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坚持感动了我!

他,一个不满五岁的男孩子。

玩的时候,随心所至,兴之所在,只为喜悦,从放风筝,换踢足球,旁观吹泡泡,远离甩彩带……不问结果。

一直不放心的妈妈多次叮嘱后决心放手,让他独立完成送给妈妈的“3.8”节日礼物。

小小的身子,蹲在石条椅子一旁,换上妈妈喜欢的红色彩笔,在爱心书上画上一页一页的心意。每个心形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他想为妈妈做到的桩桩件件事情。
画了一个杯子,他说要用杯子倒上水,端给妈妈喝。

画了一辆车,车上只有唯一一颗红心,他说要开车把爱心送给妈妈。
……

小小16页爱心书,我们眼睛看到的是满满当当的图画,他画出来的是心心念念的对妈妈的爱和关心。
……

爱心书的制作有些巧妙处,不太熟悉手工的大人一时半会收不好小书的情况很常见。他把每一页都画上,一笔一划,很少重复、添笔、涂改,都是笔笔在线,构成图案。检查以后,放下笔,两只小手摸索着要将爱心书恢复成小书模样。

一朵又一朵连绵盛开的鲜花,因为他的创作,一片姹紫嫣红圆满,也带着一副待人采摘我自泰然模样。没有任何人从旁提示,没有任何人说明指导,也没有任何人示范操作,只见两只小手上下翻动左右折对,一次又一次,认真,专注,不躁,不吵,眼里心里手里都是爱心书,渐渐地爱心书雏形出现,随着规律性成行,手指肌肉熟练度加快,已经整理到最后四页。此时,蹲在一旁做木头人的我们自己脚麻手僵,同时,我们也从对方眼睛和神态上读出“钦佩”含义。

整整半个小时内,他独立完成画画
,接着自己摸索折回爱心书,多次尝试,大胆动手,一旦掌握规律,操作速度以可观测到进步提高,遇到无法接通的地方,来回换了之前三种办法,从两个方位反复尝试。尝试不成功,不会着急弄坏,也不发脾气,更不会马上叫妈妈请老师帮忙……直到最后多番尝试无果,才礼貌的请老师帮忙,且一听懂老师说的方法,立刻自己动手,将爱心书叠出来,小心不让边边起皱。接着第三次跑向妈妈位置……

培育孩子,有人问耕耘,有人看结果,都自有理由,无分对错。

有一天,你遇到一个孩子,听他说话,看他玩游戏,喊他的名字,请一定记得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安静旁观他写字画画的过程。那个过程里,有些东西,是很多人渴求,也是很多人忽略错失的关键部分。

即使在一个孩子身上,坚持的力量,也足以震撼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的坚持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