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期
- 报姐看片-
前两天,又有一部新日剧首播了。
港真,自从上月刷完《Unnatural》大结局,好像不少人都进入了日剧荒时期,直到看见这部 《信号 长期未解决事件搜查班》。
这部剧其实可以说未播先火,早入了众人的春季日剧安利清单。
理由一,强卡司
日本当红的盐系少年,坂口小天使第一次担纲主演,颜值已经很能打了。
更别说饰演另外两位重要角色的,还是吉濑美智子和北村叔。
《昼颜》中的画家人妻CP,在新剧里再续前缘,目测还会有一段坎坷朦胧的感情戏,也算是个大彩蛋了。
理由二,原作逆天
看到这剧名第一感觉是不是挺熟悉?没错,这部新剧,正是翻拍自几年前口碑爆棚、刷屏朋友圈的韩剧《信号》。
先来回忆下当年这部神剧。
原版《信号》讲述的,是一位背负着伤痛童年的罪犯侧写师,通过一部废旧的老无线电通讯器,和过去的刑警一起解决疑难悬案的故事。
这剧其实带点科幻性质,在擅产神剧的TVN和金牌编剧金恩熙的设定下,两位关键男主,靠着一部旧电话,进行超越时代的沟通。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放在韩国刑侦剧里算新奇有趣。
不过真正戳心的,还是剧中源自现实的案件,以及对人性、真相和正义的深刻演绎。
我们都知道,韩国影视作品很多都取材真实,《信号》也不例外。里面的许多案子,都能看到韩国真实悬案的影子。
(改编韩史真实案件的杀人回忆)
比如,韩史三大悬案之一,华城连环杀人案。
从1986年开始,韩国京畿道华城郡,5年内有10名女性被双手反绑,强奸,最后勒死,尸体被残忍的侮辱和对待过。
现实中,直到最后,凶手都没有找到。
而在《信号》里,因为来自现在和过去的两位警察联手,被忽略的蛛丝马迹逐渐联系,这件案子,有了合情合理又让人深思的‘结局’。
虽然这个所谓的结局,是编剧‘编’出来的,并不妨碍我们深思,这些未解决案件,如果当时能有一位固执的刑警,屏蔽外界因素,不顾别人反对,坚持一下,是不是就不“悬”了?
正义真实存在,悬案的结局也不应该被遗忘。
真实的案件和脑洞结合,离奇刺激中解读人性,连两个不同时代的警察的联系也不是巧合,背后有更深的缘起。
韩版《信号》就是这样一部神剧。而神剧要被翻拍,还是擅长刑侦题材和展现人性真实的日本,这就难怪网友的期待值和关注度都蹭蹭上升了。
到现在为止,日本新翻拍的《信号 长期未解决事件搜查班》只播了一集,但网友评价已经有两极化的趋势。
报姐看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反而就在于,这是一部翻拍剧。原作珠玉在前,积累了不少剧迷。遇上翻拍,难免会比较一二。
尤其,《信号》还是刑侦题材,如果案情凶手都提前知道,还有什么乐趣支撑我们再看一遍?
而从日版《信号》的开篇来看,这次翻拍,选择保留了大量原作背景、甚至剧情。
现代的罪犯侧写师,捡到一部旧电话,初次和过去的刑警对话,破了第一件案子。
(韩版)
(日版)
剧里的女主,都是15年间,执着的找一名男性尸体。
(韩版)
(日版)
生活在过去的刑警,都热血正义,却总因为固执地和敷衍了事的上司对着干,而不受待见 。
(韩版)
(日版)
除了相似的人设和台词,日版《信号》第一集,几乎还原了原作的第一个案子,女学生诱杀案。
这个案子在韩国也有原型, 1997年的全贤珠诱拐案,犯人是一名有表演型障碍的精神病患者。
日版第一集开头, 女童失踪,小时候的男主,目睹带走她的是一名女人。
可当时的警方不信男主的话,他们根据女童死亡现场找到的指纹,嫌疑人是一名失踪的男性。可整整15年,案子成了悬案。直到现代的男主接到了过去刑警的电话。
失踪嫌疑人的尸体,因此在一个废旧的精神病院的后院井中被找到,而且留下指纹的右手拇指被割去了。
现代男主推断出,凶手可能是曾在废弃精神病院工作过的女护士。
锁定了大致身份,女童诱杀案的起诉截止期又只剩几个小时,但有表演性人格的凶手,狡猾地设套嫁祸同事,拖延时间。
直到最后几十分钟,凶手才落网。
甚至日版和原作中,凶手关键性的红色高跟鞋和红唇,也如出一辙。
(韩版)
(日版)
换言之,剧本没有做过任何本土化处理。
按网友的话说,连把案子换成日本未解决案件的功夫都懒得做,我们又为什么要来捧场?
而如果说日版《信号》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剧情节奏。
不同国家影视剧集数的传统,韩版共16集,每集近一小时的内容,要放在日本短剧集里讲完,如何把握节奏,平衡细节就显得很重要了。
有些观众觉得,剧情发展更快,拯救了原版韩剧拖沓的毛病,但更多人感到的是此剧的 ‘水土不服’,节奏怪怪的,没讲清楚。
虽然不能凭一集代表全部,但是日版评分停留在6.6分上,和原作的9分,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港真,日韩影视剧互相翻拍也不是第一回了,真正评分超过原著的,少之又少。
《我是杀人犯》
14年的治愈系日剧《小森林》,也曾被韩国翻拍过。
这部曾经被剧迷疯狂扒食谱的原作,几乎没有剧情。故事的缘起,是不适应都市的女主回到有山有风,有花有四季的家乡小森,然后每天变着花样做饭吃。
感受一下,这种关注自然,人只是配色的典型日式小清新治愈之作,你能想到韩国要怎么拍?每天变着花样做泡菜?
果不其然,韩版评分低了原作1分多。
不过尽管和原作有差距,韩版的翻拍也收获了一部分好评。它没有试图还原原作的灵魂和精髓,而是做了比较成功的本土化尝试。
如果原作像一个关于自然和食物的清淡纪录片,而韩版则在讲最擅长的故事,食物背后有烟火气,有亲情和友情。
日版女主展示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韩版女主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自我治愈,与生活和解
(日版)
(韩版)
不过,另辟蹊径如《小森林》,也只能算合格的作品。而最近李宝英小姐姐的一部口碑作《mother》,也是翻拍自经典日剧。
80%还原剧情的同时,改变女主的性格设定,叙事和煽情风格也更加韩风。
影迷肯定了剧的质量,但依然表示,更加偏爱原作。
翻拍剧,好像就带着原罪。
前作珠玉在前,避免不了被比较。另辟蹊径如《小森林》,较为成功的《mother》,虽然无法摆脱原版影响,也算是合格、优秀的作品。
所以,翻拍剧究竟有没有成功的标准?
是保留原作的特点?还是做本土化和创新?我们其实很难总结出拍出优秀的翻拍剧的固定套路。
不过,优秀的翻拍各有特点,烂片却是千篇一律。聊聊什么样的翻拍绝对是不合格的,倒是可以。
翻拍这事儿,不只在日韩,在世界上都有些大势所趋的意思。不过,在国内,可能还是形容成灾区比较合适。
报姐搜刮了一拨记忆库,想到的都是这些。
分数惨淡,究竟因为什么?
报姐简单归纳了几个原因,国内影视剧市场风气浮躁,盲目迷信IP效应。
拿来主义比原创剧本要省时省事,还有可预测的话题性,为什么不用?
于是,靠翻拍剧赚快钱,剧情生搬硬套,剧集粗制滥造,送你一个字,烂。
其次,节奏也是个大问题。
本来10-20集的剧情,翻拍到国内动辄都是40多集。这固然是和不同国家的市场习惯有关。但集数增长加大了注水的可能,节奏拖沓,内容跳戏又成了常态。
最重要的,没有内核。
翻拍最大的挑战,在于重新表达原版的精髓。忽略不同国家文化和表达差异,本土化处理。不进行任何改编,‘水土不服’情况会异常严重。
而且别说故事精髓了,形式都很尬。深夜食堂,厨师衣服都照搬,你在中国吃宵夜路边摊,老板难道穿这样?
之前翻拍自韩剧《kill me heal me》的《柒个我》,讲真,男主的演技合格,甚至是加分项,但没有经过本土化处理的台词,还是成了硬伤。
(韩版)
搁平常你会这么说话?
翻拍经典并非易事,甚至应该看作是比拍原创剧更大的挑战。
优秀的翻拍剧不是没有,合理的剧情还原,加上充分的创新设计,即便是同一个案子,也能拍出新意。比如报姐上周推荐的BBC新剧《无妄之灾》。
当然,日版《信号》目前仅播了一集,撇开案子未改,节奏较原著更快的问题,演员和叙述风格,依然保持了日剧一贯水准,算是合格的开篇,现在盖棺定论,未免太早。
但是,针对现在的翻拍大潮,报姐还是说,翻拍不是不可以,可要消费经典和观众情怀,必要的更新和本土化是基本诚意。
否则最后被盖章烂片,没人替你们喊冤。
没看够吧?点这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