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大国变贷款大国,这样的“我们”让人惊叹不已!

与老一辈相比,年轻的中国消费者特别不怕贷款:除了贷款买房买车之外,贷款买手机,贷款旅游,信用卡消费,甚至有时网购几百元的商品,也愿意用支付宝花呗、或者京东白条。

储蓄大国变贷款大国,这样的“我们”让人惊叹不已!_第1张图片

因为每次消费金额不大,所以也没有在意,结果当要还钱时,才发现自己贷款买了这么多东西。1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居民消费信贷的客户偏向于年轻群体,18-29岁年龄占比近半,超过70%的客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三成左右的消费信贷被用于购买家电产品。

房贷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

虽然贷款购物越来越普及,但房贷依然是造成中国居民负债增加的最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指出,“房贷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

储蓄大国变贷款大国,这样的“我们”让人惊叹不已!_第2张图片

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速度之快可见一斑。上一轮房价上涨,一方面源于部分家庭加杠杆购房的投机性行为,另一方面源于一些年轻家庭在“再不买就买不起”担忧下提前集中入市。大量投机性行为,加上年轻家庭因为提前购房不得不增加借贷规模的做法,导致中国家庭部门债务规模迅猛扩张。

中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不多

从微观角度来看,过高的债务让无数年轻人有钱不敢花,即便他们收入再高,在巨额债务面前也是枉然。几年前的热播电视剧《蜗居》中,郭海萍的人生可谓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储蓄大国变贷款大国,这样的“我们”让人惊叹不已!_第3张图片

从宏观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且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难免会引发人们对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的担忧。

你可能感兴趣的:(储蓄大国变贷款大国,这样的“我们”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