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的现实与虚幻:《守望先锋》(一)

——自动瞄准瞎look

“战术目镜”是《守望先锋》中英雄“士兵·76”的终极技能,本质上是一种自动瞄准装置。事实上,在此前的大学生机器人大师赛中,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的机器人就装备了自动瞄准系统。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程控和过控,使得机器人的准星可以跟随目标的移动而进行对应的修正进而达到“跟枪连射”的效果。这种技术其实已经在电子竞技(主要是外挂[汗])和机器人竞技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如果你经常混油管的话就会注意到油管上已经有科技宅做出了类似的概念武器,电脑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着机械臂上的枪支跟随着目标在墙上的移动轨迹来开枪。

然而,如果想要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实战中去的话,却有着不小的难度。首先,人不像电脑或者机器人,人的运动是比较难控制的而且每个人对自己运动的控制能力又有所不同,这使得战术目镜即便真的能制造出来估计也只能为某些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小规模装备——比方说守望先锋[滑稽];其次则是源于这种装备对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要求实在太高——毕竟你不可能让士兵背着可以瞬间根据各种参数计算出弹道和开枪时机的计算机,所以这贵得要死的玩意儿只能放在总部然后通过通讯系统与士兵进行实时联系;最后是人机接口,人的思维和反应跟电脑总有差别所以人和电脑不可能100%地衔接,这使得战术目镜更适用于机械而非人类。

不过仔细想来,这些问题都不难攻克。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让电脑代替人去瞄准而是让电脑辅助人类瞄准,或者说,战术目镜存在的意义是修正人类瞄准使射出的子弹弹道可以准确地与目标交叉也就是击中。这让我想起了《燕尾服》这部电影,事实上,电影中神奇的燕尾服也是建立在使用者训练有素的基础上加强他们的能力。个人认为这种技术可以由最近今年在护工和军人上得到应用的研究热点——外骨骼机器人来达到,只不过侧重点由加强人的能力变为了微调,使得人可以按照电脑计算出来的数据完成射击动作进而达成自动瞄准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目前来看也有望解决。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要求,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士兵建立即时而且不会被干扰或拦截的通讯。相信比较关注物理学前沿的读者们已经想到了——量子纠缠通讯。由于玻色子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无视阻碍跨越空间并且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可以利用这种性质来传递信息并且相互纠缠的玻色子越多,传递的信息就越多越复杂(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到了八光子纠缠,初步具有了作为通讯系统的潜能)。加上近几年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发现,未来建立在这种粒子性质上的新式量子计算机以及相关的通讯系统必然性能更加卓越。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人机关系和人工智能与人的切合度的问题。事实上,近来已经有运用生物神经元作为传感器处理核心的研究。这会让计算机更像人而非机械,相关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有一些现在蓬勃发展的技术还可以为它锦上添花。其一是AR,试想一下你的目镜如果可以用AR在你眼前指示出敌人的位置那自瞄效果绝对是好的不要不要的;其二是热/红外成像,这种技术已经在夜视镜上得到了应用,加上之后很有红外侦测的既视感(女兵·77?);其三是现在很火爆的物联网技术,主要针对人机接口,假设把原本用在微信支付宝上的物联网用到了军队的通信网络里面,绝对如虎添翼啊!

关于战术目镜怎样识别目标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值得考量的。个人觉得机器学习的思路对于战术目镜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过目前来看机器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单是怎么避免放着载具上的关键目标不打打附近的掩体(这样的问题对于巡航导弹而言经常出现,特别尴尬)这样的问题就够工程师们头疼很长时间了。但反过来想一想,AlphaGo在二十年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但如今的机器学习都可以做到,或许在将来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的啦!

综上所述,战术目镜技术上有相当的可行性,杰克·莫里森的装备投入实战前景可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艺作品的现实与虚幻:《守望先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