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之《少女小渔》

书评之《少女小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少女小渔》《海那边》《红罗裙》《魔旦》《约会》《冤家》《青柠檬色的鸟》《拉斯维加斯的谜语》《橙血》《女房东》《初夏的卡通》《抢劫犯查理和我》《风筝歌》《失眠人的艳遇》这是书中的十四个故事。

一个个看下来,都没觉得竟有这么多。

故事发生的背景大致相同,都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疯狂移民的时期,多数人偷渡过来过着惶惶躲避移民局的日子,因为描述人物多为女子,所以她们都在用一种不廉价也会被一眼看穿的方式—找个当地人结婚,来取得居住权。

这些结婚的女人有正当妙龄的少女,如小渔,也有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海云和五娟。少女小渔结婚是为了和同居男友江伟拿到绿卡,付了一个六十岁意大利老头一万五来佯装夫妻,两人都心照不宣地提防彼此,都知道三个月可分居一年后可离婚。老头更是用钱的地方事无巨细都麻烦小渔,毫无绅士风度可言,书里描述:“老头那渗透贫穷的骨肉中不存在这种慷慨。”小渔被江伟一手安排结婚,又得一边忍受他时常狂风骤雨般的猜忌。

三十七岁的海云嫁了七十二岁的周先生,以为来了美国,儿子健将就会有出息,在这家里遇到了同样没出息的卡罗。周先生和卡罗父子从不避讳自给自足的优越感,在家只用英语交流,沙发与电视的角度只够坐两个人,只有两辆豪车。海云的日常只是拉着健将乘公交车逛街,从晚礼服试到内衣内裤,偶尔心里别扭时买回几件她永远不会有合适场合穿的衣服,并差点与没出息的卡罗发生乱伦关系。

五娟的命运看起来稍好一些,起码她在美国的丈夫是爱她的,和所有母亲一样,她始终牵挂疼爱自己那十七岁的儿子晓峰。这爱或许太惹眼让丈夫看起来失了分寸,他一开始就粗暴的阻隔后来演变成对晓峰下了逐客令。从此每周一次与儿子在咖啡馆的会面成了五娟最期待,最小心翼翼提防丈夫的事。她秘密谋划与晓峰去赌城,被丈夫私拆信件揭穿后,终于与他分手。她简单收拾了行囊在车站,望眼欲穿,却不知平时乖顺懂事的儿子也早已萌生了叛逆之心。

以上是书中三个不同女人的故事,作者严歌苓,她像架着摄像机一样去拍摄,并不掺杂自己的观点,不去评判这个人是好是坏是丑是恶。她的文字很安静,却总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波涛汹涌的内心,里面的巨大情绪像机关枪一样不断喷射出来。虽然很少有大篇幅的心理活动描写,只是对话或者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但是读者早已心生万念。

比如,写江伟对小渔的百般挑剔和猜忌,当着老头的面就说得毫无遮掩:

“我们?他敢和你'我们'?你俩'我们'起来啦?”

“看样子,老夫少妻日子过得有油有盐!”

“跟一个老王八蛋、老无赖,你也能往一快活?”

写卡罗和周先生对海云母子的轻视:

“卡罗盯着前方,朝着海云的半张脸带一点微笑。是出于礼貌。海云觉得他的另外半张脸一定是不笑的,因为不必浪费礼貌。”

“有次海云当着健将的面问周先生:'啥时候也给健将买个车吧?'周先生从报纸上端微笑地看她:'她坐公车不好?'海云马上说:'你儿子十六岁就开上三万块的车了!'周先生不言语,动作斯文地将耳朵里的助听器拔下来。周先生对他要听和不要听的话是可以选择的。”

写丈夫对五娟儿子晓峰的仅凭直觉的敌意:

“有时五娟和晓峰在厨房里轻声聊天或轻声吵嘴,丈夫会突然出现,以很急促的动作做些绝无必要急促的事,比如翻一翻前两天的报纸,或拿起喷雾器到垃圾桶旁边找两只蚂蚁来杀。这时五娟和晓峰都静止住,话也停在半个句子上,等着他忙完,走开。”

发觉五娟和儿子每周约会,丈夫毫不客气地点破和挖苦:“要去见他,就去嘛。偷偷摸摸干嘛?我一年出一万多,供他吃住、读书,我就不配听句实话?”丈夫一脸皇天后土。

没有自己的评价,但读者心里早将这丑恶的嘴脸咒骂了一千遍一万遍。

严歌苓的视角独特,语言犀利,揭露出的人性不论丑恶还是美善都刺地人睁不开眼。这可能就是她所特有的“西方文艺复兴理论”来重新审视“东方人类”产生的效果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之《少女小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