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刻意练习——备战高考

毕业上班以后,很少去逛书店了。要买什么书也直接在网上购买,方便又便捷,如京东商城,今天下单明天就把书送到你的手上,而且书类齐全。

今天突然想去书店看看,虽然书店的书比网上的贵,但是那一架子书籍摆放成条,这种感觉非常好。尤其在丛书中走过,激光般的眼睛扫描着书架上的书籍,突然伸出你的机械臂抓取那一本让你感兴趣的书籍并仔细的翻阅,这是网购所不能有的体验——意外的收获。

今天在书店闲逛到高考用书一栏,看着那一叠叠一堆堆的复习题,模拟题,5年高考3年模拟等等。看着这等景象突然心头一震,“刻意练习”四个字涌上心头。想想自己当年高三,做了多少的题目,费了多少的测试卷。毕业时整理测试卷足足装了一蛇皮袋,都是这一年来为高考付出的努力。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训练,高强度,高反馈,持续不断的练习高考题目。这样的练习犹如《学习之道》书籍里面提到的刻意练习,亦如《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里面的”块“练习。

刻意练习4大特点是:

1.只在“学习区”练习;2.大量重复训练;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4.精神高度集中。

在高考的复习之路上,大部分人在备考中进行了大量的重复训练,并获得了持续的反馈——测试成绩。而且备战高考压力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把精神高度集中和高度紧张混绕在一起。至于是在舒适区练习还是在学习区练习,估计少部分同学能区分开来。

记得自己备战高考的时候,非常害怕简单的题目粗心丢分,而难得题目又做不出来。因此备战的过程中,始终不敢对任何题型掉以轻心,即在舒适区练习又在学习区练习。因此花费在攻克弱势科目和不熟练的知识点上所用的时间较少,以致于没能攻克不懂得地方以提高成绩,把宝贵的高考备战时间浪费在舒适区。现在回过头来,如果有人给我区分我的“舒适区”和“学习区”,高考可能多拿不少分。跳出“舒适区”,加强弱势科目和知识点的高强度练习,必然能提高对知识全面的掌握程度。有些同学能自己区分开自己的舒适区和学习区,这也就把同样勤奋同学的分数给拉开了。

高考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已经远去留下的是对于那段时光的回忆。然而回想自己备考高考中走过的路遇到的坑,是否在工作中还在上演。工作中是否在自己的舒适区努力奋斗着,而能力和收入确没有明显得增长。该适当的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是待在舒适区,是否通过大量重复练习以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当然有个人时刻提醒你,告诉你你那方面需要加强,这是非常好的。大部分时候是没有这样一位高人指点。那怎么办呢?可以这样:把自己想要练习的技能找牛人给指出要点,然后把这些要点写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检验自己,看自己那方面已经达到要求,那方面还需要加强。只有持续不断的找出不足点加以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技能突飞猛进,超过一般人,从职场小白进阶为一个厉害的牛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刻意练习——备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