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衔宝玉而生,却做了一生的宝玉

他不衔宝玉而生,却做了一生的宝玉_第1张图片

公元1655年1月19日,他,于飞雪的腊月,降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母亲是一品浩命夫人。他身为长子,他父亲视他为珍宝,为他取名纳兰成德,因避皇太子之名讳,改名性德,字容若,自号楞伽山人,并且有一个很好听的乳名,冬郎。

没错,纳兰容若,他不衔宝玉而生,却做了一生的宝玉。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徐徐道来。

1

抓周,一场似是而非的游戏,但是,这场游戏判定了容若的一生。周岁的容若,已经会蹒跚地走几步。他在诸多物品中,一手抓起珠钗,一手抓起毛笔,然后再也不肯放下,对于其余的物品,视而不见。

一手情感,一手学识,对于这个结局,纳兰明珠不知是喜还是忧,或者两者都有。喜的是,他手握毛笔,必定是天资聪颖,将来学识过人,有所作为。忧的是,他手握珠钗,不是好色之徒,也为多情种。不过,是喜是忧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

容若聪颖早慧,小小年岁,通诗文、精骑射,在京城有“贵族神童”之称。在四岁时,他初次骑马,穿上他父亲为他特制的满州正黄旗小盔甲,显得神勇无比。在七岁时,他父亲邀请了一些王公贵族的小贝勒、小公子到明府花园,试试这些后辈的骑射功夫。而他,出手射中红心,震惊全场,引来一阵赞赏。十四岁时,通晓诗文,十七岁时,入太学读书。十八岁时,参加顺天府应试,轻易考中了举人。

这就是纳兰容若的前半生,犹如一柄玉如意,给周围带来吉祥如意,而自己也事事顺心。

2

不知你看到宝玉是否会想起《红楼梦》的贾宝玉?实际上,很多人都说,纳兰容若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原型,似乎在他身上,真的可以寻到宝玉的影子。

宝玉抓周时,抓的是胭脂、珠钗,纳兰容若抓的是珠钗、毛笔。他们年少时,住在高高的城墙内,被富贵浇灌,整日在温柔乡里,享受人间乐事。

贾宝玉有一个美若天仙、文采艳艳的表妹林黛玉。曹雪芹说林黛玉来人间是为了还债,辗转到贾府,住进本不属于她的大观园,用一生的眼泪还了前世的债。用眼泪浇灌潇湘馆的湘妃竹,把所有的感情交付给心爱的男子,在自己一无所有时归去。

上苍也给了容若这样一个表妹,一个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寄居明府的表妹。没有人真正知道她的来历,或许如同林黛玉一样,为了还债而来。

他们初次相逢是在七岁,那一年,她被一辆老旧的马车带到纳兰府,安置在绿荷苑。此后,她陪他读书写字,为他研磨裁字、烹炉煮茶。他们在懵懂不知情事中,渐渐长大。那一次,他们单独泛舟赏荷,她为他轻拭额上的丝汗,他明白了她是自己在书中寻找的颜如玉,她明白了他是自己梦里多次相见的檀郎。那一年,他十六,她十五。

一个是侯门公子,一个是寄人篱下的表戚,她觉得自己和他之间始终隔着一种距离。他觉得她对他若即若离、忽冷忽热,每次和她在一起,又不知道该如何诉说心里的情怀。十七岁那年,他入太学读书,她为他精心编了一个玉穗子,挂在他的腰间,清雅别致。十八岁那年,他考中举人,明府花园宴请前来道贺之人,热闹非凡,她却独自在冷寂的绿荷苑绣着并蒂莲。他去陪伴她,告诉她,他只想和她安静地在一起,看水中的比目鱼。她告诉他,她真的有些笨,这些年,她绣来绣去,只会绣并蒂莲。

然而,很不幸,他们终究还是有缘无分。没有三生三世,甚至连一生一世都没有。他们的事,被纳兰明珠夫妇发现了,受到他们的反对。容若的苦苦哀求和绝食相抗都无法动摇父母的决心。最后,她被纳兰明珠夫妇做主送进了宫,参加选秀,并且以她出众的才貌,被皇帝康熙选为妃子。他和她青梅竹马、朝夕相处十年,却抵不过皇帝清淡的一眸。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失败,竟败得这么彻底,败得窝囊。甚至连较量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莫名地输掉了生命里最重要的爱情。

在爱情里,纳兰容若是贾宝玉,是通灵宝玉。

3

如果说纳兰容若前半生是一柄玉如意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却是成为皇帝的佩玉。

容若在第一段感情结束后,得了寒疾,大病一场,耽误了殿试。病愈后,心却像玉一般冰冷。在二十岁时,皇帝赐婚,娶了第一任妻子卢意梅。好在有这个女子,她用自己的温柔,捂暖了他的心。

在温柔贤惠的娇妻的陪伴下,纳兰容若重拾心情,发愤图强,每日每夜,翻读史书,耗费整整两年的光阴,汇编了一本《通志堂经解》。他的才名轰动朝野,受到皇帝的重视。在康熙十五年,他补行了殿试,一举高中,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也许是康熙太过喜欢他,也许只是一时兴致,容若成为了康熙的三等侍卫。皇帝身边的侍卫,整日陪伴在君王身边,一睹帝王风采,这是许多人一生难以企及的成就。可容若却不这么想,他想要的是安邦治国,而不是成为皇帝的佩玉。但是,无论如何,皇帝都无须顾及纳兰的想法,此事就已成定局。

一个从小无拘无束的富贵公子,一个思想天马行空的文人,一个爱好山水自然的雅士,却忍受着天子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召唤。在别人眼中,他就像皇帝身上佩戴的一块美玉,可他觉得自己是奴是仆,任人摆布。

一年秋凉,康熙下旨要容若随去京西郊外射猎。容若接到圣旨后,心绪再度低落。猎场也是他的向往,纵横马上,手持弓箭,射中猎物,而后点火炙烤,喝酒吃肉,豪情万丈。可是,他被安排在侍卫队里,只是为了衬托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犹如佩玉一般。

他不屑作为佩玉,只想天马行空,自在逍遥。但是,毕竟佩戴他的是一代帝王,所以他说:“上有指挥,未尝不在侧。”他无可奈何,他的行为牵扯着纳兰世家的命运。

围场射猎回来后,康熙给纳兰晋升到二等侍卫,但这并不值得纳兰感到高兴。纳兰一心只想在翰林院修书,每天濡染墨香,施展抱负。

纳兰是个重承诺、有责任的人,他对自己的职位虽有不满,但他对康熙却尽心尽责。康熙曾经说过,就算外面兵荒马乱、波涛汹涌,在纳兰身上,却可以看到国泰民安、波澜不惊。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康熙才更想留纳兰在身边,而这一留,足足留了九年。

三十一岁,是纳兰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的春天,萌生了太多的惊喜。纳兰拥有了他一生中第三个至爱沈宛(ps:第一个至爱表妹,被迫入宫,成了静妃;第二个至爱妻子卢意梅,难产死了),并和她有了共同的孩子,尽管还没有出生,但他愿意视等待为幸福。此外,他在朝廷的工作,似乎也有了好的转变。康熙在万寿节这一日,御笔一首《早朝》送给容若,这意味着容若就要离开侍卫的行列,转做朝臣了。他终于要摆脱奴仆职位,不用做康熙的佩玉了。

也许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定,纳兰的一生,注定与朝政无关,他的爱情,注定无法美满。在一切事物往着纳兰想要的轨迹运转时,他突然病了,还是得了寒疾。这一病,仅是七日,七日后,他就离开了人世。留下康熙给的官票还没兑现,至爱腹中胎儿还未诞生。然而,有那么一个女子,在他死后的半个月也伴随他而去。她没有自杀,没有生病,也没有受人加害。没有人查出她的死因,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为什么而死。她是纳兰的表妹,深居紫禁城的静妃。

他这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就像一块玉一般,不经意间,支离破碎了。

最后附上几首我喜欢的《饮水词》: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南乡子》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减字木兰花》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不衔宝玉而生,却做了一生的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