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编程教育小卡机器人创始人陈小昆曾说过:“目前的儿童机器人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卖机器人和课程层面。”
纵观市面上这些早教陪伴类的儿童机器人,确实如此。
所以,曾经还不了解人工智能在早教领域具体有啥应用技术的小编,打开某东搜教育机器人时……what the fuck??!
这不就是镶了外壳的学习机吗?或者立体支架支撑的ipad?
当然,在对AI前沿技术应用有一定了解之后,小编已经对这个学习机、ipad有了拔地而起的新看法。
对于大众来说,搭载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儿童机器人真的可以听你讲话、和你聊天,已经比较“好玩”了。
运气好的话,它还能“理解”你的情绪。至于理解到什么境界,看命吧。毕竟大部分男生也不能理解女朋友的情绪啊……
然而悲催的是,通过分析大量已购买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家长反馈发现,家长们以帮助孩子学习的名义买回家的儿童机器人很多时候都变成了聊天玩具。
老人想要和它说话,孩子想要和它说话,年轻父母也想要和它说话……然而,学习呢,学习呢ヽ(`Д´)ノ
AI产品经理、“攻城狮”最早碰撞产品灵感的时候应该是想让它在教育的同时兼具玩具的角色吧,却没想到在人工智能产品发展初期,大人也会很喜欢这类儿童玩具啊。
所以说,做教育就好好做教育,做玩具就好好做玩具,一口吃几个大胖子只会觉得每个都不那么美味啊!
比如说,人民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存储这么小,断网就是个废物,我买的是早教产品啊!
l资源还是不够丰富,云端更新不及时啊。
l 居然不能识别英文。
l 学习方面缺少课件,百科回答过于简单。
l 响应速度太慢了,反应迟钝。
l 麦克风抗噪能力一般,语音识别一般,网络不好识别更一般。
l 不能几个人同时说话,容易误唤醒(不能语音直接唤醒,要按按钮)。
l音量小,听话费劲,总让重复。
l 很多问题不会回答,沟通没有深度,经常答非所问,回答没有逻辑,只能听懂固定指令balabala。
自然语言处理确实还是一大技术难点,目前还没有非常好的模型和算法可以完美解决语言的问题,尤其是咱们中文又是那么博大精深……
当然,人民的吐槽是没玩没了的,你做的产品总有人不满意,不过这不正是AI产品经理想要了解的痛点吗?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领域的落地,需要AI公司深入思考,寻找并解决该领域的痛点。
比如儿童早教就是一个很好的垂直领域,这个领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大部分企业只是抓住了早教和陪聊的概念。
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甚至在低价位领域,也要几手抓,结果碍于价格限制,语音识别没做好,图像识别也没做好,自然语言处理做得更差,最后导致客户体验度差上加差,消磨了大众的好奇心。
难道除了聊天玩具、卖课程,早教AI产品就没有更好的痛点可以选择了吗?
不是啊,也有人将编程学习引入儿童早教AI机器人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如Dash&Dot,就是利用简单编程,创造机器人的一些简单动作,使其听到声音,检测到物体,进行反应。
说到简单编程创造机器人简单的动作,小编又想到优必选公司的阿尔法机器人。许多用户购买阿尔法机器人就是因为它关节灵活,可以唱歌跳舞。
可是买回来以后,整体感觉不错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很多遗憾,如:发声不行、舞曲太少、电池不耐用等。
怎么才能让我的跳舞机器人与众不同呢?技术人员说了,里面有编程设置,你可以自己编啊(ˇˍˇ)
想想我一把年纪,又不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想看我的机器人跳个“极乐净土”,还得去学编程,还得分析“极乐净土”的动作!求放过啊!!我的跳舞机器人辣么智能,难道不能自己对着视频学习舞蹈动作吗??(像电影《铁甲钢拳》中的机器人亚当一样跟着人学。ps:在谷歌大脑近日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中,机器人已经可以通过观察就能模仿人类动作。)
那么重点来了!
能不能让跳舞机器人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动作呢?
以上问题抛给AI“攻城狮”,留待下期解决。
咱们再聊聊做聊天玩具的事儿。
即使是做纯粹的聊天玩具,也有人做得与众不同。如Romibo,这个产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学习,这个创意真是太棒了,并且非常有意义!
按照这个逻辑推断,AI产品公司能不能只完善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方面的技术,争取让这个技术做到最好,不仅能听懂、说对,还能理解对方的情绪,慰藉对方的失落,并且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智商呢?如果有这样一款产品,可以推荐给盲人朋友。
假如利用360°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充当导盲犬,在有障碍、过马路、有危险的时候,可以像人一样大声告诉主人要小心,以及如何躲避。
如此一来,聊天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玩具价值,也避免了因为不够智能而被丢在角落蒙灰的悲惨命运。

更多深度而有趣的观点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智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