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写文一篇篇增加,有疑问的人也增加起来。
主要疑问有:这人是不是整天除了读金庸不干别的?就算干别的,是不是只读金庸不读别的?就算读别的,是不是只读和金庸有关的?就算读和金庸无关的,这么下去是不是会入迷、入魔,变得神叨叨?
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难道现在这样不算入迷、入魔、神叨叨么?呵呵。
篇篇写金庸,是技术性因素。
自媒体时代不时兴大杂烩,越垂直细分越好。
这个开始我还不理解,总觉得跟以前看传统媒体似的,一个号内容越全不是越好么?
后来明白了,啥都说就啥也说不透,谁会关注啥都说的号啊?大家只会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那几个领域。啥都说,等于啥都没说。
若干年前,我听说,我们到欧洲去演出的团体往往搞得很热闹,但当地人并不买账。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演出都是大杂烩,唱歌跳舞杂技魔术甩狗熊的啥都有,结果哪部分观众都吸引不到,只能多赠票。
其实,当地人喜欢某一个主题的,比如就是钢琴音乐会,就是舞蹈。
这是理念问题,也是习惯问题。我们的春晚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很多年前,大家平时啥娱乐也没有,可一年赶上一回四五个小时的综艺晚会了,啥都能看到,可高兴可高兴了。
现在不同了,平时什么节目都有,想看啥有啥,春晚这种慰问演出式的自然调动不起观众兴趣。论相声,德云社能连着说一晚上;论小品,“欢乐喜剧人”啥的一晚上演好几个精品;论唱歌,各种歌曲选秀节目年头看到年尾。
所以,春晚别想再现当年辉煌了,就像纸媒体一样。
在整体市场与用户基数很大的情况下,细分不代表小众,反而能吸引到更多关注。
当然,说了半天,这个因素对我没啥用,因为看我写东西的人不多。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金庸博大,包罗万象。
在武侠作家中,梁羽生作品比较传统一些,中规中矩,人物脸谱化多些,故事曲折不够,分析起来意思不大。
古龙从人物感情入手还可以。但作品前后矛盾比较多,也不够系统,所以也扎不进去分析。
推理考据分析之类的还是最适合金庸小说。
而且,金庸小说世情人心啥都有了,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有人写金庸政治学,有人写金庸爱情学,有人写金庸教育学。总之,金庸可以写一切学。
鲁迅说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闻。
是吧,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两个是客观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主观因素。
我们看世界,都离不开自身。所谓客观世界,根本就不客观,都是不同人等主观看去形成的看法。
三千大千世界,无非人心观照。
看这世界,每个人需要一个视角。八万四千法门,灭八万四千烦恼,但每人有一两个法门就够了。
我们读的所有书、经的所有事、总结的所有经验、产生的所有感受,都可以用这个法门表现出来。
比如周汝昌老先生是红楼大家,一生没啥别的,就是读红楼。说点啥事都能扯到红楼上去。
比如读金庸最有名的是六神磊磊,绝大多数文章都跟金庸有关系。在公号中以他读金庸最火。
比如以前凤凰客户端有个主笔王路,他解读问题有两个法门,一个是水浒,读得那叫一个细;另一个是佛经,无所不包。
比如还有个公号仕图,别的文都一般,但西游读得好,一篇篇写,看得过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象黄药师那样全才全能,文武天地都精通的,不能说没有,反正我是没见过。
找到一个法门,你的所有经验与知识都可以包容在内,可以观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关系,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