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

文/柳姑娘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先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教授的内容整理而成的一本书。

全书包括十四章,分别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私人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费先生还有另外一本著作,叫《江村经济》,同样书写了中国基层状况,不过《江村经济》是一篇调查报告,而《乡土中国》是抽象的理论体系,把中国乡土社会背后运行的逻辑高度概括总结,使人们对平常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忽然就明了了起来。同时,《乡土中国》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它让我认识到,中国社会是怎样慢慢发生改变的,而这改变的根源,正是教育。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我选择了其中我比较感兴趣、意义比较深刻的几篇: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本书的开篇就阐述了中国农村的本色,他认为,中国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乡下人是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中国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我们的民族和土地是分不开的”。

这让我想到了“地缘政治”,为什么我们的民族需要依赖土地而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却不需要呢?这是因为我们民族处在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上啊,有土地做为最坚实的靠山,就很少有人会出去冒其他的风险了。

也正是因为土地的“稳定性”,让中国人——至少中国农村的结构也很稳定,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下去,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他们聚村而居在一起,生活上可以解闷,水利上可以互相帮助,安全上容易保卫。

当然,人口不是固定不动的,当一个地方存在人口达到了饱和点之久就会宣泄出去——就像蒲公英成熟了它的孩子们会飞走一样。在我看来,现代社会里人口宣泄出去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外出务工,而是娶妻出嫁,三就是教育了。

而我想重点谈谈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人们有能力接触到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一旦人有了点知识,长了点见识,就会更期待外面的世界,更希望“走出去”,而不是“引进来”了。教育还给了人们在社会各阶级流动的机会,尤其是从下层流动到上层。

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从"昔日龌蹉不足夸”到“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农村由于土地带来的稳定性,更加地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科举制很难、高考形式单一,而大家都依然拼了命去努力的原因吧。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二、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说道,“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我们有的是社会的语言,而文字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发生在有相同经验的社群上,而乡土社会是一个很稳定的社会,人们都在同一个地方生长,对周围的人和物极为熟悉,人们的经验也代代相传,互相保存了下来。我们知道,文字的表达要非常注意文法,一旦语法或者是句子错误,整句话的意思就很容易被误解。

所以说,乡下人“愚”,不是真的愚,只是生活在传统乡村的人们还没用到文绉绉的文字来表达意思的时候,你所要接受消息的对象就已经懂了,甚至有时候,人们?根本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彼此的几个眼神、动作的交流,就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用文绉绉的句子来表达干什么呢?所以在现代人看来,乡下人的种种行为就有点“愚”了。反过来说,如果城里人进入到了乡下,不懂乡下的“语言文字”,是不是也有点“愚”呢?

文字的表达是为了使人明白,而语言动作则更能完成这一任务。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上楼声音的轻重缓急,判断出来者是谁;根据妈妈给我的手势,我就知道应该去干嘛了;小伙伴一句简短的暗示,就知道了整句话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用文字来表达吗?

文字在时间阻隔上发挥的作用,尤其是时代间隔之间,当人们所熟悉的特定语言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就得学习文字了。

不仅积累自己的经验,也积累别人的经验。不仅在个人的今昔之间建筑桥梁,而且要在社会之间构筑桥梁。而文字的发明与传播就是个人与社会取得联系的最佳桥梁之一。乡村社会固然好,但如果想走出去,文字的重要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而识字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常见的途径——教育。

中国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把这句话倒回去想,为什么能腹有诗书呢?因为识字啊,识字才识诗,才能气自华。我至今都特别感谢,我的爸爸妈妈送我去读书,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是认识和收获了太多,不仅逐渐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完善了三观,也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价值。我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我不读书不学习不识字,我的人生会是怎样的:或许做不完的家务、吵不完的架,或许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总而言之,在较为稳定的乡村社会里语言和动作是很管用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就得学习文字了,学习这种,大家都共同的,新的社会语言。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三、礼治秩序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管理社会的方法有两种:礼治和法治。现代社会所用的管理方法就是法治。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依靠法律来协调,靠权力支持,靠人执行。而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依靠礼治,虽然它常被西方国家所诟病。但是,它真的有那么多不足之处吗?

其实不是的。

所谓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不于“法”和“人”这两个字上,而是在于维持秩序是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的稳定性较强,变化性不大,所以人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里,依据传统和经验行事。木心在她的诗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从前慢,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礼并不是指文质彬彬,而是指一种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持续规则的道德力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可以通过老一辈的教化和指导,“礼”便成为人们所公认的规则,并传承了下来。

老师课堂上讲过一个“礼治”的例子,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遥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家人吵架了,他们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并不是找法律机构解决,而是找一个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用唱歌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一家人重归于好。

记忆里我的家乡也是这样的。例如,当需要进行房产交易或处理矛盾冲突的时候,就找几个村里声望比较好的人来见证这一件事情的发展或完成,而那些自己声望好的人往往起到一个契约或是中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一方安宁。

费先生认为,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但是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都连成一体时,传统的效力是无法办保证的,因此我们不能再依着老法子解决新的问题了,因而需要学习新的现代性的知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老一辈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的正确性就非常重要了。试想,如果一个长辈,他本身传授的知识就是错误的,那这会影响多少人的观念和行为呢?而要做到知识传授的正确性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学习新的知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我们国家自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以来,已经很大程度上让生活在传统乡村的人接受和学习到了较为现代性的知识,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现代化的社会。而这些人,在他们不久的将来会重新回归乡村,改造农村。即使他们没有真正地回到那块土地上去,那把他们的后代带出来,实现了阶级的流动,那这是不是一种源头上的学习带来的影响呢?

因此,要注重教育,从源头上传授给他们正确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5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四、从欲望到需要

费孝通先生在最后一节“欲望与需要”中说道,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他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

这个的意思也就是,每天的吃饭睡觉,是人自然的欲望,而不是人的想要。食者性也。所以两性之间的爱也是出于欲望,而不是因为想要才做的。从欲望转到需要的过程,也是社会变化与转型的一个过程。

费先生在书中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一个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的过程。

他在书中借鉴孙末楠的名著Folk Ways的说法:“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实验错误的公式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也即文化对欲望有筛选作用。在一个乡土社会中,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在一个乡村社会里,人们人们依靠传统积累起来的经验生活,而能经得起积累的,都是通过了自然的筛选之后所留下的准则规范,依靠这种如四季变化一样不断更替不断重复的行为,在传统的社会里是能满足人的欲望的。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很明显,在《乡土中国》里的“欲望”理论是指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后三者是指现代社会需要理论。在社会日渐变化的今天,我们可能更多是是想要现代化的需要。

那么,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以适应现代社会呢?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人们需要依他们人的需要去做计划。所以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学习的过程除了书本,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实现,比如互联网。在社会阶层日渐固化的今天,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人对“自我需要”的渴求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谢互联网,它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平等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有时候我也会感谢自己出生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因为它明确地告诉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变成什么样才能社会需要?”人的一生也是这样,总是在不断地自我打磨,自我雕琢,成为一个有需要和能被需要的人。

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五、总结与反思

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则以及其配套的制度。

在本书中,作者研究的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他的目的是了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进而改善中国人的生活。

我把我个人读完之后的一点总结和反思在以下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通过读《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中国传统社会内在的运行逻辑,读懂了自己每天都在经历的行为内在的意义,更让我明白了,每个国家都会有不同的历史与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回顾历史,更要展望未来,不断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推动着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

2.读完之后,我不禁会想,假如我们的民族不是以大河流域为基础的,而是欧洲国家那样,以海洋和岛屿为基础,那我们的民族基础是不是会不一样了呢?是不是也可以仿照费孝通先生,写一本《海洋中国》呢?当然,这又涉及到地缘政治的问题了。

3.我想到的另一点是,在这么稳定甚至有些固化的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我认为,中国社会要改变,必需要先改变其社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字真正下乡,生活在传统社会里的人才有改变的机会。

就像只有把活蹦乱跳的鱼放进水塘里,这个池塘才不会是一团死水。这也就是为什么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损失,而我们依然感谢的原因。

4.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有四种权力,分别是

横暴权力(权力是一个冲突过程的持续,表现在由上到下的支配,显示出其压迫的性质)

同意权利(共同授予权利,各自遵守秩序)

长老权力(长老对年轻一辈的教化和指导)

时势权力(即个人崇拜,依附于强人话语)

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的体制总是被西方尤其是一些民主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所诟病,但是我认为,中国的社会不能仅仅用专制或民主来衡量,我们自己不要自艾自怜,每个国家都会有特殊的国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是文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使用情况一样。

6.最后,我在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从长老对后辈的教育、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国家对个人的教育,这一切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家庭、社会在人的成长中承担一个怎样的角色?人固有一死,那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向前?在读了《乡土中国》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自我完善,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就像稳定的传统社会需要改变一样。这些将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里那个引起涟漪的石头,学习的重要性也因此得以体现出来了。


结语: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乡土中国》使我通晓传统乡村生活里的智慧。

End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从《乡土中国》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