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应用日日谈-大蒜(2)20171204

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4. 食积

褚澄治李道念有冷疾5年,众医不瘥。澄为诊脉,谓曰:汝病非冷非热,当是食白渝鸡子过多所致,令取蒜一升煮服之,始一服,吐一物如升,涎衷之动,开看是鸡雏,羽翅爪距具,足能行走。澄曰:“此未尽,更服所余药,又吐得如向者十三头,而病都瘥。”〔续名医类案:139.〕

5. 癖瘕

陈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梦人教每日食大蒜3颗,初食遂致暝眩吐逆,下部如火,后有人教取数瓣,合皮截却而两头吞之,名曰内炙。果获大效。〔续名医类案:215.〕

6. 大叶性肺炎

患者,男,35岁。1959年1月29日以发热,咳嗽,吐黄色黏痰,胸痛1天入院。检查:体温40℃,,神志清醒,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胸廓无畸形,右侧呼吸度减弱,有胸下部语颤增强,叩诊较浊,呼吸音低,无湿啰音。心脏正常,腹部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6.6× 109/L,中性0.86,淋巴0.13,单核0.01.透视:右上肺结核,右肺中叶肺炎。入院后经用10%大蒜糖浆15毫升,每4小时1次,发热于4小时内开始下降,7天内降至正常,咳嗽,胸痛减轻,5天后胸部体征亦消失,共服5天,总剂量450毫升。2月5日胸片复查:右肺炎变已消失。住院6日后痊愈出院。〔张定凤,等.中华内科杂志.1960;8(1):36.〕

7. 空洞型肺结核

张某某,男,18岁。1982年7月初诊。咯血1月,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脉洪大,舌偏红,苔薄黄,胸片右下肺可见一透亮区,可见斑片阴影,左上肺外亦见少量阴影,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用大蒜30克,捣碎,以鼻吸入,每次1小时,每天3次,1月后病灶吸收好转,空洞闭合,3月后复查,病灶已吸收。

治疗方法:取新鲜大蒜30克,捣碎,以鼻吸入,每小时1次,每天3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痨药物。〔程润录.浙江中医杂志.1989;18(12):537.〕

8. 久咳

蒋某某,男,27岁,1991年3月13日就诊。因患感冒而咳,经服药,感冒症状消失,唯咳嗽时轻时重,终日不愈,先咳嗽少痰,咽痒,日轻夜重,舌苔薄白,脉正常。用下方5天,咳嗽基本控制。

治疗方法:用剥皮大蒜500克,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3次,其止咳效果往往优于多种常用的止咳药物。〔蒲平.四川中医.1992;(3):15.〕

【按语】久咳咽痒,多为慢性咽炎或慢性气管炎的常见症状,大蒜有解毒消炎作用。该法简单,易学易用,可以一试,惟大蒜汁气味强烈,是其不足。

9. 气管溃疡性结核

梅某某,男,27岁。1958年6月6日入院。患肺结核多年,1954年曾咯血,经短期休养和治疗,平素常有咳嗽,多痰,疲劳不适。1958年5月又因大咯血并有较重的胸背痛和疲劳感,经检查发现右上肺有活动性结核,痰涂片强阳性,即转来本院治疗。经内服异烟肼及对氨柳酸钠3个月后摄片病灶已吸收好转,痰涂片仍为强阳性,临床仍有较剧烈的咳嗽。于1958年8月27日气管镜检查,见右上,中,下管口均有表浅溃疡,诊断为气管溃疡型结核。1958年9月1日施行大蒜液气管注射,滴注中曾2次发热在37.8℃,滴注5次后临床咳嗽显著减轻,痰实验室检查:集菌阴性,25次后气管镜检查仅见右上管开口处有芝麻样白色小点2粒,余无异常发现。继续滴注15次,再行气管镜检查证实完全痊愈,于1959年2月11日出院。

治疗方法:分瓣白皮大蒜,去皮,用灭菌水洗净(过大者用消毒小刀稍加切开),装入20毫升的注射器内,装上针头,可稍用力压碎,使大蒜液通过针孔流入灭菌空瓶内备用。同时以0.25%奴夫卡因液或注射用水配成1-5%不同含量的溶液。用普通12号或14号橡皮导尿管由鼻腔内或口腔插入气管,或用12号或14号注射针改制成气管滴注针头,直接作声门下注射(即环,甲软骨之间空隙或环状软骨与第1气管环之间空隙处刺入气管)。待证实导管或针头已进入气管后,则按患者病变部位选择合适卧位睡好,先注入2%奴夫卡因液2毫升,如咳嗽较剧的患者,可改用1%地卡因液2毫升,作气管粘膜麻醉,候麻醉剂发生效用后,以每分钟1-2毫升的速度缓缓注入,大蒜液注毕后拔出导管或针头,嘱患者继续按滴注时卧位静卧半小时,使药液充分分布于局部病灶区域。一般以隔天1次,如无反应则每天注射1次,1周滴注6次,星期日休息。大蒜液的浓度常规为:每次10毫升,第1次用1%溶液,第2次用2%溶液,第3次用3%溶液,第4次用4%溶液,第5次用5%溶液,先自1%开始,以后逐渐增加至5%溶液。注射时患者如有发热或自感滴入后有剧烈的灼热感时,即按临床耐受情况2-5次后,再行增加其含量。〔冯玉龙,等.浙江医学.1960;(14):167.〕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方应用日日谈-大蒜(2)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