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话”的果果

“爱说话”的果果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4-4-14

刚刚上幼儿园的果果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3~4岁的孩子能听懂别人说话并回应,我们看到果果能做到,他只不过和大人互动少,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般说来,果果的表现可能有以下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的一种表现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语言分为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指儿童不理睬他在对谁说话、也不关心别人是否在听他说。自我中心语言包括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三种形式。重复是指为了感到说话愉快而重复某些字词与音节。儿童往往借助这种行为再现和模拟他感兴趣的事物,把他自己和他模仿的对象完全等同起来。独白指的是对自己说话。集体独白指当着众人大声说话,但与他人没有实际的交流。社会化言语就是与对方直接交流,如大人问果果话,果果有回应一样。

按上述理论分析,果果的行为主要体现了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心理特点,大人聊天时,他对大人的活动不感兴趣,于是用重复或独白的方式再现和模拟他记住的电视节目内容来获得愉悦感。

与口语发展的敏感期有关

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敏感期理论。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2~4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此阶段的儿童会乐此不疲地重复模仿甚至自言自语来进行发音练习、学习口头语言,直到他对另一件事情感兴趣为止。3岁的果果正处在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内容会叨叨不停,以满足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

与成人的积极互动少

妈妈虽然可能有很多时间陪伴他,但或许给与他的信息内容远远低于电视节目对他的吸引,没有碰触或引发家俊的兴趣。时间久了,果果可能不太喜欢和成人交往。如果成人只是问他在玩什么,果果觉得回答了就可以了,还不如自己正进行的游戏好玩呢,所以就又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了。

与无意记忆和模仿学习有关

幼儿期孩子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即不需要特别的策略和努力就能记住。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材料容易引起无意识记。果果所看的巧虎,节目的内容符合孩子的经验且有一定差异性,优美的画面、声情并茂的配音和动听的音乐等因素综合起来,所以会深深吸引孩子,况且有的内容果果不止看一遍,所以就牢牢记住了。在他觉得无聊的时候,这些情景就会在他头脑中再现,加上低龄儿童爱模仿和自我中心言语的特点,于是他会出现“叨叨不停”的现象。


采取的措施:

1.丰富孩子的生活和体验,让孩子有表达的需要和内容。在平时上课时经常让他回答问题并且多与他交流。

2.创设与同伴玩耍的机会,让孩子体验交往的快乐。有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理解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3学会跟孩子做游戏,拓展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在生活中,自我想象,自我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说话”的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