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货还是喝鸡汤?That’s not a question

昨天去听了geekband的开班讲座,一半有着对未来职业转型规划的打算,一半是对geek这第三人种的好奇。

the real geeks don't accept world the way it is.

五六个嘉宾演讲下来的除了硅谷面试官董飞的“干货”,其他如tinyfool自黑的那样,都是湿的。

在网络平台上最受追捧的是干货,被众人鄙夷的是鸡汤。干货是一种看似可行的方法论,与之相对鸡汤是空洞的道理。再形象的比喻,干货是一张为你做好的地图路线,鸡汤则是描述了一个让人倾心的梦幻终点,却不告诉你怎么去那。

所以青年朋友喜欢干货,拒绝鸡汤。我们要的是可行的方法论,道理讲给小孩子去好了。

众观朋友圈,鸡汤文的分享者一波为我的学弟学妹/弟弟妹妹(没上大学或刚刚上大学但读书范围受限),一波为我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包括我爸我妈。

为什么会热衷于鸡汤呢?为此去看了下他们的朋友圈,作为曾经的饶雪漫和郭敬明的粉丝(说出这个真相需要勇气的)好似找到了答案。答案就是【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啊】~~《优雅的女人是这样的》、《女人要学会独立行走,不管有没有他》,这种鸡汤要么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要么表述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为什么又会热衷于干货呢?我理解的干货是,比如我要从家里到陆家嘴,但是我不清楚要怎么走,此时理想干货就像百度地图。他会给我plan abc,这很受用。免去了百度,询问朋友这些麻烦,按地图推荐的路线选择就OK了。

个人的世界都有着一扇无形的门,选择鸡汤时我们的门是关着的,喝了这碗鸡汤会有力量去想象下门外面的世界。选择干货的人,门已推开,但他们仍站在屋子里,不敢踏出一步,或者刚刚踏出去,被荆棘刺痛驻足在原地。

所以,选择干货还是鸡汤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当门关着时,真的要走出现实去寻找梦寐着但可能并不存在的幻影吗?而当推开门的时候,你又要走向何方?

马克吐温说“人有两次出生,一次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次是你找到人生目标的那天。”

找到人生目标,便是推开门,且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

吃干货和喝鸡汤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种对内需的满足,鸡汤满足了在门内的人对门外世界的想象,干货给驻足门口的人提供了一条好似可行的路径。但鸡汤不能给我们推开门,干货也不能真的带我们上路。且二者都不能解决心中“我要走向何方”的困惑。

罗洛梅指的当代的焦虑,在我看来是太多人把门推开(或者门是被推开),而却不知自己要去哪里,所以追求速成,追求捷径,想要干货,这样至少可以启程,摆脱当下的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焦虑,但是要去何方依旧未知。也许在行走的路上,看到某处风景被惊艳到会决定停在这里好了,也许一直走可却一直看不到心仪的风景,走着走着突然就走到了坟墓。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干货和鸡汤都不能回答我们对意义的质疑,而意义本身,在寻找和行走中才会显现。

喝再多鸡汤,如果没有天使飞来,门还是只有自己才能打开;

一旦开了门,房间内的世界便已不再属于你。还不清楚要走向何方时,去找什么捷径呢,走就是了。会遇到魔鬼,也会有天使。

当听到了calling,知晓了终点,便会跑起来。这便是外人常道的“努力”吧。

最后,我对极客的理解是:the real geeks can find the world by their own ways。

Or create a new word ,such as Steve P.(aul) Jobs (乔布斯).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干货还是喝鸡汤?That’s not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