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

文/熊沾沾

公元前91年,汉长安城一片腥风血雨,乌云密布。

这一年,显赫了几十载的卫子夫和她的儿子太子刘据受巫蛊之祸牵所累,相继自杀。面对这场飞来横祸,前后受牵连者达到数十万人。

在一片恐怖肃杀的气氛中,钩弋夫人志得意满,看到了久违的曦光。最为强劲的对手都纷纷离去,此时的武帝也是耄耋之年,行将就木。尽管武帝一生贪恋女色,子嗣却不多。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_第1张图片
钩弋夫人

巫蛊之祸后,能够继承武帝皇位的儿子只有四个,除了自己的刘弗陵,其他人都不得武帝欢心。钩弋夫人尽管掩饰得很好,但年轻美丽的面庞总是流露出几丝藏不住的喜悦,因为未央宫上的皇帝宝座正遥遥的向自己的儿子刘弗陵招手。

钩弋夫人不知道,宝座在向自己的儿子招手,就等于死神在向她招手。

如果她能未卜先知,她永远都不允许自己贪恋那个宝座。

长安城众人皆知,武帝偏爱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认为在所有的子女中,这个孩子最像年少的自己。就像众人认为的发展方向那样,汉武帝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刘弗陵。但汉武帝的一个举动,一石惊起千层浪,把长安民众看得目瞪口呆。

有一天,汉武帝借故斥责钩弋夫人,这在平日看来,不过是妃嫔所犯的一个小错。这个小错让汉武帝直接赐死了钩弋夫人,一时之间谁也摸不透汉武帝的想法。

武帝的解释在史书中有记载:

帝(汉武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智商不够的人当然看不明白。我这是为了防止吕后擅权的故事再次上演,防患于未然!”

武帝作此解释,被“家天下”的后人誉为“英明”,对此的理解就是:牺牲一个女子,保一姓之江山完全,思虑周全,成就一代英主之名。400多年后的北魏,把“杀母立子”设为制度,下一代君主的生母皆被赐死,以防外戚干政。这个制度“灭夫妻之情,绝母子之爱,杀戮无辜”,听着毛骨悚然!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_第2张图片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武帝为何非得这么做?其实吕后掌权的教训也许不过是表面原因,从武帝帝王生涯的早期经历来看,更能明白他年少时期的经历对这件事情的决定性影响。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登基后尊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母亲王氏为皇太后。这个时候,朝廷的实际权力还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的手中。

从武帝的经历来看,他是一个自我主张非常强的人,特别害怕受到别人的限制。但这六年受制于祖母窦太皇太后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不少阴影。

窦太皇太后喜欢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汉代初年,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这种治国理念适应西汉初期的国情。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内有人已经意识到这种黄老之术不利于中央集权,并不适合当下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而推崇提倡中央集权的儒家思想。

少年登基的武帝兴致勃勃,准备展开拳脚,大干一场。他掀起了一场旨在让治国思想儒学化的改革运动。为了摆脱窦太后的阻碍,有大臣建议以后不必诸事都禀告窦太后,以便让汉武帝获得全部的君主大权。

窦太后反应迅速。一方面对汉武帝进行斥责,一方面将有以此提议的大臣打入监牢。面对窦太后的盛怒,初出茅庐的汉武帝很快败下阵来。武帝初年这场“独尊儒术”的改革活动就此夭折。

此事彻底惹怒了窦太后。窦太后甚至谋求废掉这个在她眼中不听话的孙子的帝位,改立他人。一时之间,年轻的汉武帝和母亲王太后胆战心惊。这时,幸亏他的姑母兼岳母馆陶公主从中斡旋,汉武帝这才躲过了一场危机。

汉武帝从此汲取了教训。窦太后逝世之前,汉武帝都特别留意不与祖母起正面冲突,这才有惊无险的坐稳了帝位。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有意模仿自己的婆婆,插手朝政。王太后培植的外戚势力,在窦太后掌握大权的时候,是汉武帝有力的后盾,这时也演变成自己的掣肘。有一段时间,朝中大臣心知肚明,武帝的舅舅田蚡的权力已经快要超过武帝了。武帝对田蚡的许多举动,虽然心有不满,但碍着母亲的缘故,多有忍耐。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_第3张图片
影视剧中的汉昭帝

随着时间的流逝,祖母、母亲和馆陶公主都离开了人士。年老的汉武帝,回忆起这几位在自己年少时对自己继位出过大力但是据此为傲的女人,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我能猜想的是,帝王唯我独尊的心理和女人染指皇权带来的不快和憋屈占据了不少空间。

汉武帝心里的想法大概是:“我好不容易才熬过了那些忍气吞声的时光!我的儿子必须是堂堂正正的大汉天子。即使那个女人是他的母亲,我也不能容忍她有可能染指我儿子的权力。那种屈辱我经历就够了,我的儿子再也不能走同样的老路了!”

于是,当儿子距离帝王之位越来越近的时候,钩弋夫人距离死神也越来越近。公元前88年,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卫氏倒台之际,她看到的也许是金碧辉煌的宝座,想不到却给自己迎来了凄凉唏嘘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