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方法论|第07篇
我曾有一个来询客户小Z,说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换工作的怪圈。
每年初激情饱满地进入一家新公司,全情投入一份新工作。但一到年底,保准就像被放了气的皮球一样,蔫瘪无力。且内心充满焦虑与不安,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一样。
我说这是典型的职业倦怠,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换十份工作也没有用。
所谓职业倦怠,也叫职业疲劳(burnout),是指人面对来自职业的压力时陷入的一种身心衰竭状态。这种导致职业倦怠的压力,可能来自工作本身,也可能来自你面对的人际关系,还可能来自你的内心。而其导致的衰竭状态,不是平时我们加班晚归后身体的疲惫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关乎心灵和身体的无力感和痛苦状态。
国外对职业倦怠比较重视,有很多机构都做过相关研究。例如,位于美国的全球最大的雇员辅导项目供应商ComPsych,在2013年对超过5100名北美职业人士的调研发现,62%的受访者都感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高度压力、失控感和极度疲惫。其它一些研究认为,职业倦怠与很多身体和精神问题相关,如高血压、睡眠紊乱、抑郁、焦虑等。
针对职业倦怠,国外有很多专门的辅导机构(比如刚才提到的ComPsych)帮助个人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些公司也会提供相关的program帮助员工。
相比之下,国内对职业倦怠就没有这么关注。当员工开始表现出职业倦怠的症状时,公司大多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工作态度问题,责令员工限时改正,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更加重了职业倦怠。极端情况下,不是员工承受不了主动辞职,就是公司忍受不了辞退员工。总而言之,如果不正确对待和恰当处理,职业倦怠的破坏力非常之大。
我们难以改变公司对职业倦怠的关注程度和处理方式,但我们绝对有能力通过采取恰当的行动,缓解甚至是消除职业倦怠,将自己从一片沼泽中拉出来,重回充满激情富有成效的工作状态。
诊断–归因–行动–预防是我建议的处理职业倦怠的四个步骤。
职业倦怠的自我诊断
通常连续几天的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造成的疲惫和困倦,不属于职业倦怠。这类疲倦,只要稍加休息就会恢复,整个人又会回到满血复活的状态。
职业倦怠是普通休息解决不了的问题,其症状也和普通的疲倦不同。如果你出现了下面一项或几项症状,就得警惕了,你很可能已经陷入了职业倦怠而不自知。
1.出现情绪疲劳,明明没有那么多工作,却总感觉疲倦没劲,心情低落。做事打不起精神,更谈不上激情。
2.工作投入度低,对任何任务都抱有“无所谓,爱咋咋的”的态度。
3.失控感,觉得自己无法控制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由此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4.工作中小小的不如意,如同事的一句评论,工作安排上临时的改动都可能激怒你,让你歇斯底里地爆发。
5.时常感觉同事在挑你的刺,孤立你,和同事的交流越来越少。
6.对工作、对公司充满负面意见。
7.感觉自己的价值得不到重视。
8.有一种迫切的逃离感。
9.周五下班犹如解放,周一上班犹如上坟。
职业倦怠归因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职业倦怠,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引发自己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通常,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三类。
第一类,工作性质与人的性格不匹配。
如果工作的性质本身就是需要做重复单调的任务,例如财务报表的编写与审核,而你天生就是个喜欢与人交流,好动爱聊坐不住的人,这种工作性质和人的性格的不匹配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相反,一份销售工作如果遇上一个腼腆内向的学究型销售员,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但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在找工作阶段,知己知彼是必做的功课;当我们发现自己可能陷入职业倦怠时,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原因就是工作性质是否和自己性格匹配。
第二类,工作要求与人的能力不匹配。
如果工作性质和人的性格并没有不匹配,但职业倦怠也发生了,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与工作的需求不匹配。
如果我们的能力大大超过了工作要求,却没能在业绩上获得认可、在职责上获得相应的提升,职业倦怠就会出现。我们会感到自己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可,贬低忽视自己所做的工作。
如果我们的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无法完成任务,就会产生挫败感、失控感,还有来自老板的责问,同事的质疑,职业倦怠紧随其后。
第三类,公司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不匹配。
如果在我们的价值观中,一个友好和谐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但偏偏自己进入的一个是充满竞争和残酷淘汰的公司,即使第一类和第二类不匹配都不存在,我们仍然有可能陷入职业倦怠。
找准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我们才能采取适当的行动缓解、消除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三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三个直接的建议:
第一,如果是工作性质与人的性格不匹配,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工作和自己的情况,通过转岗、换工作来找到更适合自己、更能发挥价值的职位。
第二,如果工作要求和能力不匹配,在能力高于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拿出业绩勇敢争取晋升;在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培训、自学来提升能力,使其达到工作要求。
第三,在价值观不匹配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可能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待遇、职位上的牺牲)去换取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职业倦怠的预防
虽然上述解决方案看起来顺理成章,简单易行,但实际操作中,已经陷入职业倦怠期望通过上述方案解决问题的人,都会发现这就好像进行一场大手术,要有勇气面对,要有魄力行动,且会大伤元气。所以,面对职业倦怠,更好的策略是四个字:防胜于治。如何预防职业倦怠?
1.一切从认识自己开始。虽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认识自己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步。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职业发展路上的很多陷阱,比如职业倦怠。关于怎样认识自我,可以参看我之前写过的文章《用打造超级IP的方法修炼职业个人IP》。
2.改变视角。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各种压力、问题、困难、痛苦,换一个视角来看,会变成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经历。在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苗头时,通过改变视角,很有可能就会将潜在的职业倦怠危机转换为自我成长的契机。例如上述从事财务报表编写的好动爱聊坐不住的童鞋,完全就可以将这份工作看作对自己专注力力和忍耐力一次试炼。一个好动爱聊坐不住的人,如果同时培养出优秀的专注力和忍耐力,那绝对是对自己竞争能力的加分。
3.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本质上看,人都属于群居动物。同伴的认可、鼓励和支持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时,即使我们面对各种压力,徘徊在职业倦怠的边缘,只要身边有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可能很容易就度过难关。而在一个负面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即使其它一切都好,我们也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4.找到一位合适的导师(Mentor)。很多国外企业内部都有mentor program,安排有经验的老司机辅导新人。导师不一定是你的老板,甚至不一定是你公司的同事,可以是师兄师姐,各种线下活动中认识的达人,他们一定是在某个领域有经验有阅历的老司机,也一定要不吝于和你分享交流,帮助你解答在职业发展甚至个人成长中的疑惑。多向导师请教,多和导师交流,能最便捷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成长路上的困难。很多在我们看来是天大的问题,一经导师的点播,我们可能会发现,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回到文章开头陷入换工作怪圈的小Z,在他通过咨询了解了职业倦怠的来龙去脉后,果断调整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放弃了第三次辞职的想法,目前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快乐地工作了快两年了。
2016年还剩下最后二十四天,我相信有些小伙伴的职业倦怠已经发展到了“就等着拿完奖金走人”的地步。在你进一步行动前,请想想陷入换工作怪圈的小Z,再认真看看今天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帮助。
喜欢就关注点赞鼓励一下呗^_-
【为时未晚】生命不能重来,人生总可重启,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