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二)

有的事情不是1986年发生的,有的只是隐约的印象,以1986命名只是为了方便。

零星的故事。

(一)外公去参军

这是听妈妈讲的。那时她还没有出生,外公外婆只有大舅一个孩子。

那一年,河南闹饥荒,实在没有吃的了,听人说山西那边年景能稍微好一点,于是外公外婆大舅加上外公的母亲和两个弟弟等一行人就一路上山西去了。我们那边处于河南山西的交界处,爬过几座大山就能到山西。

到了山西之后,那边正在征兵,河南来的逃荒人,家里出一位壮丁参军,其他人就能落户,给你分房子分土地,让你能不用要饭地度过荒年。三外公比外公小好多岁,他说他还年轻,去参军正好,而且也没有孩子,没什么后顾之忧。外公说,他是家里的老大,应该他去参军,况且他已经有儿子了,就算战死,也有后了。最后家里协商的结果是让外公去参军,外公因为是家里的老大,所以读过几年私塾,能识字,到了部队之后,让他在炊事班当事务长。

(二)外公讲的故事

外公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去世了,享年85岁。妈妈是他最小的两个孩子之一,她跟小姨是双胞胎,除了大舅,外公外婆剩下的几个孩子都是解放后出生的。妈妈要比大舅小二十多岁,我小的时候,外公外婆是在五个孩子家里轮流住,一家一个月,每次到我家,外公都要给我们讲他以前打仗的事情,但是我那时候还比较小,另外,一个女孩子,可能也不那么感兴趣这些战争故事。我爸现在特别后悔没有把外公当时讲的故事整理出来。我只能讲几件印象深刻的故事。

1.簸箕簸,筛子筛

这句话是外公经常讲的,打仗能活下来的人,都是簸箕簸,筛子筛。印象里有两次是比较危险的。第一次,是在一个窑洞里睡觉,一个窑洞睡两个人,一个头朝里头,一个头朝外头,晚上有人打冷枪,那时候经常有人打冷枪,也没在意。早上起来,看到头朝外的那个人中枪死去了,外公恰好是头朝内的那个人。第二次是一天半夜上厕所,正解着手呢,听见zier的一声,赶紧转身,一颗子弹就擦着眼镜过去了,眉毛、眼睫毛都烧没了,眼睛也受伤了,后来眼睛一直就都不太好,解放后,国家还配了一副眼镜。

2.大锅往地上一扣

外公是炊事班的事务长,那时候的炊事班跟现在不一样,也是要扛枪的,部队那么多人,吃什么,要扛着枪去财主家里征粮。有一次做好了饭,突然敌军打上来了,来不及吃了。就让大家排好队拿好碗,把做好饭的大锅往地上一扣,士兵排着队一人舀一碗,一边行军,一边吃饭。小时候听到这儿总也不明白饭扣在地上不就沾了土了,沾了土还怎么吃,现在想来真是杞人忧天。脑袋每天都别在裤腰带上的人,还怕吃饭带点土吗?

3.缴枪不杀

去年暑假听大姨讲的。一次外公带着炊事班去外面征粮,走到半路碰到了敌军的一支小分队。自己人手里总共只有一杆枪,怎么办,束手就擒吗?大家想了想,就埋伏到一个小土丘的后面,拿着身上带的随便什么家伙,哐哐作响,弄得动静很大,让对方不知道这边有多少人,外公自己站在外面拿着那杆枪,大叫着“缴枪不杀,缴枪不杀”,这时候就是拼心理素质,你怂了也就死了。炊事班的士兵在后面也大喊着缴枪不杀,缴枪不杀,再弄出很大的响声。最终真的用一杆枪不战而胜。大姨讲得绘声绘色,还跟我讲这个故事还上过书,她在一本书上看过,跟外公的一模一样。我也不清楚她讲给我的是外公告诉她的,还是她在书上看了之后又讲给我的。

一天一千字,希望自己坚持下去,每天讲点小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1986(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