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杂感

四月杂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春和景明,应该就是四月美景吧。今天和儿子一起去公园河堤散步,过了明天儿子就要南下谋生去了。为什么要用“谋生”一词呢?因诸事未定,前程未卜,没有哪个词更能表达心中对儿子的不舍和牵挂。当走到园中拱桥时,想给儿子拍照留下今春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因为这个景点是我比较喜欢做为摄影背景的一个所在,有柳有桥还有红色的栅栏,满满的中国风味和传统霸桥折柳的文化意境,从构图,从色调,从文化基调都合适留影 。终归没能选出一满意的角度,遂放弃。

                          2

一年四季情各不同,所谓春看百花秋赏月,夏去赶海冬品雪,但发自内心我还是最喜欢春季,春风佛面,春光明媚。在春季又以清明时节风清气爽,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置身"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春海里,见惯的杨柳依依,今日却引我情思,不能不说说最爱的春柳。传统文化中折柳送别总叫人有一种悠远绵长穿越时空又温暖又伤逝的复杂的体验。“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这诗句来自《诗经》,"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骐儿在身旁,脑中己涌出咏柳千古名篇了:"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可惜今人多没这个情怀了,别送不再霸桥折柳只剩饮酒饯行了。遗憾的是河岸垂柳依依的景色也没有了,没有了!折柳不再为送别,而是被人哙鲜,吃柳穗,扯成残柳禿枝,好不煞风景!四月,最美好的四月刚到,景已破败,心中那一种痛无言表达。山沟田野可食者众矣,尽可采食啊!垂柳寄托着情思,垂柳折枝是文化图腾,断不可焚琴煮鹤。言及于此,儿子用家乡土话评说折柳穗食之者“不主贵”,言语中既有批判否定之意也有平和包容之心。

送别儿子,我不再折柳,愿儿子此去一帆风顺,愿儿子凌空能自由欢乐飞翔,落地有杜若芳洲亦或十亩菲园,能丰衣足食也能听鸟语花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月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