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收集的有关《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区别》的探讨

前几天写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区别》在朋友圈探讨,我还转发了其它有关教育的文章,大家的留言太精彩,我都收集在一起了,以便大家参考:

千年老二喃喃自语:嘿嘿,打出头鸟。又一酸秀才摇头晃脑的念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世人看到第一的光芒,看不见第一背后奔忙。

强烈同意,我一直认为孩子要因材施教。关键点是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个广泛的涉猎之后找到专长。而非家长的一厢情愿,以成才之名让孩子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我个人认为:责任感和价值观应该是陪伴一生的东西。

文章观点言之有理,但一,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兴趣不易。二,见到孩子短板而不焦虑的家长要有一定的修行。

生命体系里,挫折也是不容忽视的,每个生命应该有他的自己轨迹,对孩子的教育而言,我们大人的自我成长也非常重要。

在相同热情和毅力的基础上,加上天赋,效果可能更快更好。热情的基础是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与天赋有关,所以完全否定天赋不合逻辑。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发现他的正当爱好,加以鼓励诱导和培养。大人往往用自己的观念改造孩子,这才是许多可造之材沦为无成的关键。一个人天生素质有高低之别,不能用同一结果要求不同素质不同环境成长的孩子,也就是不同素质不同成长环境的孩子在同一学习对象同一目的里,不可能得到相同的好结果,差别总是存在的。教育的目的是将孩子教育成为一个像人的人,不同事业有不同的社会责任,彼此互补。

不要用功利主义的出众去要求去教育孩子,什么叫出众怎样才是出众?功利的教育只能出功利的孩子,这几乎是我国几千年的遗传误区。

我觉得能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面得第一固然好、不容易,常言道一招鲜吃遍天。但世界之大能人之多,为一件事跟人死磕,钻牛角尖倒不如把精力花到让自己涉猎广些,生活多彩些,轻松些。老美常说,第二名就是失败者里的第一(#1 loser),虽然好胜之心可取,但得第一名的毕竟是少数(而且高处不胜寒),剩下的人还得好好活着不是?

当第一名机会成本太高了。

专才机会少,全才机会多。

物竞天择,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专才转向难,适应能力差。

任何人从天性和爱好出发学习都容易得手,容易坚持,轻松而容易出好结果,违背天信和兴趣,将适得其反。悟出这简单道理需要有心人。

回顾人生路,基本都是顺和逆的替变,顺有顺的光环,逆有逆的风景,善于从顺看到逆从逆处看到另一面才是达人,才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平淡心特别重要。

不要去争第一,当你把眼晴盯上第一,把全副精力用上去,你就看不见整个流程,只有一条路,往往忽视岔道的前边有更美好的结果。人就要善于抓住机会。

为亲朋好友们点赞!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收集的有关《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区别》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