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唔,今天要说的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最快试错修正。

今天看了一本书“精益创业”,里面的大概主旨说的是现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发的一个利器——“MVP”

我先简单理理思路,那为什么这个(最小可行性产品,简称“MVP”)我认为只适合互联网呢?原因有这么几个:

1. 用户群体无穷无尽。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对多,只要你一次开发了一个软件,那就可以轻松的把它扩散到几千上万的用户使用,而其他领域很少有这种接近零成本的复制。

2. 掉头快。互联网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用户交互紧密,光速的信号传递使得制作者和用户交流可以瞬息之间达成,一旦用户有什么反馈后制作者能用最短的时间得到反馈,而不需要靠线下的物流,摆售,反馈等一系列缓慢的过程才能收到用户反馈,而这样也是MVP能够达成的。

3. 变化快。如果有说什么东西变化最快,我想就是人心了吧,而几十亿人聚集在一起(据说世界上有50%的人使用internet),那产生的变化更是以秒级而计的吧。面对这种变化的最智慧方法当是紧跟变化,这点谁都没法独善其身。

再回头来说说MVP的核心,也就是一个闭环:最小成本获取用户->获取反馈->修改原型->最小成本获取用户…这个的最深刻的案例就是书中最后那个酒店特价的例子。

任鑫在前期的打击中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后来改变了行为模式,不以自己心中想当然的主导,而是以用户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来主导,他的那句话:“我为什么要接通支付宝呢?我做一个支付宝的支付按钮不行吗?用户点击了支付按钮,会收到提示’对不起,这个功能还没做好。15分钟之内会有工作人员打车到你面前,拿个POS机让你刷卡’,如果很多人点了支付按钮,到那时候我再做也不晚”

那总的来说,进行MVP的方法论有几个步骤:设计MVP,确定最核心的功能(痛点排序)/天使用户(用户排序),制作产品原型(形式有很多,有简有繁);测度和收集数据,并与预设指标相比较;获取认知,学习与迭代

而我现在最关心的部分是如何较好的设计MVP,给MVP一个合适的功能和用户预制,并用快速迭代的方式收集数据,重新调整模型。等这部分做好之后,才是进行人员和事物的交接工作。

先上手吧,很多事看着很难一开始动手就不难了:D

你可能感兴趣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