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宝,一介文弱书生。其祖上也曾显赫过数代,但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他家有个藏书楼。这里面的书籍,可不是一般的书啊!若有一点闪失,必是本县的巨大损失。
何故?
因为此楼藏书,不少是历朝历代精心保存下来的古书,竹,光上好红木雕版书就有好几车。各个朝代的史料志传,多的不胜枚举。
这是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炼石补天、**怒触不周山、**填海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各种珍贵的史籍也流落在此乡。而一切史籍又都被妥善委托于牛家看管的藏书楼里。为此,牛家世世代代兢兢业业,操碎了心,才不致于出现什么差错。当然,牛家也享受着官衙俸禄。
牛根宝,和祖辈一样,为这些书费心劳神,尽心尽力。所不同的是,时运不济。在他接手期间,日本鬼子打进来了。
这些书经历过多少次战争,都在刀光剑影中保存下来了,莫非将逃不出日本人的魔掌?牛根宝很是担忧。几千年的担子一下压在了他的肩头,他走进藏书楼,看着满满的书,伤心欲绝。
此时,门外传来响亮的军靴踏地的声音。一个鬼子军官走了进来。这小鬼子,个头也就一米五几,形如地瓜,后边跟着两个卫兵,也是一米五左右的个头,(当时的鬼子,全部一律一米五左右,一米六便是魁梧的鬼子啦,至于为什么现在日本人个子变高,想想美国军队住在日本时日本献上劳军妓的历史片段,就会明白,日本送军妓不是忍受屈辱,而是改良大和民族基因!)随同的还有一个中国人,应该是翻译官。鬼子军官先用协和语向牛根宝问了个好,然后叽里呱啦吗稀达地说了一通。原来,他占领了本县,要了解本县的历史。知道这藏书楼有不少志传史料,想通过藏书来了解这里。牛极不情愿,无奈一看卫兵手中要逼过来的刺刀,只好应允,但他提出个条件,就是带走的书不能损坏,也必须限期内归还。这鬼子居然答应下来了。
限期已到,鬼子如约拿来了借阅的书。从此,鬼子常进出于牛家藏书楼,有借有还,从未损坏过,而且借去时必双手捧着,送还时亦必净手。
原来鬼子明为借阅书籍,实则雇了一干文人,让他们抄订,留下备份。并把这些抄书送回日本。日本人对书籍的态度,对文化的珍惜,真的值得敬畏……这一点,我们中国人的确比不上。
就这样,他在屈辱中度过了八年。日本鬼子也抄写了八年。
那年,小鬼子投降了,在离开之前,鬼子军官仍不忘把最后借阅的书籍归还,出来藏书楼,这小鬼子军官回过头,坚定地看着藏书楼,深深鞠了三个躬,然后大步离去……
这是对文化的景仰,对书籍的眷恋,对知识的尊重。
可恨的是,他是个侵略者。
牛根宝的脸上写满喜悦与释然,侵略者终于滚蛋了,如果书也会说话,他一定会与书们畅谈个通宵。
因为这是个老根据地,所以,一九四五年,鬼子前脚刚走,这里就解放了。开始搞各种革命活动。由外地逃“荒”或者逃避“汉奸”罪名以及“土匪”罪名的人们组织了一个“革命”小组,搞起了“革命运动”。搞的是轰轰烈烈,翻天覆地!
他们开始只是“斗地主”,明为斗地主,实则是压榨剥夺他们的财产。斗罢地主这些活物,又盯上寺庙建筑里的死物。
先是拆光古迹,全国最大最闻名的寺庙能仁寺,很快夷为平地,从寺院的地下,发现了无数金银美器,均被哄抢。书院前一个巨大的“九龙壁”,其实是双面十八龙的九龙壁被摧毁。铸于隋朝以前二十四燕国国都的当时属于全国最大的景阳钟,只钟齿隙,就有一人高,其千年丝毫未损,故特别坚硬,“革命”者们想砸破它,却只能把它敲响,“当~昂”、“旺……”声频频传到周围的十里八乡。“革命”者办法多,最后他们把钟缷下,推下钟楼台,使其横躺,填满煤炭,用炭火将其烧红,再以冷水泼之,使钟产生裂纹。然后以巨锤砸成碎块。又将高高的钟楼拆平。当时因支援解放战争,制造弹药武器,故钟块被过秤后以斤收走,“革命”者把卖铁的钱装进荷包,钟楼的砖块被“逃荒”而来的外地人捡走盖屋子。此钟终于灭踪……
牛根宝看着这钟与钟楼的下场,再看看到处夷为平地的大手笔建筑沦为废墟,心中隐隐多了一丝担忧,念此,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的鸡皮疙瘩,起对了。因为厄运盯上了他。
这些庙宇古迹消失尽以后,有人想起了他家的藏书楼。
于是他成了“汉奸”。他家财产被抄空,藏书楼成了“迷信”、“糟粕”、“封建”等等事物。作为“汉奸”,他不过挨了些批斗,肉体上吃了些亏,可他管理的书籍,被牛马驴骡拉的车给一车一车,一趟一趟拉走,却比凌迟他还难受。他失魂落魄地从空荡荡的大大的藏书楼里走出来,追着这排着长队的拉书的车,到了一个空旷的场地,看见书籍们——纸质的、竹简的,雕版的……堆成了一座座书山。而这一座座书山旁边,是拿着火把的人,他们将要点燃这些书山。牛根宝瞪着血红的眼,早已没了一点读书人的样子,疯狂地扑在这小山上,他的举动使过去温文尔雅的形象瞬间崩塌,就象一个赖皮……他大喊大叫,用嘶哑的声音大声为他的书籍求饶,他转着圈地给“革命者”们磕头作揖,央求他们放过这些书,他甚至天真地想用命换回这些书,都无济于事!最后,已经绝望的两眼空洞、折腾的灰头土脸的他,又要躺在书堆里殉书……他不顾“革命者”们的拳打脚踢,趴在书山上不肯下来,最后,还是被“革命”者们拖了下来,扔在一旁,然后用火把 点着了书籍……
红色的火光映在他发红的双眼里,他疯狂地吼叫着扑向熊熊的大火,又被再一次拖开,他跳着脚又要扑过去,样子就象一条疯狗,大家干脆把他架在一旁,任他怎么挣扎也不放开他。
书一直烧到天黑,天暗下来了,火光也暗了下来。书籍变成一堆灰烬……
随着书籍变成灰烬,牛根宝的目光也暗淡下来,他的心和书籍一起死了。
众人散去,把牛根宝扔在空旷的大地上与书的灰烬为伴。他趴在地上,象一条蓬头垢面的癞皮狗。
突然,他站起来,飞快地向空地旁边跑去,那里有一口井。
有人意识到了什么。喊着他的名字,向他追去。
可惜迟了。他已跳了进去。
当他的家人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具死不瞑目的尸首……
后人谈起他,皆说他不会想。说他是被书害死的。教育人不要痴迷于书籍。
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想起他来,却对他肃然起敬。看着周围发生的一件件难以理解,不合常理的愚蠢的事不断发生,我才终于理解这个“迂腐”到殉书的文弱书生当时面对书山火海时的心情……
才终于明白他的死,不是被书害的,而是被天下人的无知害的,是被没有人理解害的,是被孤独无助害的。
他算得上是史上最后的儒生之一,他配得上“儒士”这个称号。
——本故事,我听过无数次,因为当时目击的人变老之后,常常感叹,惜疼那些消失的文物。
现在的县志,古代部分全是从市志上摘录,省志上摘录,从邻县志上寻找蛛丝马迹。记载的东西很少很少,只有薄薄几页。县志并没有提火烧藏书的事。也没提之后,经人检举,发现“革命”小组头头是外地逃来的十恶不赦、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土匪头子,也没提从这个土匪头子家查出许多金银宝贝的事,还有他被愤怒的掲发他的真正的逃荒而来的曾被此匪祸害的外地群众把他绑在门板上活活烧死……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当时这里还没有上级派来的领导。
这文物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被破坏的。
从此,这个县成了全国最命苦的省管辖下最命苦的县,名义上却是“小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