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的成都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1张图片

收到朋友的约稿,希望我写一写在成都这三年的感悟,踟躇良久难以下笔,原因有二:其一源自于人的惰性,不栽跟头不感受痛苦就很少想到去回望和反思,这很像飞机上的黑匣子,如果航行顺利该日志便自行销毁,只有在失事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查看它,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见我这三年过得很充实很顺利;其二是由于越是在意的东西,越难以描画,因为担心破坏它的美好。

当初选择成都,选择四川大学的综合考量有三个:一来川大的综合实力强,我的专业领域特色鲜明,开设时间也接近半个世纪;二来也算是圆了我高考报考未实现的愿望,当时想报考四川的学校,却因为家里担心掉档而被迫放弃了;三来成都不像北上广那样繁华喧嚣,读书还是该有一个清静一些的环境。

1.成都初见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2张图片

关于成都的初印象,便是阴雨天多,这对于一个见惯了天高云淡的北方人来说是有点难受的,加之刚到新环境,需要适应很多新的人、事、物,那种不适感就更加明显,在分不清晨昏的阴天里,蒋捷的那句“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时时浮现于脑海,同时浮起的还有惆怅。每当晴天的日子,校园里的草坪上会涌出很多晒太阳的人,人们喝茶、打牌、聊天、逗小孩,这样的场景我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而且大部分人的衣着都是以宽松款式的棉麻材质为主,相比那些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大都市人,成都人身上的底气更足,那种以自己舒服为主、随时享受生活的姿态叫人赞叹。

“成都整年难得见到太阳,全城的人天天都埋在阴霾里,像古井阑的苔藓,他们浑身染着地方色彩,浸润阴幽、沉寂,永远在薄雾浓云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他们好闲,却并不甘寂寞,吃饭、喝茶、逛街、看戏,都向人多的处所挤。挤来挤去,左右不过是那几个地方。”这是朱光潜先生1938年笔下的成都,现在来看,这座城和城里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经济发展更快、设施更完善以外。

2.火锅故乡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3张图片

成都人有一个口头禅—安逸—很好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这座城市的基因。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成都人爱吃也会吃,除去火锅和冒菜,异国风味和异地的餐馆也不少,只要是好的,就一并接收过来,调整成更贴合自己习惯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成都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其他地区国度的人来了就留下了。成都人对于火锅的热爱在我看来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就像熊猫之于竹子,从来没有厌烦的时候,就我的经验而言,每条街只要有餐厅,就有不止一家火锅店和冒菜馆。

我也发觉吃火锅似乎是更加容易拉近感情的选择,翻腾的红油、辣椒、花椒和各种食材营造出的视觉、嗅觉加上美好的味觉体验,胃得到了满足,心情愉悦,也更加愿意敞开心扉。常常能见到名气很大的火锅店门外排着长队等候吃饭,在这里时间似乎都变慢了,反正只要摆几个凳子,放上茶水,成都人就能“摆龙门阵”。回忆了一下我跟同门、室友绝大多数时候一起聚餐都是吃火锅,不同的店底料、配料、食材都会有不同,好吃的店更是怎么吃都不会腻。年轻人一边涮火锅一边聊一聊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国际国内新闻,夏天再配上冰啤,简直不能更完美,无形之中彼此更亲近。

3.艺术天堂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4张图片

成都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和现代艺术气息也是我很喜欢的部分。不必说四川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也不必说游人必往的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和杜甫草堂,保存良好的川西第一观青羊宫是我去年和今年去得最频繁的地方,道教的超然洒脱和自然的气息能够静心安神;成都市区比较有名的佛教寺院是文殊院,里面气氛庄严肃穆,在佛教文化传播这部分做得很好,另一个则是昭觉寺,更加清幽和宏伟,少见的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于一身的寺院,我去的时候夏荷初绽,更添圣洁静谧气氛;东郊记忆可算是成都的“798”,里面彩绘涂鸦以及各种音乐画廊,专业作品展和演唱会每天安排得很满。大概是成都的闲适和享受当下的安逸态度更加适合艺术创作吧,从火遍全国的《成都》这一民谣便可见一斑。

4.海纳百川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5张图片

关于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学习,可能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老师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自己去挖,看看能挖出些什么来,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横向纵向去扩展知识面,读书、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储备和成果。感谢成都的大环境,让我不像北上广的同学那么焦虑,大大压缩学习的时间来为以后的工作准备,而是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喜欢读的书。现在回想起校园,浮现最多的场景便是自习室和图书馆的窗户,看书做笔记累了的时候抬头望望窗外休息一下之后继续。但是我自己感受到更多的收获是除了有形的知识以外的收获。首先是朋友,遇到了几个彼此欣赏互相学习的朋友,有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交流;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很多的关心和陪伴,一起探索好吃好玩的;有的则是兼具前两者的属性,既能聊家国情怀诗歌流派,触及非常形而上的东西,又能一起深夜撸串喝酒平时相携四处游玩,实在是非常难得,何其有幸!其次是个人的见识与能力的提升,见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加优秀的人,更加了解社会的真相,也调整了性格中不够主动和过于坦率的毛病,主动走出舒适区,承担了一些工作去探索未知的潜能,也更加清晰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面对压力和挫折也更能够好好化解和处理。

5.我与成都,未完待续


这么好的成都,我为什么离开了呢?宜人的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安逸的环境,交通不拥堵,各种设施齐全;很好的人,友好的成都人和很好的一些朋友。事物都是两面的,这种优势是因为它的相对闭塞,而闭塞意味着它终究无法拥有一线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快速流动的资源和高效的配置,对于活力满满的年轻人来说,更广阔的世界和竞争更激烈的地方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我们总要去挑战和尝试一下,这才不枉费如此珍贵的单程旅行。

世间一切事物都自有它的缘法,强求不来,唯有珍惜当下。我常常想如果本科真的如愿来到成都读大学,我未必会继续读书,也许就留在成都了呢?感谢过去三年的接纳,谢谢你,成都!感谢过去三年的培养,谢谢你,川大!三年的旅程我很开心,接下来的几年也只是过渡,说不定某年某天我实在无法忽略成都的召唤和内心的想念,就回去那座城,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喝一杯酒,然后就此停留再也不走。


我的大学,我的成都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大学,我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