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好作家不会直达目的,也不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原因就在于稳得住节奏。跌宕起伏不等于谋篇紧凑。正像是说语气诚恳不等于字字可信。可靠的叙事者早已消失,那么明确的结构、服务于体系目的的局部也就一并消失了。话不可信,为什么还要相信你只给我的目的呢?

早上看书时间长了,本打算看两三页,做个引子就放下,进入漫无目的的写作,可一章一章地读下去,放下书的时候已经一过小时过去了。夜里看高兴,早上看黑暗中的笑声。纳博科夫不适合夜里读,细节精彩,但总体很折磨人。有些细节提示地方总是搞混。虽然我知道这两本书,这两个人编的故事,一个也不可信。一个开局就摆明了戏仿。另一个字里行间充满了又笑又哭的准备。刚想感动的时候一把辣椒面吹到你脸上。清明节后一周,气温才会回升,这么多年一直没发现这个事实。周五是清明节,昨天爸妈说今天回家去添添坟去。我常常以为清明节这一天才是春天,当天它的确属于春天。看不见的鸟会直直地钻进天空中,只听见声音传来,像一根锚一样。春天反而比冬天冷,停暖后还要冷两三周,坐在板凳上,脚和小腿冻得很冷,我已经随时准备放下笔,走下楼去,孩子们已经跟着爸爸下楼去了。在阁楼上实在有些冷,估计有15度就不错。财神搁在阁楼上,两个床头柜摞起来,再摆上几样贡品和香炉,相信它会保佑什么和相信好运气一样。

写一遍,敲进去一遍,两遍下来就是两个小时。添补一下引用的出处,为什么读周作人。中年读书要有理由,对自己是个依据,对他人也算是个交代。似乎总是害怕不敢看书一样。所以每次看到书的时候不是想到介绍能够看到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倒推反问为什么要读,逼着自己想个子丑卯酉出来,给行为找点开脱。这相当于假设行为总有依据,没有无缘由地做一件事。这样实在是高估了人们行为的逻辑可靠性。其实只是习惯,或者偶然的机缘。读周作人开始是看到冯唐提到了周作人,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很快看到很多人提到他,所以就把这件事记在了机动书单里面。必需完成的书目列一组,再设置一个机动组。这大概是我这些年来坚持的最好的一件小事了。写书评总是拖,有了3000字的准备,才有信心从中拣出一千字来放网页上。读周作人的东西,虽然 年过去了,但是这种日常的经验和智慧总会和阅读的当下环境联系起来,记得看过托尔斯泰说过,日常生活智慧才是一切。我们低估了这些琐碎的札记,它算不上青年人的认知,也不是老年人的理论体系。以前读书时只是知道还有周作人这么一款人,读鲁迅还来不及的岁数,谁会花时间去翻他的书呢?况且他的书并不好买。等到工作后读过了鲁迅,反过来看他,惊讶地发觉鲁迅反映的时代如此不同。同样的时代,不同的人笔下有了不一样的光泽。就像是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人,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文本看世界是不可靠的,戏仿和揶揄,比如纳博科夫会用文本作为母本或喻体,来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在他看来文本比日常生活更实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