告别无力感。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很多自己不会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情,他可能会陷入无力感中,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时候,通过一些打斗游戏让孩子重新找回力量和自信。

游戏力可以修复孩子的情感创伤。一个孩子在打针时,因无法反抗而产生的情感创伤,可以通过给比自己的人,也就是父母打针,而父母在这个时候扮演那个鬼哭狼嚎的被打针的弱者,看到强大的人也有这么狼狈的时刻,孩子能够疗愈自己的羞愧和绝望。

父母回到自己的童年,感受童年的乐趣。很多人都憧憬过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通过陪孩子玩游戏,我们可以回到那个快乐幸福的状态。

二、如何开展游戏力


 放下做父母的身段,调到孩子的频道,加入孩子的世界

在陪孩子玩游戏时,父母大部分的时候扮演一种弱势的,有时候甚至是愚蠢的角色,这对一直高高在上的父母是一个挑战。

但是,我们只有降低身份的时候,才能进入到孩子的世界,没有人会喜欢向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敞开自己的心灵。

制定打闹的游戏规则

制定必要的规则,才能让打闹游戏顺利进行。这些规则包括要提供基本的安全、发掘任何连接孩子的机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力量,一般情况下,都让孩子赢等等。

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和孩子的连接,增强孩子的自信,而不是要赢孩子。

跟着孩子的笑声

在陪孩子玩的时候,总是听到孩子咯咯得笑声,那就没有错了。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笑,开怀大笑,就能建立连接。

和孩子变换角色

在生活中孩子是弱小的,他们不得不遵守一些他们不愿意面对的规则和界限,他们也不可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心里自然会留下一些挫败感。

而大人,很多时候也渴望孩子的理解,因为父母要为生计、孩子的教育奔波,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涡旋,父母也渴望被理解,通过置换角色的游戏,孩子能更理解大人,而大人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陪儿子玩的一个游戏。白天累了一天,我真的渴望晚上一个人好好睡觉,一个人睡觉让我感到轻松自由。

可是,儿子不停的要求我,晚上要和我一起睡,他说他自己害怕黑夜,实际上,他的床就在我的旁边。

无论我如何强烈的跟孩子怎么表达,我就想自己一个人轻松的睡觉,要好好休息,第二天才有精力,心情才好。

他还是一直努力试图说服我和我睡,我真的感到好无力,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天,我忽然灵机一动,我跟自己的儿子说,你来当我的妈妈,我来当你的儿子吧。

于是我学起自己孩子的模样,缠着他,要求他,紧紧地一刻不分开的抱着他,不停的对他撒娇,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享受,很快,他就受不了了,最后要把我推开,我可不干,我依然死命的抱住他,要和他一起睡。

到最后孩子实在是无能无力了,我放开了他。我说,今天游戏到此结束,明天你再做我的妈妈好吗?他连忙说:“做妈妈好累啊,我不想做妈妈了!”

后来,孩子再也没有不停的央求和我睡了。

5.跟随孩子,只在在必要的时候,主导孩子。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指出,游戏力的重点是在跟随孩子和主导孩子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方面,我们让孩子完全主导游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另一方面,当他们陷入重复、无聊的困境或者可能出现危险事,我们要积极的加以干预。

我们可以通过做孩子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来跟随跟随孩子,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但是不用过度担心。

三、开展游戏力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何面对孩子的攻击性。

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很富有攻击性,我们会担心打闹变成了攻击行为,这样的担心是正常的。

在《游戏力》这本书里,科恩博士也指出,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眼神的连接来判断,孩子是否进入真正的攻击状态,如果孩子始终是带有笑声的,那就不用担心。

通过游戏力可以释放孩子的攻击情绪,否则这股攻击力很可以会释放在比他弱小的孩子和动物身上,当然也可能释放在父母身上。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释放过去压抑的情绪,游戏力的一个价值是修复孩子的情感创伤,所以在和孩子玩游戏时,会带出孩子过去留在心底的情绪。

这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给情绪一点时间,允许孩子慢慢地流眼泪。有时候孩子会发脾气,我们这时候我们可以换个频道,倾听孩子,给孩子讲个故事。

关于如何倾听孩子,我们可以读《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

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会爆发出隐藏的情绪。

父母和孩子玩打闹游戏时,连接孩子,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可是父母也是人,也会累,也遗留着过去情感的创伤,那怎么办呢?

科恩博士指出,这个时候,父母要记住先把自己的情绪放在一边,这是孩子的时间。

在平时,父母可以参加一些彼此互助的团体来帮助自己,找一些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倾听的父母进行交谈,来舒缓自己的紧张、压力,为自己蓄满爱。

当然在这部分,作者只是粗略的讲述一下,我认为,这已经关系到父母自身的成长这个问题。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我的情感创伤会在无意识浮现。

有时候,我们的玩耍变成了一场我一定要赢的较量,有时候,我会无意识的戏弄孩子,嘲笑孩子,甚至想让自己的孩子尝试痛苦的滋味。

我记得有一次,我用一个游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在的愤怒。那段时间,我看见孩子表达他愤怒的方式是咬牙、皱眉、怒目、翘头。

我很不喜欢孩子的这个表情,我的内心对孩子充满了愤怒,看见孩子就感到厌恶,真的很讨厌他,我的身体语言是咬牙切齿。

我突然灵机一动,我跟孩子说:“我们玩一个世界上最凶恶的妈妈和世界上最凶的小孩的游戏吧!”

游戏开始,我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让自己变得凶神恶煞,我用自己的身体表演出一个世界上最凶恶的魔鬼妈妈,力气用尽后,就轮到孩子了。

孩子也是,他也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出一个世界上最凶恶最可怕的孩子。我们轮番表演,直到后来我们的力气用尽。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内在的怒气都被我用完了,人也轻松了,看到孩子也不会这么讨厌和厌恶了,因为怒气都已经通过游戏发泄掉了。

这次游戏发生之前,我意识到我对孩子有了不满,通过陪孩子玩游戏的方式释放了自己的怒气的经历。

否则的话,我可能会在生活中的某一刻莫名其妙的把这些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孩子成了替罪羔羊,他就承接了这份的怒气,那么想想看他的怒气积累的话会去到哪里,要么压抑自己,要么重新回到我身上,要么去到比他弱小的人身上。

科恩博士也说了,游戏力不是一种一学就会的简单技巧,我们有自己放不下的身份、羞耻、恐惧,但是,这仍然值得我们去努力。

我们都渴望一段美好的关系,因为良好的关系是幸福的基础。我们的努力也是在增加自己的幸福福祉,当然也包括孩子的福祉。

一个和父母拥有良好关系的孩子,未来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能更加的和谐。心理学早就说明了人于他人的关系的模型是他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于父母保有良好的关系和连接,那么他会把这份良好的连接带入其他的关系中,让自己和他人在关系中感到舒服。

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幸福,我们值得尝试用游戏力的方式来增加彼此的良好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孩子更幸福?陪他玩打闹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