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

1751年,正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江浙。

一行人由顺天府(今属北京市)出发,首先到了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市)。乾隆帝为体察民情,扔下大批官员及皇太后,微服出巡,夜宿一小客栈。谁知子时刚过,乾隆爷忽感腹中饥饿难耐,便命人寻些吃的来。但此时已是更深露重,哪里寻什么珍馐美味,客栈厨子急中生智,找到白日里没卖完的烧饼,塞入晚饭剩下的炖驴肉,放到炭火上加热后给皇帝送去,乾隆一口咬下,大惊,是何物如此香酥可口!厨子支吾半天答不上来,恰逢此时,室外蛙声一片,乾隆御笔一挥,道:“就叫‘蛤蟆吞蜜’吧。”从此驴肉火烧便有了“蛤蟆吞蜜”的美名。至于乾隆爷此处为何要将自己比作蛤蟆,后人遍寻史书也无从得解。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1张图片
驴肉火烧

离开河间府,一路向南,眼看就要到达成武县,这可急坏了成武县令。乾隆爷河间府夸赞驴肉火烧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国,据小道消息,皇帝还赏赐河间府三百头驴鼓励他们好生发展餐饮事业,争取将驴肉火烧开遍全国,并无条件为其提供广告支持。而成武县呢,啥都有,就是没啥好吃的,县令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出有啥可以来招待万岁爷。

“万岁爷吃惯了那些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咱不如就给他些粗食,让他尝尝鲜。”在师爷的提点下,成武县令将成武小吃“酱大头”搬上了御桌。这酱大头听起来唬人,其实就是腌大头菜,乾隆爷品尝后果然龙颜大悦,御笔一挥,又做了酱大头的免费代言人。乾隆走后,县令咂摸着皇上给酱大头的赐名“紫琥珀”,道:“皇上到底是皇上啊,换三个字,这气势都不一样了。”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2张图片
酱大头

接着乾隆爷吃了洛阳不翻汤,峄县菜煎饼,喝了临沂糁汤,品了微山四鼻鲤鱼,一路“赞不绝口”终于到了江浙一带。

到了这里乾隆爷的迷路愈发频繁,几乎每次都是在饥饿难耐之际偶遇一贫民/美人献上吃的,一尝之下惊为天人,兴致高处还会题字一副。江南一带的小吃几乎都由乾隆发掘:南京的六合猪头肉,苏州的松鼠鳜鱼,杭州的鱼头豆腐,宁波的石锅鱼,无锡的小笼包,地名不详的叫花鸡……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3张图片

乾隆一生不仅六下江南,还四次西巡,四次东巡,将各地美食纷纷纳入“乾隆吃了都说好”系列。马伯庸画过一副乾隆迷路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北至黑龙江,西至四川,南至广州都留下了乾隆探索美食的身影。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4张图片
乾隆迷路图(马伯庸)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些大同小异的美食传说当个故事听听还行,倘若认真探究,就漏洞百出。

要知道,皇帝出巡都是提前修建行宫,地方官员接待,每次用膳都有记录在案。乾隆六下江南,单行宫就修了三十多座,更不说沿途的道路桥梁,而乾隆每次出巡带着皇太后皇后及各路嫔妃,文武大臣车马仪仗总人数达两千五百多人,豪华大车四百多辆,精壮马匹六千多匹,还有一千多艘精美游船,这还没算随行的数万名农夫。这样的阵容,皇帝大人恐怕并没有时间微服私访迷路不归饥饿难耐。

以上只是住和行,至于吃,乾隆也不含糊。根据乾隆御选膳单记载,乾隆一天只吃两顿正餐,即早膳和晚膳,早膳在早上六七点的样子,晚膳则在下午两点左右,早晚膳都是大约十个菜,有时候还会有皇太后,地方官员等送上一些菜品。除此之外,乾隆还要吃一次早点和一次晚晌,早点在起床的时候,即五点左右,一般比较简单像冰糖炖燕窝之类,晚点则在下午六点左右,大约五种左右的菜品。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5张图片
冰糖炖燕窝

当然,这么多菜皇帝一个人未必吃得完,于是皇帝常将吃不完的菜品赏给后宫妃嫔,有时候会多出一些成桌的菜品,叫额食,用来赐给臣下。以下是乾隆南巡中一天的御膳单节选,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乾隆三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卯正。请驾,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此即为早点)

辰初,苏州府行宫进早膳,用折叠膳桌摆:皇太后赐杂烩热锅一品,酒炖羊肉一品,合皮卷一品,火熏鸭子炖白菜一品(系孙成做)、羊肉片一品。普福进八宝鸭子一品、春笋脍糟鸡、火熏鸭子馅包子一品。祥玉进酿鸭子一品、羊乌又烧羊肝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粳米膳一品、燕窝鸡片豆腐汤一品。额食三桌:奶子四品、苏鸡一品(系张成做)、糟火腿一品、糟肉一品(此二品系普福进)、热闹肘子一品(系祥玉进)、饽饽八品、十六品一桌,饽饽六品、内管领炉食六品、十二品一桌,盘肉八品一桌。……

二月二十六日未正。苏州府行宫进晚膳,用折叠膳桌摆:鸭子火熏炖白菜一品、山药酥肉一品、燕窝火熏肥鸡一品(系宋元做)、后送水煮烹菉豆菜一品、苏造鸡肉肘子攒盘一品、发面火烧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螺蛳包子一品。总督尹继善进燕窝鸭子唵子热锅一品,茄干一品。林贵进红粘糕火烧一品。普福进火熏加线肉一品,酒炖鸭子一品,什锦豆腐一品,火腿鸡一品、白面千层糕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香珠米膳一品(系庄有恭进)、燕窝鸡片汤一品。

……

晚晌伺候:肥鸡擸鸭腰一品(系宋元做)、豆豉一品、秋梨拌菆麻菜芽一品、酥肉火烧一品(系祥玉进)、茄干一品,豆腐干一品。上进毕。赏皇后鸭腰一品、令贵妃火烧一品、庆妃茄干一品、容嫔豆腐干一品。

由御膳单可以看出,乾隆南巡是没有少吃江南名菜,但这些名菜都是由宫中御厨或临时到御膳房帮忙的“苏州厨役”张成,张东官,宋元等人准备,或者接驾的地方大员如两江总督尹继善,巡盐御史高恒,苏州织造普福等所献,当然,如果乾隆特别喜欢某种菜肴,也会钦点,比如青韭炒肉,从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二日到四月二日,不到一个月时间曾上传此菜十二次。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6张图片
青韭炒肉

乾隆也很喜欢小吃,比如八珍糕,据说他每次食用后即便有剩,也不予分赏,都交给太监收回。而这些小吃中最得乾隆宠幸的便是榆钱饼与碾粘,《养吉斋丛录》曾载:“碾粘、榆钱饼,北方民间常食之。宫中亦每以进贡。”在南巡江南的途中榆钱饼也常常出现在膳桌上,比如乾隆三十年三月初六江宁府行宫的晚膳上就上了“榆钱窝窝榆钱糕一品”。而乾隆本人也多次为他们写诗

“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御制诗初集》(卷十三),《榆饼》

“汤官十字不须夸,榆荚登盘脆熨牙。”《御制诗二集》(卷十七),《膳榆钱饼》。

“榆羹榆饼备尝新,尚膳调和拟八珍。”《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八),《膳榆》,

“朝来膳碾粘,翠滑供快饱。”《御制诗二集》(卷九),《膳麦》。

同时春笋,羊肉也曾在乾隆诗歌中出现:“春笋南来贡北京,真诚玉食簇盘新。”《御制诗四集》(卷十一),《膳春笋口号》;“一时思膳羊,问之尚膳云……”《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四),《膳羊》


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_第7张图片
榆钱饼

除了鸡鸭鱼肉,乾隆南巡时也时常会吃素食。因为乾隆每次南巡都是一月到五月,而每年的四月初八是佛教的“浴佛节”,因此在这一天,笃信佛教的乾隆与皇太后都会吃素,御膳档也记录了他们的素食菜单:

乾隆三十年四月初八早膳:素杂脍一品、豆瓣炖豆腐一品、水笋丝一品、银碟小菜四品、奶子饭一品。随送:上传冯鼎做素面一品、果子粥一品。

晚膳则是在新庄码头大营的船上进的:香覃口蘑软筋炖白菜一品、蘑菇炖人参豆腐一品、山药白菜香覃蘑菇脍油炸果一品、罗汉面筋一品、后送王瓜拌豆腐一品、油炸果火烧一品、素包子一品、小米面窝窝头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随送绿豆仓米水膳二品。

总的来说乾隆江南巡游的膳食虽然用材并不名贵,多是些地方特产,烹制方法也不多,无外乎传统的炒爆焖煮炸炖等,但大至鸡鸭鱼肉,小至民间小吃,无不是精心准备烹制,经手者不是御厨就是地方名厨。很难想象,一个吃惯了山珍海味,早饭中也不缺优质咸菜的人会对区区酱大头赞不绝口。而那种半夜有人敲门讨吃的,开门一看发现是皇帝的戏码大约也只能在电视剧中上演。

那么大家为什么仍然对“乾隆吃了赞不绝口”这种民间美食故事乐此不疲呢?其实很简单,免费的高知名度代言人,编个小故事即可获得,不用白不用。毕竟,即便是汉堡包也能附会出一篇以假乱真的乾隆美食传说:

汉堡历史悠久,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来到合肥,私会盐帮程淮秀帮主时遭天地会袭击,遇袭后躲在盐帮,一位老妇人用馒头夹肉、菜给乾隆吃,乾隆吃后赞不绝口,问老妇人此物何名。老妇人答此为汉堡,即汉人堡垒之意,以示汉人不忘故国,反清复明之志。乾隆获救后得知自己实为汉人,又知无法瓦解汉人抵抗,遂善待汉民,民族矛盾日益减少,民间也不再食用汉堡。后此菜经传教士南怀仁传往西方,演变成今天的汉堡。

——段子来自知乎用户:道友请留步(已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乾隆下江南到底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