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黄巾之乱后,东汉帝国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雄风,东汉帝国这个航空母舰摇摇欲坠,整个汉朝的命运,已经来到了历史攸关的时刻。
此时的东汉帝国就像一个苟延残喘的骆驼,空有巨型骨架,已经撑不起它内部的正常运行了。上天抛弃了东汉王朝,只是等待一个挖墓人的到来。
历史总是那么让人惊叹,历史运行的轨迹总是那么准时——不用过多久,这个王朝的挖墓人准时到来了。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使出了一个昏招,直接成为东汉王朝的挖墓人。
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的混乱的根源就是宦官与外戚,而不是黄巾起义。
黄巾的造反只是东汉政治紊乱的一种具体表现,真正让东汉王朝走向灭亡之路的就是宦官与外戚的斗争!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就是一场决斗,并不是一场拳击赛!因为拳击赛能分出双方输赢就“点到为止”,而决斗不仅分出双方输赢,还不允许输者活着离开!
这两派的代表人物是蹇硕、十常侍与何进。
支持人:各位女士先生们,决斗就要开始了!这次决斗的代表人物是蹇硕、十常侍与何进先生,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双方选手的背景,我们先欢迎上军校尉蹇硕出场!
蹇硕:官职为上军校尉,西园军元帅,统率八校尉,部下牛人相当多,下属有袁绍、曹操等人。其人壮健而有武略,深得皇帝汉灵帝刘宏先生的特别信任。
十常侍:照例先简单说明一下,十常侍不是十个人,而是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是皇帝汉灵帝刘宏先生的十二大仆人,他们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这十二人。他们都任职中常侍,咳,他们都是宦官。
最后让我们的何进先生隆重登场!由于何先生的事迹比较励志,经历比较传奇,请各位观众耐心一点,我要花多点时间介绍一下何先生个人的发迹史。
【何进先生的发迹史】
何先生出身屠户,但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何进是杀羊的,并非是宰猪的。何进先丧母后亡父,他独自养育着一家五口人,日子过得不能再清贫了。但幸运的是,何进有一个漂亮的同父异母妹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汉灵帝。
有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从何妹妹成为汉灵帝刘宏先生的宠妾后,何家就踏上了一条荣华富贵之路,而何进的升迁路就犹如火箭般直线上升。
何进先被拜为郎中,成为皇帝身边的后备干部,帮皇帝管车马看大门;接着何进迁虎贲中郎将,成为中央警备团团长,成为皇帝第一保镖;然后出任颍川太守,从中央空降地方,外放成为重要地级市颍川的市委书记,以便获得地方管理经验。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何妹妹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回到皇帝刘宏先生身边当秘书;何皇后就给她哥哥捞了个流油水的职位——捞到土建肥差的皇家工程的大匠职位,这个职位是个肥差,负责搞建设的。
众所周知,搞工程是最有油水可捞的,修建宫殿、陵寝、宗庙这些大宗工程项目都是何先生负责,何家赚到盆满钵满!然后升任河南尹,当上首都市委书记,管辖都城洛阳周围十余个县。此时的何先生成为国家部级干部,仕途一片光明。
上天似乎很眷顾何先生,很快给了何进一个机会——掌兵的机会。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了。
东汉十三州,竟然有七八个州都燃起了战火。此时汉灵帝刘宏先生吓懵了,看看身边的人,大舅哥何进似乎还比十常侍等仆人在行一些,只好赶鸭子上架,急忙委任屠户出身的何进来当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镇守京师,保护好家门,不要让黄巾贼进到屋里来喝茶。
汉朝时期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权势声望很大,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先生因时势而被封为大将军,正式跻身正国级干部。
一位杀羊出身的屌丝,靠“拼妹”强力逆袭成为权倾一时的大将军。成了大将军的何进先生破获黄巾军渠帅马元义,粉碎京师内部的叛徒,因功封慎侯。
拜将封侯,是古代官至极品的象征,一个屠家之子做到了,虽然是靠“拼妹”得来的。
介绍完了决斗选手的背景,现在就正式开始生死表演吧!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11月,政府军平定黄巾之乱,举国欢腾。当年12月汉灵帝刘宏先生为表天下安宁,便迫不及待改元,换一个新年号为“中平”。
这个年号的愿望是好的,但现实却是现实,世道更加不平了。现在先不谈各地延绵不断的小规模的叛乱,因为对于一个庞大的没落帝国来说,这实在是太常见了。
【宫斗剧上演】
一部惊心动魄的宫斗剧正在如期播出,这一部宫廷大戏绝对精彩,值得各位历史剧迷熬夜观看。
这部宫斗剧的主角并不是后宫的女人,而是由何大将军领衔主演的。先来看看演员们的名单:
主演:何进、蹇硕、十常侍
配角:汉灵帝刘宏、何皇后
龙套: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这阵容绝对豪华,连皇帝皇后也只能当配角的份。这一部真实的历史剧的上演,正式决定了东汉帝国的国运的走向。
历史的时间表拨到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虽然仅仅34岁,但由于常年累月的大吃大喝再加上后宫佳丽三千人,身体的透支已到了死亡的临界点了。刘先生也知道了在世时日不多了,便把后事嘱托给上军校尉蹇硕,脚一蹬,便在南宫嘉德殿驾崩。
皇帝死了,那是不打紧的,再立一个就是,况且刘先生又是一个昏君,按理来说这不失是一个振兴国家的好机会。但要振兴国家的前提是得立一个有作为的明君啊!
哪立谁来当皇帝啊?
当时这还有点不好立,因为汉灵帝刘宏先生生前没有明确立嗣。
先帝刘先生没有立继承人,那这个皇帝宝座由谁来坐呢?
刘先生的长子刘辩,也是正宫娘娘何皇后的儿子,按继位原则来说,那是唯一的人选。可是刘辩的老爸汉灵帝不喜欢他啊,认为他“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时不时想把他踢出接班人的位置,所以生前并没有明确立他为皇位的继承人。
而刘先生的遗愿,是要立后宫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来继位的。刘协却不是正宫娘娘所生的儿子,只是皇帝数不清的一位小老婆生的儿子啊。有刘辩在,哪有刘协继位的份?
君主时代,“废嫡立庶”是违反立嗣原则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违反继承法的。不符合法律原则,在立君这件关系天下的大事上,想让百官投票通过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这个发起投票的倡导者是皇帝!
哼,百官不让老子废长立幼,立刘协当太子,老子也不会屈服!干脆就别立了,看看谁沉不住气!汉灵帝刘宏先生一怒之下,就把立嗣之事无限期拖下去。
没办法啊,只能无限期拖下去,但刘宏先生自己也想不到他是第一个沉不住气的人,直到他赶赴天国之时还没有把立嗣之事定下来。
刘先生生前就有立刘协的想法,但被朝臣一次次不留情面驳回了,还引起全国人民对刘先生的批评。而现在,刘先生死了,上军校尉蹇硕能按刘先生的意思去拥立刘协当皇帝吗?况且刘先生生前就做不到,一个宦官能帮助他实现遗愿吗?
上文已经介绍过,上军校尉蹇硕为西园军元帅,统率八校尉,是一个有部队的实力派人物。但在大将军何进的面前,蹇硕的实力还是不堪一击的。况且袁绍、曹操等人只是他名义上的下属,实际是听命于大将军何进的。
蹇硕为了实现主子刘先生的遗愿,那怎么办呢?
只能把大将军何进干掉,这样刘协登基之路就会畅通无阻了。
于是蹇硕想设计想干掉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在刘先生前脚一蹬赶赴天国后,蹇硕后脚就赶紧通知何大将军进宫商议要事,想趁机在宫内干掉何进。但蹇硕手下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有交情,在宫门口对何进连使眼色。
何进虽然是一个草包大将军,但察言观色是他的特长,一见老朋友潘隐这个不同寻常的眼色,就知道宫内已经发生大变,自己再傻乎乎听蹇硕的话进去可能就九死一生了。
谁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何大将军看见老朋友潘隐的暗示,急忙叫车夫调转车头,狂奔回到自己的地盘,调动亲属军队进大将军府保护自己,然后诈称有病,不能再上朝上班了。
蹇硕看见自己的计谋失败,知道自己与何大将军硬碰硬是没有什么果子吃的,只得把确立皇位继承人的权力上交给何皇后。
这里,读者请注意一下,是上交给何皇后,而不是交给手握重兵的何大将军。
蹇硕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把确立皇位继承人的权力上交给何大将军,自己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毕竟前阵子自己还想骗何大将军进宫干掉他,而上交给何皇后自己则安全得多。女人嘛,毕竟心软好讲话,自己现在奉手交出立君的权力给她,何皇后怎么再无情也会念上这笔功劳,自己在宫中也能继续混下去,估计蹇硕心里是这么想的。
毫无悬念,何皇后自然立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就是东汉少帝刘辩。当时少帝刘辩才14岁,何皇后垂帘听政,何进秉持朝政,国家的军政大权自然旁落到外戚手里了。一时之间,何家的势力达到巅峰时刻。
蹇硕谋杀何进失败,刘辩继承帝位后,他没有死心,便写信给十常侍,内容大意说:“大将军何进兄弟秉持朝政,任人唯亲,如今与天下的党人策划要诛杀打倒先帝左右的亲信,消灭我们。只是因为我统率禁军,所以暂时迟疑没有下手。现在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同心合力,一起动手,关闭宫门,赶快把何进兄弟逮捕处死,以除后患。”
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郡之人,他帮了何太后及何进很大的忙,何家能有贵宠的地位,他功不可没,因此他亲近信赖何氏。十常侍商议后,拒绝蹇硕的计策,并且还把蹇硕的亲笔信送给何进看,彻底出卖蹇硕。
到了这个时刻,何进再傻也懂得“先动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还能再犹豫了么?
于是何进令黄门令迅速逮捕蹇硕,毫无犹豫将他处死,并把蹇硕统领的禁军全部收编,成了大将军府的直属部队。
这一集宫斗剧,何大将军惊险完胜,蹇硕悲惨完败,以丢掉性命结束本集剧。
何大将军在干掉蹇硕的同时,还干掉了另一股外戚势力——外戚董氏。以汉灵帝刘宏老妈董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被何大将军一股脑儿清除干净了,董太后的侄儿骠骑将军董重也被逼自杀了,外戚董氏可谓被连根拔掉了。
于是朝中的外戚势力只有何氏一支,而宦官势力则是十常侍。
新一轮的斗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何大将军久知宦官是宫中的癞皮癣,为天下人所疾恶,在干掉蹇硕董氏等人后,掌握朝廷大权后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集团十常侍。
相对蹇硕来说,十常侍是一个宦官集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说:蹇硕只是单兵作战,而十常侍则是一个大兵团。何大将军诛灭蹇硕还是靠十常侍出卖才成功的,现在想翻过脸来灭掉十常侍何谈容易?
汉灵帝刘宏甚至将张让与赵忠这二人比作自己的父母,可见对宦官的依赖。自然而然,十常侍的势力在皇宫中也是不小的。
中军校尉袁绍劝说何进:“从前窦武想诛杀官宦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害怕宦官。现今大将军有大舅子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共同统率劲兵,部下将士又都是英俊名士,乐于尽力报命。事情的发展逃不出大将军的手掌之中,这是上天赞助的大好时机啊。大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千秋万载。虽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么!”
袁绍这番话讲得悲愤慷慨,何进听得热血沸腾,以为超越周朝的申伯的机会就在眼前了,即与袁绍等死党画谋定策诛灭宦官集团十常侍。
这时何大将军又干了一件傻事——把所定计策告诉给妹妹何太后。
由于少帝刘辩的登基,何妹妹此时已由皇后晋升为太后了。何妹妹能坐到太后这个位置,十常侍可谓帮了她不少忙。
女人嘛,大多数会念私情的,既然十常侍对何家有这么大的恩情,你怎么能翻脸就把人家赶尽杀绝呢?
何妹妹自然不听哥哥何大将军的话,并说出一番有意味的话:“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就是刘家老祖宗的规矩,不可废除。况且先帝刚赶赴天国,我一个女人家,怎么堂而皇之与你们这帮男人共事呢?”
从这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何太后极度依赖十常侍。但是她不想诛灭十常侍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何太后的野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个汉语短语,比喻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指人贪心,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此时的何妹妹早已不是当初的毫无权力的“贵人”了,而是一个驾凌母仪天下之上的一个强势女人了。
人心不足尚且蛇吞象,这时的何妹妹成了太后,欲望一大,也想学着前人样子,把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太后当榜样——临朝称制!
何妹妹心想:我作为女人,制度不允许我当皇帝,那我就当幕布后的皇帝也不错!
所以我个人认为,何妹妹不肯让何大将军诛灭十常侍,恐怕不是仅仅感恩他们的恩情这么简单,而是有更大更多的考虑在里面。
这个东西就是野心!
既然何妹妹想当幕布后的皇帝,光有野心还是不足的,还需要智囊团。
一个深宫中的女强人,智囊团从何而来呢?当然宦官是不二人选。所以何太后不肯让哥哥灭掉十常侍,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此。
何妹妹不同意,何大将军只能悻悻而归。
何进回归大将军府后,袁绍对何大将军分析:宦官亲近皇帝,有皇帝作为靠山,出入号令百官,如果现在不一鼓作气全部消灭,宦官以后一定为朝廷的后患的。
何妹妹的母亲舞阳君及哥哥何苗多次接受十常侍的贿赂,知道何进要杀害他们,多次告诉何妹妹,要她借助太后的身份庇护他们,并且说:“大将军擅自杀害皇上左右亲信,专权以削弱皇上。”何妹妹也怀疑他这个同父异母哥哥确实是这样的,这也是她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事。
十常侍这个宦官集团在皇帝身边有的已有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可谓根深蒂固了。何进虽然当大将军新晋国舅,但毕竟是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十常侍。何进虽然在外面有大名,其实内心里是优柔寡断的,不能下定决心铲除宦官,所以诛灭十常侍这件事情久拖不能定下来。
对于这样一个毫无主意的男人来说,何进的失败当然在情理之中的了。
这时,又是袁绍等人给何进出了一个馊主意——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同意何大将军诛灭宦官。
何进想都不想,便同意了。这正是这个决定,让没落的东汉王朝走向了不可挽救的深渊了,何进成为这个腐朽王朝的挖墓人。
在这个政权敏感时期,寻找手握重兵的外援入京,无异于引狼入室。
乱恶的台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何进这帮鼠目寸光的人自找的。
其实,对于何进来说,解决宦官十常侍集团是非常容易的,就如曹操所认为的那样: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去宦官头目,动用京师中的官兵就足够了,如果召集外地的官兵入朝,诛灭所有的宦官,一定会因为时间过长,参与的人数过多而泄露秘密,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而且进京的外部军队一旦留下来,又会带来新的祸害,所以这也就是曹操为什么对天长叹:扰乱天下的一定是何进啊!
【深宫血影】
何进以中央的名义给各方豪杰猛将下了勤王的诏令,召前将军董卓将西凉兵驻扎在关中上林苑,指使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发动他们军队的强弩手,准备随时入京诛阉,还叫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大火照得城里通红,老百姓都说何大将军要诛杀宦官。
这时大将军何进异父异母弟何苗劝说他不宜诛灭宦官,应与宫中的宦官集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何家的荣华富贵也是由于宦官们的帮助才得来的。况且这种关系国家的大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要保持外戚与宦官共存的局面。
何进听了何苗的话,更加狐疑了,诛阉行动也即将叫停。
袁绍担心何大将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目前诛阉行动已经显露出来了,如果这件事情不按时办,宫里就要发生变故的!大将军还在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点决定呢?”
于是何大将军派袁绍等人去准备,同时袁绍派人监视宦官十常侍。
何大将军又命令外援董卓等部队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
这时太后何妹妹终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十常侍,叫他们暂时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在皇宫里。
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此大规模的外兵蠢蠢欲动,闹得天下人都知道何进要诛灭宦官集团,十常侍即使再白痴,也明白何大将军非得制他们死命不可了!
他娘的,翻脸比翻书还要快!老子前阵子还帮他搞定蹇硕,现在就想调转大刀来砍我们头颅,看看谁先砍谁的头!
这时十常侍的心中不仅愤怒不已,而且还燃烧起了复仇的火焰。
一场深宫血影即将上演!
机会可能是要等待的,但好机会绝对是要人主动去创造的!
一群给皇室成员上茶倒水的奴仆们,正在策划着一场政变——砍掉大将军何进的头颅!
与其等人来灭自己,不如自己先下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十常侍明白这个道理,但大汉堂堂的大将军何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十常侍们收敛起恐惧之心,拿起了武器,磨刀霍霍,只等待何进进宫就发难。
东汉中平六年八月,何进入长乐宫请求太后何妹妹同意他尽数诛杀诸位宦官,清除朝中的痼疾。
等到何进从长乐宫出来,十常侍便假称太后有诏召大将军入宫议事。
这时的何进,脑袋像进了水一般,听了这漏洞百出的话,便又屁颠屁颠的再次返回宫中。
十常侍这么一个破绽百出的计谋,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看穿的。在这么关紧敏感时期,你何进还正在叫外兵入京拿大刀砍人家的头,现在他们来叫你进宫你没有一点警惕性?
何进被十常侍骗进宫来,等待何进的,是磨亮的明晃晃的大刀!
何大将军,你不要怪我们心狠手辣,我们是被你逼的,今日就是有你没我的时候了!
于是十常侍一边大骂一边亮出大刀。
这时何大将军慌了,想夺门逃走。
一切都已经迟了!何进绝望地发现宫门已经被紧紧关闭了!
对不起啊,何大将军,请坐下,不要做无用之功了!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宦官们关上门砍了何进的头,又赶紧进行了一次人事变动,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十常侍让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京师重要职务。
国家人事主管尚书得到十常侍的诏板,怀疑有假,说:“请何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十常侍便割下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被我们杀掉了。”
反了!不入流的官宦竟敢杀掉大汉堂堂的正国级干部何大将军,这还了得!
于是何进部下袁绍等人在宫外听到何大将军被害,怒气冲天,借此机会带兵入宫诛阉。
一切都疯狂了!
皇宫里,哭天喊地,火光冲天。雄伟尊贵的大汉皇城,淹没在火海的吞噬之中。
十常侍看见情况不妙,马上挟持着何太后、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以及一些朝中的官员,向北宫方向逃跑。
这一集宫斗剧达到了高潮阶段,深宫里血影飘飞,血腥的味道弥漫着整个皇宫。
何进部将吴匡等人埋怨何苗不与哥哥何进同心诛灭宦官,并且又怀疑他与宦官同谋杀害何大将军,便攻杀何苗于朱雀阙下,弃其尸于苑中。
这一刻,大汉皇宫成了人间的地狱。
只要是宦官,杀无赦!
袁绍等人关闭了北宫门,大开杀戒,派兵逮捕了皇宫中全部的宦官,甚至还有一些男人因为没有胡须而被误杀,吓得赶紧脱下裤子给士兵们验明正身才得免于死难。
这场宫斗,在皇宫里共杀了两千多人!威严的皇宫成了人间的屠宰场,京师里所有的宦官全部被杀光。
十常侍挟持着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等人来到黄河的渡口小平津时,已经是三更半夜了,而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也赶到了黄河岸边。
这一刻,夜风萧冷,剑影浮动,宦官们身体不由自己地打着冷颤,死亡的恐惧袭上了十常侍的脑海。
闵贡骂道:你们统统去死吧,祸国殃民还装可怜!手起剑落,宦官人头落地,挥剑连斩数人。
宦官张让等人并没有修炼过《葵花宝典》里的武功,也没有学过什么武功绝学,自然身无绝技。面对着砍过来的利剑,自然吓得要命——就是要他们的命啊。
十常侍们张让他们看见大势已去,终难逃一死,都纷纷跳河自尽。
至此,不仅宦官集团十常侍全部死光,而且皇宫里全部的宦官也死光了。
东汉最后一个有权势的宦官集团被铲除,而东汉帝国也从此走向了战乱。
这一部宫斗剧,无论是对宦官集团十常侍来说,还是对于外戚何氏来说,都没有赢家。
但是由于大将军何进召外地各方豪杰猛将来京都诛阉,终于让东汉帝国走入了死胡同,等于给整个没落的帝国挖了一个墓坑,何进也成为了东汉王朝的挖墓人。
曹操后来用十个字评价何进极为恰当,这就是两句诗句——“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猴子虽穿衣戴帽可它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曹操讽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其实。
由此可看,权力和能力的协调也是一门学问。倘若只有权力而没有能力的话,也是干不成大事的。
何进的失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中央再也没有实力掌控地方了。
这一刻,正有一个如狼似虎的野心军阀正在马不停蹄的向京师赶来,汉末分裂的一个罪魁祸首正要登上历史的最高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