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爱

有人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为真情而羞耻的年代。静心细想,平实的生活中还是有许多让我们为之震撼、感动而值得珍惜的爱,并且日久弥新,让人回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就很睿智地将“心”放在“爱”的中间位置(“爱”的繁体字中间为“心”字),说明爱的行动要用“心”付出,当然也要用“心”来感知和领会!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细节微妙处常常蕴藏着爱的深意!

小时候,我和妈妈在外婆家吃饭时,外公外婆除了给我夹菜,也常给妈妈夹菜,他们认为:女人有了家,就只为了家和孩子转,好吃的都留给孩子了,没功夫顾及自己。所以外婆给妈妈夹菜时嘴里还常念叨着:“你不在娘家多吃点儿上哪儿吃去啊?”而当妈妈快喝完碗里的汤时,外公总是忙着为妈妈添汤,外婆则拿着勺子在熬汤的瓦罐里给妈妈挑菜,边挑边说:“这是枸杞,伢子,你要多吃些,你小时候常生病又没什么可吃的,现在多吃些补补呀!”如果有莲子,外公定要亲自用勺子为妈妈一颗一颗地挑出来,因为妈妈最爱吃莲子了。后来,亲戚们都知道,只要外婆家熬枸杞莲子汤,一定是他们的女儿回娘家了。虽然外公外婆已去世八、九年了,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们围着瓦罐给妈妈舀汤夹菜的情景!长大后,我问妈妈为什么乖乖地接受外公外婆为她舀汤夹菜,妈妈说,女人当了母亲,看着子女美美地吃自己做的饭菜,感觉到特别享受与满足。子女、母亲,围绕着一个女人的不同角色,我明白了很多。

我上大学时,每次寒暑假在家,爸爸妈妈也总爱给我夹菜。妈妈也常说,不在家多吃点儿上哪儿去吃呢?我吃得香,他们的笑容会很舒心。返校前,妈妈布置餐桌时,会把我安排在方便舀汤的位置,那碗汤也一定会是我爱喝的香菇排骨汤。爸爸常半开玩笑地说:“父母给孩子弄吃的,就如鸟儿给幼鸟找食物,叫‘觅食济儿’。”我吃着可口的饭菜,也享受着那份深深的爱!

如果说,这些爱是容易察觉和领会的,那么,另一种餐桌上的爱便是默默奉献、含蓄深沉的。听爸爸讲,我奶奶的爸爸吃饭时有个习惯:他从不和孩子们同时吃饭,经常等孩子们吃到一半时他才开始吃。因为它要先观察餐桌上哪些菜“销量”最好,哪些菜所剩最多。销量好的,肯定是孩子们最爱吃的,他就绝对不吃那盘菜,以便孩子们能多吃一点!父爱如山,大爱无言!

陈运松先生在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最后说: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为的是将肉多味美的鱼身留给孩子。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小小的餐桌,却盛满了沉甸甸的爱,也充溢着温馨的情。那丝丝爱意、缕缕温情,和着美味的食物,默默传递着父母们殷殷的希望和浓浓的爱意!

2005年9月27日发表在教院报第三版《校园生活》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餐桌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