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驿站

海岸故事 |前言和目录

上篇|不速之客

大体来讲,海岸没有冬天。不过,山谷气温比外头小镇低到5-10度。因为这个,尼克亲自设计了房子的供暖系统。卧房和卫生间地板全设了水暖,而起居室和厨房相连,尼克认为空间稍大了些,水暖起不了太大作用,便只装了个供热高效的壁炉。

雨季来临后,虽说白天气温仍旧宜人,早晚的温差还是明显起来。我们早就开启了卧室的水暖设备。某天清晨,我从卧室里走出来准备早餐,被起居室的寒气呛得浑身打颤。尼克给我拿了件衣服披上,突然猛地一拍头:“啊哦,亲爱的!我们忘记买柴了。”

大多数人早在雨季来临前,就给家里的壁炉备好了木柴。我们现在才想起来这事,应该是晚了。

“亲爱的,这个时候很难买到好柴了。待会能不能请你,给芭芭拉打个电话问问?” 尼克边说着边在桌边坐下,接着他拿起餐刀,往面包抹了些黄油。我摸着盘子边,心情有些复杂。

海岸德国人的圈子里,芭芭拉算是人人皆知的传奇人物。据说她早在海岸地产黄金时期就赚了不少钱,本可以趁热打铁,赚个满盆满钵。哪知某天她金盆洗手,带着一大群猫狗,隐居在了一处隐秘海湾。

芭芭拉驿站_第1张图片
芭芭拉驿站附近的沙滩 王屿 /摄 引用请简信


至于她为什么来海岸,圈子里流传着很多版本:有人说她是为情所伤,说她厌倦现世;更有人说她放荡不羁,说她生来凄苦无家可归。芭芭拉本人对所有版本均“默认”,任人加油添醋地传播。这使得她的过往更扑朔迷离。

芭芭拉虽不再驰骋于房产界,但一直保持着广阔的人脉。许多初来海岸的德国人会找到她,打听一些海岸生活的信息,例如“租房买房,买卖家具,借书卖书,照看公寓,园艺手工”之类的信息。尼克从皮特那里认识芭芭拉,通过她租到了里塔太太的房子,后来又经她介绍,买到了现在这块地。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受她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让芭芭拉在圈子里倍受尊敬的,其实是前几年的一起火灾事故。德国姑娘汉娜的木屋半夜起火,她拖着半个燃着火的身子冲出屋子,危急之下拨打了芭芭拉的电话。芭芭拉从睡梦中醒来,反应敏捷地报了警,叫了救护车。浑身烧伤的汉娜才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三百公里外的里斯本抢救,没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和方案。

汉娜事故之后,越来越多海岸的德国人慕名前来拜访。大家除了分享一些信息,也喜欢和善良的芭芭拉话话家常、聊聊人生。久而久之,芭芭拉的住所便成了一个公认的信息集散地,每个访客都能或多或少得到所需信息。那所隐蔽的海边小屋也被圈里人亲切地称为"芭芭拉驿站"。

尼克去上班后,我拨通了芭芭拉的电话。

“你好芭芭拉,最近怎么样?” 我问候道。

“哦,我很好我很好,你和尼克怎样呢?山谷里住得还习惯吗?昨天我和诺玛还提起你来……” 芭芭拉不等我回答,便接着聊起一堆事情来。

“我们今年没来得及买柴,你认识还有余货的柴商吗?” 我好不容易插进一句话。

“啊哈!这对鸳鸯小鸟忘记买柴啦。今年温度确实比往年低喔!最近你们在忙什么呀?听说你们的果园来了一群客人……” 芭芭兴致勃勃地挖掘着我们的生活细节,直到发现电话那头的我不是很热衷,才终于结束了打探。很快,她给了我一个本地柴商的电话号码。

记好柴商的联系方式,我答应她不久我和尼克就会去拜访,她才依依不舍地挂断了电话。我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这股让人招架不住的好奇心,大概就是她海量信息的源泉吧!

尼克早就带我去过芭芭拉驿站,并在那儿认识了一些德国朋友。初次去驿站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芭芭拉驿站坐落在西岸一处海湾里侧,地理位置十分隐蔽。房子是一排青白褐红的葡式民居,掩在一排老橄榄树荫中。那天,我们的车子才到门口,树下的狗群便迎了上来。后头跟着位戴蝶型眼镜、约摸五十岁、中等身材的女士。尼克示意那便是主人芭芭拉。一下车,芭芭拉便凑了过来,向我行了贴面吻的大礼。她脸上全是香粉,我不大自然地回着她的礼,怕蹭掉了她的胭脂。与此同时,我还得提防五六条摇着尾巴、几乎要窜到身上的狗。看着我的滑稽样,尼克忍俊不止。

驿站那天没其他客人。热情的芭芭拉捕捉到我对植物的兴趣,便带着我参观了一圈她引以为豪的园子。园子里有好几种防风植物,比如竹子、木槿等类,都修理得整整齐齐。防风林内侧沿线种满了各类果树,另外还有橄榄和橡树这样古老的常青类树木。长条形的园林中间则规划出一大块菜园,里头有各种时蔬和香草。屋子周围放满了喜爱阳光、大大小小的绿植盆栽。

我正对女主人的绿手指敬佩不已时,眼睛被那排防风竹底下的东西所吸引: 那不正是一堆堆新生的春笋么!怎么会那么多! 海岸竟有如此珍稀的食材?

我想着主人费心修剪防风林,定是不希望竹子过于泛滥,于是害羞地上前询问,能不能让我挖一些笋来做中国菜肴。 芭芭拉先是大吃一惊,再猛拍大腿:“ 正巴不得,你可以全部挖走!”

竹笋打开了女主人的话匣子,她开始和我说起她早年在东南亚的旅行经历。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印尼,新加坡,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没有一个地方她没有去过,总之除了大陆她几乎都走遍了。然后她以一副对旧地非常关心和怀念的口气,询问我眼下中国的各类现状。从园子返回屋内,直到两杯咖啡喝完停都没有停一下。

我感慨万分:世间竟有如此能聊之人。

走的时候除了一大袋笋,芭芭拉塞给我一本讲五十年代中国政治的德语书籍。她坚持让我带走,说不仅可以用它学习德语,还能用来缓解对祖国的思念。临行时,她带着狗群送我和尼克上车,还幽默地开了一个关于亚洲人吃狗肉的笑话。我立马向她表明:她大可以放心,我并不吃狗肉。

据说那天后,整个德国人圈子都在传: 尼克的中国太太什么都吃,因为过于思念中国食物,连“芭芭拉驿站”的防风林都不放过。

也正是这样的名声大燥,某天一位德国姑娘通过电话找上了我,她是听说了我的奇事后,通过“芭芭拉驿站”联系到我的。这位姑娘叫诺玛,后来成为了我的第一位中文学生。

搬家后没多久,我又和尼克去“芭芭拉驿站”拜访了一次。芭芭拉准备了好几盆绿植,以及一盆带根的柠檬草,作为我们搬家的礼物。

“天哪,芭芭拉!这是香茅吗?(注释:“柠檬草”在云南地区叫作“香茅”)”  当时我吃惊不已。

芭芭拉驿站_第2张图片
芭芭拉送的香茅 王屿/摄


尼克和我都喜欢冬阴功汤,但苦于材料不全,很长时间都没能做上一顿。前些天,我们终于在超市发现香茅,忍痛花了五欧(那时约合人民币约四十元)买到三根柠檬草,这才吃上了久违的冬阴功汤!能自己种,简直求之不得!

只是,芭芭拉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的呢?我拿手肘捅捅边上的尼克,问他是不是透露了最近买菜的信息。尼克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毫不知情。

“这些都长在屋后头哩,上次只顾聊天啦!那时就该问问你要不要。你说你在云南生活过,我想你应该用得上这个香料!” 芭芭拉见我喜欢,脸上露出一些得意的神色。我再次刷新了对芭芭拉的印象:她到底有多细心?难道是八卦后的神通广大?她还知道一些什么关于中国的秘密?

葡萄牙柴商把木柴送到山谷那晚,尼克打了电话给芭芭拉,感谢她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这次她没在电话里说很久,应该是正在接待驿站的朋友们。

从此,听着炉火噼哩作响,泡上一壶茶闲聊,成了我和尼克雨季里最享受的饭后消遣。我们除了聊山谷里的新鲜事,还会聊到海岸的朋友们,这里面自然包括“芭芭拉驿站”的女主人。

某天晚上“炉火与茶”后,我向尼克提出了一个建议:“圣诞节快来了,我们邀请芭芭拉一起来家里过节如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芭芭拉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