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沙龙NO3】 搞定之自然计划模式

【学习目标】

通过我的拆解,大家能够学会如何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前思考“六个步骤”,从而让任务正确、高效完成。

图书介绍

【拆书沙龙NO3】 搞定之自然计划模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戴维·艾伦的《搞定1》是时间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书中介绍的GTD(Getting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方法也成为全球千万读者用来轻松高效完成工作与个人事务的最佳工具。


R-原文片段

自然计划模式        P83页

世界上那个才华横溢、最具创造力的计划者,就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大脑。实际上,你自己就是一台生产计划的机器。当你穿衣、吃午饭、购物、或者是在与人侃侃而谈时,你的大脑都在不停地盘算着。尽管其过程可能毫无章法可言,但事实上在大脑闪现出任何一个具体的方案之前,一些相当复杂的步骤就已经抢先登场了。人的大脑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的时候,都要经过5个步骤:

1、定义目标和原则

2、展望结果

3、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4、组织整理

5、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I-拆书家讲解

WHY

在拆解之前,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心理学实验的故事:

让3组人分别向10公里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不知村庄的名字,也不知路程有多远,只跟着向导走。于是,一路上各种叫苦、愤怒和抱怨,也有直接放弃,大家的情绪越来越低落。

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距离,路边没有里程碑,可以凭借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会后,有人会想还要走多远,但是走着发现似乎没有尽头,觉得十分疲惫。直到有人说,快到了,便重新振奋起来,加快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大家每经历一个里程碑时,都会一阵雀跃。行进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高涨,很快就能到达目标地。

大家能够从这个故事当中得到什么结论?(提问)

为此,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目标时,并能把行动和目标不断进行对照,清楚地知道之间差距时,人们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也会自觉克服一切的困难,全力达成目标。

今天,我们也来讲讲任务与目标、行动之间的关系。

HOW

我们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时,需要掌握“”六步法”:

1、定义目标

2、定义原则

3、展望结果

4、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5、组织整理

6、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举个栗子

我们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计划出去吃饭

1、定义目标

大家最近有没有和朋友或者是家人一起外面吃饭。想想你最近的一次出去吃饭,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去吃饭?(提问)

我们说我们一起出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是因为饿了,想饱餐一顿;或者是为了业务上的应酬,想跟客户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或者是为了庆祝某一个特别的日子,比如生日,比如升职;还有可能是和朋友约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讲到的“六步法”的第一步:定义目标。

2、定义原则

定义了我们行动的目标以后,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进行计划了。而这时,我们的原则也会紧跟着闪现在我们的大脑中。什么是原则?出去吃饭的原则是什么?哪位可以跟我们来描述一下你出去吃饭的原则是什么?(提问)

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大脑中定义这些原则:比方说,我们的支付标准、是否好停车、环境是否舒适…当我们确定了我们的支付标准是中档以后,我们就不会选择华天大酒店,也不会选择晴溪庄园,对不对?

我们的原则规定了我们行动的界限。可能我们自己并未意识到外出就餐原则的存在,但是我们的行动可能从来不会逾越这些原则。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到华天去请过客。

当我们的行动有了目标和原则以后,接下来我们的大脑会如何工作呢?

3、展望结果

我们可能会在大脑中浮现外出吃饭时的场景,比如坐在温馨浪漫的咖啡厅,和女朋友一起听着美妙的轻音乐,一边吃着精致的牛排;或者在饭桌上你通过跟客户的充分沟通,很轻松地又谈成了一笔生意…我们会想象出晚餐时的一些美好体验,或者设想晚餐的结局,等等。这些想象都是我们对外出吃饭这个行动的展望。大家理解吗?(提问)

4、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一旦认同了这种展望,我们的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想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几点出发?我们要不要先打个订餐电话?我们是开车去还是打车去?我们需要买什么品牌的酒水?我要穿个什么衣服去赴约?还有吗?大家外出吃饭时还会想到哪些问题?(提问)

在行动前,我们会对行动如何开展进行一连串的发问。这些都是我们这里谈到的“头脑风暴”,这个“头脑风暴”可能是我们自己在想,也有可能是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每次外出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思考过程?(提问)

大家可能都知道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头脑风暴的工具。

5、组织整理

一旦我们的大脑里装满了大量的想法和细节,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了组织整理的工作。我们可能会对我们吃饭前的行动排个次序,比如请客户吃饭,首先我们要打个电话给餐馆确定下是否有座位,其次我们需要去超市买几瓶红酒和饮料,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确认谁去接客户……等等。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行动目的组织整理我们行动的次序。它会梳理出我们行动的优先级,重要程度。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甘特图?甘特图是项目管理里面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工具,其实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组织整理,也就是一个画甘特图的过程。

6、下一步行动

当我们确定了行动的目标和原则,也对行动预期的结果进行了展望,我们思考了很多需要关注的事项,并且对这些事项进行了组织整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当然就是按照计划去执行我们的每一步行动了。比方说,我们招待客户,那么接下来的具体第一步就是订餐。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我们在面对每一项任务前的“六步法”。即便是外出吃饭这样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的大脑都会执行这些步骤,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我们不需要控制。

不那么做的坏处

有一个谚语,叫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有一个成语,叫做“虎头蛇尾”。今天我们想用这些词来描述一下我们平时完成一项任务时的状态。对于这种状态,谁能说说你对这两词的理解?(提问)

我们在接到一个任务或者我们制定这周或者这个月的计划时,为了按时完成,提高效率,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的立即执行。可能刚开始的几天,我们会按部就班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业,稳步推进计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环境的限制、身体的某些原因等等,慢慢地我们会放慢节奏,到了最后就是直接妥协、放弃啦。比如我在上周的阅读目标中计划自己要阅读三本书,周一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半小时阅读了《自控力》的前100页,到了周二周三因为自己要准备拆书的内容,所以就放弃了,结果到了周六周日又有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就直接放弃啦。这样的结果导致我对自己的不认可,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坚持力的人。这种自卑的心态让我心情变得很糟糕!

那么做的好处

通过“六步法”,我们可以避免我们的行动偏离我们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行动前思考更加缜密,行动更加高效。比如如果我今天请客吃饭的目的是想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那么我就不会在饭桌上跟家人争吵,不管家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我都会努力去包容。如果我今天的计划是参加工大的拆书沙龙,我期望的结果是我能够从活动当中收获到一些新的知识,让参加这次活动变得有价值,那么我就会提前在头脑中思考我什么时候出发、坐车还是开车、怎么才能按时到达……我就会安排好所有其他的事务而按时到达。

异议处理

很多人可能会说,有时候任务来了,我们哪有时间去思考啊,还不直接就去做了。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知道完成这件事情的目的,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步骤去完成,那么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是否就有章可循?我们的行动动力是不是更大?我们的效率是不是更快?比如参加跑步比赛,如果知道里程,以及随时知道自己距离里程有多远,是不是更有动力?


A1-关联过往经验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以前的生活或者工作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一件事情开始做的时候你会饶有兴致,可是做着做着你会发现这件事情越做越没有意义,所以,你最后选择了放弃。

或者,一件事情你曾经很努力地把它做完了,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不是你想要的?你感到自己很失败。

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我们的分享时间是5分钟。待会我想请2个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来分享。

【A1+】反思加工经验

结合今天讲到的“六步法”,大家想想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半途而废或者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为5分钟,待会请2个小组来分享。

A2-规划应用

为了能够让我们高效执行我们的任务,并且能够让我们在执行任务后有所收获,我们需要用到大脑的“六步法”这个工作模式来思考我们想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这个“六步法”是:1、定义目标  2、定义原则 3、展望结果 4、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5、组织整理 6、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你想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或者你给自己制定的一个计划,比方说你想要参加12月份的21天阅读一本书的拆书训练营,比方说你想要在这周内读完《复盘》这本书,等等。那么,你将如何采用这个行动前的“六步法”去计划你的行动呢?请在A4纸上写下你的“六个步骤”。我给大家8分钟时间,待会我会请2个小组分别派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总结

今天我们讲到了我们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前,需要思考我们的“六步法”。这个“六步法”是:1、定义目标  2、定义原则 3、展望结果 4、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5、组织整理 6、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希望我们大家以后在制定目标或者执行任务之前首先思考这六个步骤,然后再去行动。希望大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更加高效,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沙龙NO3】 搞定之自然计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