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7、1+1=3. 2+1=4.25)

我们讨论事情,非常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境地,非要讨论个错与对出来。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讨论事情,一开始可能还就事论事,随着讨论的继续会变成对对方人格、品质的攻击。并在讨论过程中对对方的缺点任意放大,并合理化自己的观点。一场积极的讨论却变成互相攻击的阵地。因此——

33)如果是你主持会议,请协调好会议中各方的讨论。不想在会议中浪费各方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开会的技巧。因此:

33a)弄清每一次会议的责任方和主持方。每一次会议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想实现目的的人就是负责人,决定会议目的和会议模式。没有人负责的会议不会取得实质效果。就如同我们经常讲:没有一个拍板的人。没有人为目的负责,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的会仪,极其无聊且无效果。

33b)根据会议目标与重点议题,确定会议的交流方式。比如:会议的目的是消除分歧,达成一致或只是为了传达精神,消除分歧选择辩论的方式比较合适,传达精神的会议选择每人发言谈体会和心得更恰当一点。不同会议,消耗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辩论的方法用时较长,因此,需要选择合适人数参加。同时也要避免选择的人是与自己结论相同的人参会,那样无法起到寻求真相,找到最佳方案的目的。

33c)主持讨论要坚定自信,开诚布公。集体思维或独立思维均是危险的。我们也经常听到经常漫长的会议做出糟糕决议的事情,我们投入巨大的精力,最终却得到了一个各方妥协的决策,因为我们害怕冲突,害怕有分歧。我们喜欢一团和气,这些心态影响了最终的决策质量。保持个人思维的独立性和决策的独立是两回事。我们容易陷入一种对老板盲目的信任,或顺从当中,甚至在他们面前一些人会丧失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让老板产生盲目的自信,从而“拍脑袋”做出一些决策。最终的决策只不过是老板想看到的结果而已。

33d)组织三五人的小组讨论,邀请思维灵活、概念清晰的成员开方地寻求最佳方案,这种情况一般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像几乎没有承认自己的驾驶水平低于水平一样,我们几乎都认为自己既聪明又概念清晰,观点正确。但事实上驾驶高手就那么几个,团队中成员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也就只有极少数人。如果让一大群人来做决定,那将是最糟糕的方案。并且无论参与会议人是否极其明智,如果超过5个人参与的决策也将是十分低效与艰难的。特别是在还想做出让每个参会人员都满意的决策下更是如此。

33e)1+1=3.两个合作无间的人的效率是两个各自为阵的人的三倍。一个一流的人是不愿意和一个二流水平的人共事的,因为那样他们还得帮同事收拾烂摊子。两个合作无间的人,更容易共同进步。2+1=4.25.这时增加人手能产生增量效应,1)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多,将产生边际效应,增加人手开始影响团队效率。这意味着增加人员将会产生如:协调成本、动机成本、相关成本。最重要的沟通不畅2)人数多的团队要比人数少的团队互动效率低的多。沟通成本含有宝贵的时间成本。因此依据工作内容确定合适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决策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

未完待续……原书更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则(17、1+1=3. 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