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类和嵌套类

一. 嵌套类

1.1嵌套类的定义

在一个类体中定义的类叫作嵌套类。拥有嵌套类的类叫外围类。

1.2嵌套类的作用

定义嵌套类的初衷是建立仅供某个类的成员函数使用的类类型。目的在于隐藏类名,减少全局的标识符,从而限制用户能否使用该类建立对象。这样可以提高类的抽象能力,并且强调了两个类(外围类和嵌套类)之间的主从关系。

1.3嵌套类的使用示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class B
    {
    public:
        B(char* name){
            cout<<"constructing B:"<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

constructing B:In class A
constructing A
constructing B:outside of A
B's member function
1.4 对嵌套类的若干说明:

(1). 从作用域的角度来看,嵌套类与外围类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类,只是主从关系,二者不能相互访问,也不存在友元关系。
(2). 从访问权限的角度来看,嵌套类既可为私有,也可为公有。在上面的例子中,嵌套类B的访问权限是public,可以在外围类的成员函数之外使用该嵌套类,使用时加上名字限定。如果将嵌套类B的访问权限设置为private,那么只能在外围类内使用。
(3). 嵌套类中的成员函数可以在它的类体外定义。
(4). 嵌套类可以访问外围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枚举成员,即使它的访问权限是私有的,访问方式通过”ClassName::staticVarName”来直接访问。

二. 局部类

2.1局部类的定义

在一个函数体内定义的类称为局部类。局部类可以定义自己的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它也是一种作用域受限的类。

2.2使用示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global=100;

void func(){
    static int s;
    class A{
//static int t;//编译出错
    public:
        int num;
        void init(int i){s=i;}
        void print(){
            num=global;
            cout<

输出结果:

s:8
100
2.3关于局部类的几点说明:

(1). 局部类只能在定义它函数内部使用,在其他地方不能使用。
(2). 局部类的所有成员函数都必须定义在类体内,因此在结构上不是特别灵活。
(3). 在局部类的成员函数中,可以访问上级作用域的所有变量,如函数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等。
(4). 局部类中不能定义静态数据成员,因为这种数据成员的初始化无法完成,静态成员数据的定义和初始化必须放在全局作用域。
(5). 在实践过程中,局部类很少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局部类和嵌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