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与夜来香

小王子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一种是得到了。

北京是个多么热闹的城市,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线上永远堵着有着漂亮屁股的兰博基尼等高档车,你永远猜不到前面的车上是否坐着哪国政要,还是知名歌星,亦或是京城四少,灼热的气流升腾起一个民族按捺不住折腾的兴奋劲。中关村的创业大街上永远有着奔忙的年轻人操着“天使轮,VC,PE”找投资的身影,原来克强总理的“全民创业”正在如火如荼。任何一个会展中心,或者是一个看不出名堂的四合院,里面或许都是大批穿西装打领带忙着发名片,谈牛市投资,讲生意,说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牛人,当然很多也是“流人”。没什么人会关心后海的店铺卖的酸奶是什么味道或者书店里来了什么新书,因为聚在一起才是热闹,站在牛人身边才能在朋友圈引来访问量和赞。北京是个很好的城市,给了我们穿西装的机会,也给了我们站在角落的迷茫。当夜幕把这座城市席卷,热闹并没有散去,霓虹灯的闪烁,酒吧的音乐,街头烂醉的北漂,还有那氤氲成一双双眼睛的万家灯火,都将这个城市收在一个盒子里,波澜不惊,遮遮掩掩,潘多拉的守护也无法遮盖其中血色的暧昧和意味深长。

上面只是一个观光者眼中的北京,说来可笑,应该也只是那三天的北京。初次来,游山玩水满是人把北京的堵体会到了极致。这次来,却接触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仿佛在盒子里自由跳跃的灵魂。这里无关乎丑与美,只关乎女人、自赎和芬芳。三个关于三朵夜来香的故事,无权诉说他人的人生,只是还记得那些影子和印象,斑驳成记忆。

第一个她是个全世界的女人都会羡慕的对象。灵动的名字,女神更胜奶茶的面容和身材,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大学,有会赚钱的同学老公,有两个年幼的儿子,闲的时间都是烹饪西点和书法练习的惬意……她是会让你知道,什么是女人中的人生赢家。永远的笑容,永远的心态,永远的乐观。不仅仅是小男生追捧 ,小女生们更是奉为女神。在我印象中,有些人生来好命,生来就有甩不掉的Title。

然而,习惯了农村大家庭的我,似乎并不习惯豪宅的生活。保姆全程,进出层层关卡,大儿子2岁害羞极了,落地窗前的儿童地毯上是父亲搭造起来的儿童玩具世界,可是也仅仅就是玩具,我想城市的孩子总要学会的是自己和自己玩吧。男主人的妈妈来帮忙带孩子,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存在还是怎么,全家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男主人告诉妈妈发酵的面团需要再处理下,然后就再次陷入沉寂。我觉得我很害怕那种静,好像时间都静止了,身边的一堵堵精装修的墙让我难以呼气。吃饭时,奶奶在儿童餐椅上喂完孙子,同一桌饭男主人吃完,忙完的奶奶来吃完,奶完小儿子的女主人再来吃。这种静让我有种想快快逃离的感觉。

可我并不后悔这次做客。她居然是个可以和你敞开心扉的人。我们谈到我的男朋友,我说了之前的一些纠葛说他不是个好男生。她笑了,讲到她的很多次的男朋友,她的异地恋,她曾经难耐的寂寞,她也有过的小小的坏,甚至她的老公离过婚再和她……很多的别人家窗户里面的事情,我觉得我居然听到了这么多我们心中女神的八卦轶事,但我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她告诉我,她活得比较自我,她的爱情是走心的,她过来人的角度是要多谈几段恋爱才能有结婚的心态和状态。而人难免会有过对别人的对不起,有段时间很多事难以释怀,便才想做公益,因为很多人都有心结,很多人都想要自赎。她给我举例子,我们看到的成功的另外一个他,我们熟悉的牛人,或许竟也败在了爱情和友情上,有时候有钱的人分不清他的爱人和友人是因为他还是因为钱才和他在一起,竟也是种悲剧。

钱,很重要。爱情,很重要。可是得不到的“贫困夫妻百事哀”是种悲剧,得到了你以为不是吗?否则这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想要皈依呢?

第二个她是我们眼中的才女。同样是毕业于另外一所最好的大学,她的文人气质和她的母校一样,有着脱俗的性格和情怀。在这个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情怀是什么鬼的年代里,我喜欢接触到的所有来自这所大学的人,那种独有的精气神是迷人极了的。

见面之前,她的两篇文章将自己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性格,踏实做事,不卑不亢的状态表达的非常准确。尤其是那美丽的文字,让她的形象“你有你的江湖气,我有我的学院风”深入人心。我想要接近她,了解她。我发现文字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我曾经也写过一篇关于跳跳糖的文字,吸引许多读者。正如巴金写给读者粉丝的信中说:“对于作家,还是看他的文章有意思。我自己也有这个经验,有时因为认识了这个人,连他的文章也不想读了。自然伟大的作家不在此列,他们的生活与思想是一致的。不过我够不上。因此我还是希望你读我的文章。”我想说你如果读我的文章感兴趣,其实还是别走近我的好。但直觉告诉我,她人如其文。

从寒假的实习可能到这三天,她是唯一一个提出可以收留我的大姐姐,临行前,我向往她的猫,她的小房,我想,那应该是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地方吧。不出所料,当深夜从会场穿着很装的正装,脚被高跟鞋挤压成畸形的狼狈的我大包小包出现在她家里时,我觉得仿佛我们曾经认识。那是个小小的乱乱的房子,两人合租,堆着各自的用品,昏暗的环境暗示着她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的节约。她的房间里,有她的个人用品。汩汩的音乐氤氲在小小的房子里,心宽体胖的她细致得整理衣服准备换季,一只长耳白猫大胆的蜷缩在床边,另一只胆小的黑猫是一直躲着。她的声音像风铃一样灵动却不刺耳,随风潜入夜的安详。她告诉我,两只猫是被主人抛弃的流浪猫,她不忍心,收留了,谁知道两个淘气鬼经常在衣橱里做窝,真的是调皮,说这话时她慈爱的目光就瞥向一旁的猫咪,说着你再调皮就不要你了,满满的怜爱。她说话间谈到恩师,我没想到她是那么尊师重道,高中的美术启蒙老师,也是她为之要订火车票或者送站的人。她的房里有很多书,从古到今,那儒雅的眼镜让人很是尊敬。我自觉的没有问她为何30出头还单身,有时候有些美好让你不敢打断。她细致得招呼你泡脚,给你拿自己的睡衣,给你洗澡用品细致到洗面奶,还有就是面霜眼霜一系列的,从浴室到卧室,我觉得只是重回音乐的柔波中。那晚,清风徐徐,偶尔脚边的白猫懒懒在你的脚趾上磨蹭两下,两个人,一只猫,一起在梦中迎接第二天的清晨。

我想,有个朋友概括的挺好,“过着质朴的生活,当着灵魂的贵族”,这种平易近人,很美。

最后一个是我们熟识的女强人。我表示我没有真正面对面相处过一段完整的时间。但是从我们远程的工作中,雷厉风行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态度不可小觑。上学的时候自己创业赚了一笔钱跑去国外留学,然后到北京创业,认识了老公留在了北京。她是我们共同的组织的当家人,在为公益事业忙的分身不暇的情况下还是把儿子送去了哈佛。她对做事的孩子们恨铁不成钢,像高中班主任一样带了一批又一批,但她偶尔的执拗和偏执也让孩子们战栗不已。活没干好,再一看可能惨遭拉黑,然后孩子们就扑哧扑哧重头再来。大家都说在她家三口都是听她的号令,一声咳嗽全家都噤声了。以上,都是远观和传闻。

而偶尔的几次会面,你会发现她完美的英文,得体的着装,女神般的气质,无与伦比的领袖情怀,我们会敬佩这样的严母一般的人物。她告诉你,她的严格只是希望你们能够成才。我想,如果一个女人在能力、经济和性格上都像她那么独立,还有多少的可以打败你的悲剧呢?

对于她,我觉得是种自强的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她们都很美,同样作为女人,我觉得各有各的幸福吧,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觉得好或许就挺好。不变的是,不要被霓虹灯乱了分寸。

你可能感兴趣的:(霓虹灯与夜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