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 | 借力明星教育孩子,方法不同悲喜天壤之别

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教育,各种节目也眼疾手快,纷纷推出与明星、与教育相关的节目。就连我这样十几年不看电视的人,都听说了《爸爸去哪儿》《一年级》等电视节目,可见影响力。

其实,这样的亲子类节目,如果不仅是教育专家在看片会上点评,而是能够在节目团队中增加一位真正的教育专家,参与节目并且随时进行专业点评,那,一定会大大提高教育效果,而且个人认为,一旦竖立教育公信力,肯定有助于长期的收视率。

即便如此,对这一类节目的探索,我都是支持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工程,推动教育也应该善于借力打力。借明星之力,就是方法之一。

还有一种,不是影视演员,而是各行各业的名人,这种明星的教子经,也受到了关注。

有一次,有出版社约我的名人朋友提供一篇教子的文章。因为我出书比较多、对出版比较熟悉,名人朋友向我打听这事是否靠谱?

我说:“这个出版社没问题,是国家正规出版社;你也只是提供一篇文章而已,而且是以前写过的文章就行,这件事也不费力,没什么不靠谱……”然后我还说了一些话,先放在省略号里。

反正,名人朋友欣然提供文章,被出版社结集出版。后来听说,那本汇聚了名人教子经的书,销量相当不错。

这也是借明星之力,推动教育。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无可非议。也没什么大错。

问题是,亲爱的父老乡亲,亲爱的小伙伴们,作为观众、作为读者的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件事——

你的方法对吗?

你是用明星教育孩子?你是学明星教育孩子?

方法不同,结果往往截然不同!

用明星教育孩子,是正确的。

请你相信:所有明星,哪怕是备受质疑的官二代富二代,能够成为明星,本人也必然有过人之处。

不信的话,请你冷静想一想:阿斗是官二代+富二代,可是,千百年来,只留下“扶不起的阿斗”的佳话呀……

我们要用明星教育孩子。这正是利用人类的偶像崇拜心理,巧妙发挥榜样的力量。

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你作为父母或老师,把你自己喜爱的明星,把这些明星打动你的作品,把这些明星的成长故事、经受的挫折、如何克服,以各种方式让孩子了解。

这是非常棒的做法——这,就叫两代人之间的精神交流。

别一提精神交流,就老是要端起架子,老是神圣威严不可侵犯。

另一种,是利用孩子喜爱的明星。

这一招对于大一些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简直有奇效。

当孩子和你拧巴时,与其你上窜下跳猴急猴急的,不如你根据孩子喜爱的明星,把你希望孩子具备的美德,找一篇孩子偶像的此类文章,不动声色地提供给孩子分享——这一招,可以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关于明星美德的文章嘛,到网上一搜就有了。鉴于现在的明星包装都是全方位的,各种美德文章也基本是应有尽有。

问题是,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不管是电视台,包括出版名人教子经的这家出版社以及同样的N多精神食粮的生产机构,都把“明星教育孩子”变成了“明星教育孩子”呢???

我真的不懂。

明星,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可是,不意味着明星在教育上,也是佼佼者呀!

就算明星自己真正是光芒万丈,是人民群众的完美楷模,也不意味着明星教孩子,就比大家棋高一着呀!

而且,就我所知的是:

太多明星,是“两耳不闻家中事,一心只用圣贤功”的,是痴迷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成为行业中佼佼者的。对教育,他们只是懵懂的受益者,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

甚至于,有一些明星——就拿前文中我的那位名人朋友来说吧,他的确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可是,真不是我说他坏话:在教育上,他完全一窍不通,他在家庭教育中的所作所为,简直是集错误教育之大成。我认为,他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到现在,全靠他妈妈的含辛茹苦。因为他出名了,所以,他的文章还能作为“名人教子经验”结集出版——

这……这……这样学明星教孩子,不是没病找药吃,嫌孩子命长吗?!

为了孩子的成长着想,为了自己的省力着想,用这么一丁点儿逻辑进行推理和思考,请你:

用明星教育孩子。

不要学明星教育孩子——除非你心目中的明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喜喜 | 借力明星教育孩子,方法不同悲喜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