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句务求深

    诗生动, 句多样。声韵诵吟,字词竞秀。有起伏, 有掩映, 展现一波三折的形势。恰似"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界。画美, 过眼云烟;诗美, 在心长吟。深则广阔无边, 变则句短言长。

      句型平常, 一马平川, 就缺了深度。熟悉句型语法, 然后胸有章法。有一种五言句子这么写:“暮景千山雪, 春寒百丈楼。“那是最简洁的主谓语形式。现在语法研究认为, 数量词加有关名词, 放在主语后面可作谓语。但只可负责解说主语部份。此等句子经常碰到。近代于右任的书法五言联:"乾坤一夜雨, 草木万方春。"正是。表现手法是串连对仗, 上下联共咬一题。以上两例的笔法皆平铺直叙, 为求变化只能在字眼上打主意:"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的写法, 感觉活笔了许多。

      论语法之完整,该当主谓宾齐全。再来赏读:"树散一庭玉, 草生千步香。"马上转数量名词作宾语, 意深一层。"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意思同上。有的诗人手法更妙:"水露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作者孟浩然变化着使用句型, 令句子结构隐晦着宾语帶后缀。唐诗人刘禹锡用同样句子去写:"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读者自然看出优劣来。汉语变化多端, 谓语带宾语或许一言难尽, 需要后缀补充语, 进一步深化语境。好象唐诗人刘长卿句:"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的确深了一个层次。

    有的诗人忽略语法, 无意写出:“乱山残雪夜, 孤独异乡人"又或“雨中黃叶树, 灯下白头人”等句,缺少了谓语部份。两句合并也不成句, 白白浪费了笔墨。五言句短, 欲想全意全法, 已是险中求, 因此迫使作者以巧取胜。句中的节奏以句子成份为依据,来划分节拍。句型求变只为避免重复平齐。诗体本己工整, 再平齐就更加古板, 少了节奏感,再也无法适应现在环境了。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五言与七言相比,五言句的确纤弱, 虽然只差两个字。比如:"青松怒向苍天发, 败叶纷向碧水驰。" 如此气慨, 五言句子望洋兴叹。论表达能力更加难望其背。再来看看这一首:“竹帛烟消帝业去, 关山空锁祖龙居。坑灰末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作者用对偶修辞与散文成句的手法, 将历史事件和评论,混和反讽,灌输给读者:强秦统一中原后, 为巩固霸业而焚书坑儒。称帝仅十五年, 即随烟灰消失。亡秦者并非读书人, 是出身低微的刘邦,和习武的项羽。完整的意思仰仗完整的句型,显然,长句胜短句了。

    不过, 别人告诉你的, 始终肤浅;自己得来的方是真。苦学苦练终有心得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言诗句务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