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先 学为重 ——读《论语学而篇》

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对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影响,不言而喻。《论语》又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虽然早就想读《论语》,想认认真真地读《论语》,可是惰性使然,总是与《论语》擦肩而过。这个暑假,应刘毅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我终于被逼着定下心来,用心读《论语》了。

《论语》通行本是二十篇,第一篇就是“学而”,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面较多。虽然《论语》各篇的内容均是杂乱的,但是由第一篇第一则内容就可以看出《论语》对学习的重视。并且,《论语》对学习的重视不是仅仅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而是表现在具体的策略方法方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短短三句话,均既指向学习的策略方法,又指向学习者应有的心理素质。

首句中“习”的意思在语文教材的注释中译为“温习”,于是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这样——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但是也有人将这个“习”译为“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简单说就是“实践活动”,于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并且经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两种释义似乎都十分正确地指出了学习的策略,给人以启迪。具体来说,首句指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策略,次句指向学习者面对他人的策略,尾句指向学习者面对他人“不知”自身应有的心理。三句话的内在逻辑似递进,展示了个体学习由自身到他人再回归自身的过程,总体上,三句话其实均指向一种个体应有的心理,即“乐”。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与他人一起学习,均应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即便他人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也绝不会恼怒生怨,如此才是真正的“君子”。

何谓“君子”?有才华有道德之人,方为君子。中华文化中一直强调“君子”的形象,世人均应追求“君子”,亲近“君子”,远离“小人”,因为“君子”既展现了学识也展示了德行。学识与德行相比,德行更重要。而德源于心,心源于学的塑造,所以,重视“学”是儒生为人的途径,重视“德”是儒生为人的根本。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纷争不断。唯有孔子能够不断像百家学习,甚至亲自问道于老子,以项橐为师。即便是遇到两小儿辩日之事,孔子也绝不随意糊弄,而是实事求是地展示其“不能决也”。这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真正的学习之道。孔子不仅仅在言论上做到了“学为重”,在实践上也做到了“学为重”。所以,“学而时习之”中这个“习”,无论是“温习”还是“实践”,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孔子重视不断学习、重视亲身实践的思想。孔子首先做到了言行一致,就具备了最大的德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本”也是“德”。“德”是什么?“德”是自身的言行实践的体现。

从自身来说,“贤贤易色”,重视内在的德行胜于外在的容貌;“巧言令色,鲜矣仁”,不要“花言巧语,虚言假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喜好学习了。总之,君子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形貌与物质的享受,而是自身言行的修炼,直至拥有美德。如此,就是真正的喜好学习了。这句话指出了学习的目的就是修炼美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从对家人来说,“其为人也孝弟”,做人孝敬父母,“能竭其力”;尊重兄长,并且这份尊重无论是在外面(出则弟),还是家里,都是一致的。对家人的表现首先重视其对父亲的表现。因为孔子重视伦理,家国天下,父子之间犹如君臣之间的关系。“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活着时,观察他的愿望和志向;父亲死后,观察他的行为和活动。三年不改父亲的途径、方向,这也就可以说是孝了。真正的“孝”是这样从内心到时间的全力付出,而不是某一时某一事的偶然体现。孝到了极致就是忘我,把个人的需求全部抛弃,只为了父亲的意愿。这样的要求对于今人来说,太过于苛刻,然而从家国管理的角度来说,实在是极其有利的。因为规则约束越是具体明确越是严苛,那么个体内心与家国的安定系数也就越高,秩序井然,犹如今天的军事化管理一般。

从对他人来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与朋友交往,说话要有诚信;讲信用要合理,才能履行承诺;讲恭敬要合礼制,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不脱离自己的亲族(或者是自己所亲近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这里点明了个体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合乎“信”和“礼”两个原则,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能够一直拥有,就连自己也会远离耻辱得到尊重。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理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民为念。使用民力,在正确的时间(避开农时)。”对待整个国家百姓也是如对待亲朋一般,“敬爱”“守信”,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认真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怀祭奠历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忠实厚重。这句话指出了对百姓的管理要重视丧礼,不忘旧人,才能够安心现状,这一点与秉承父志,成就极孝似乎一致。由此先人的信念约束,百姓自然有法可依,有德可守。社会安定团结,也有了一定的保障。“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应该是进一步指出了“礼”的重要性。今天的我们开始重视仪式感带给人们的特殊影响,是否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之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严肃、自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君子应该以忠诚守信为主,认识到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自己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去改正。这两则内容为君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修炼方法:首先是自我反思,其次是自尊自重,不怕改错。自我反思中,多是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心的反思,体现的是大丈夫的责任担当意识。自尊自重中又不失正视自我,不怕出错改错,体现的是真正的为人做事的风度。这样的意识与风度,在我看来,对抗的正是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为了自我更好地存活,个体展现出来的多是抓住一切让自我轻松惬意的东西,让自我在他人面前更加强大的意识。如此,才能够更方便个体收获更多的权益。可是儒学要求个体必须摒弃这一切,把个体纳入到整体中。每一个个体对自我人性弱点的挑战与胜出,整体的力量就能够更加强大,社会就会更加安定和谐,更加美好。这样的追求或许带有理想的层面,但是具体方法的提出则为人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式,让人们得以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在强调个体自我的付出同时,儒家还重视对他人的研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恼怒,但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不行。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过分地重视他人,就是对自我自由意识的极大戕害。但丁也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也张扬了个体的独立性。儒家也重视个体的修炼,但是儒家更重视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贡献。“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命的长度不是由自身的寿命之长决定,而是由他人传播的久远决定。修炼自我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人。唯有如此,自我才能够在他人组成的群体中更好地表现。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应该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殊途同归吧。

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身,不断地学习总是贯穿始终的,而“德”是“学”的最终目的。当“学”与“德”有冲突时,“德”为先。“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则内容应该就是最好的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为先 学为重 ——读《论语学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