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書法有法「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书法之美好」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1张图片

△苏轼画像丨李公麟 (传)

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2张图片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一壕春水半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3张图片

春季还未过去,柔和的风吹过,柳枝微微摆动。站在超然台上望去,护城河中荡漾着春水,满城都绽放着鲜花,朦胧的烟雨笼罩着城里的人家。

寒食节过后,酒虽然醒了,却伤感了起来。不要对着故友思念家乡了,快生起今年的新火煮一杯新茶,趁时光未老,把酒吟诗,尽情享乐吧。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4张图片

△超然台-山东诸城市

在密州做太守时,苏轼看到城北有个高台,可以供人们游玩看景,就命工匠重新修葺了这个高台。他的弟弟苏辙给高台题名为“超然台”。这首《望江南》,就是苏轼在寒食节后,登台游玩的时候写的。

苏轼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实他作词,应该是豁达潇洒多于豪放。就像我们很熟悉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很多人会被这句词感动,并不是因为苏轼描写了一个多么宏大的场景,而是他不怕艰难险阻,笑着面对所有挫折的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多温暖和鼓励。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5张图片

△《黄州寒食帖》

很多人写寒食节,都会忍不住沉溺在忧伤和阴郁里,写的都是冷清和凄苦。比如“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等等。

但放在苏轼眼中,寒食节也是春天的一部分,入眼都是美丽醉人的春景。虽然酒醒后也会想家,也会伤感,但他很快就能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出来,看到新生起来的火,象征着新一年红火的生活和希望。

寒食节也像是一个新的开始,让人们意识到时光流逝,又过去了一年。青春短暂,就像美好的春天总是留不住,所以才应该珍惜青春年华,饮酒赋诗,“人生得意须尽欢”啊。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

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6张图片

△苏轼画像丨赵孟绘

苏东坡对美食和下厨,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即便是生活艰苦,也能玩出花样来。他创造的种种著名菜色——东坡肉、东坡鱼,其实都是在匮乏的原材料和极其便宜的食材之下做出的美味。

苏轼被谪贬到黄州,见黄州市面猪肉价贱,而人们不大吃它,便亲自烹调猪肉。有一次他食得兴起,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名曰《食猪肉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仿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7张图片

苏东坡二任杭州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葑草湮没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复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醇香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赞赏称奇,于是“东坡肉”的美名更传遍了全国。

甚至到他后来被贬到偏远的惠州,实在没东西吃时,他还能向屠户买到没人要的羊脊骨。将它们煮熟,用热酒淋一下,撒上盐,放在火上烧烤。这大概是最早的羊蝎子吃法。

同是在惠州,他发现了荔枝这种中土罕有,丰腴甜美的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在书信里跟儿子开玩笑说,说千万别让那些陷害他的人知道岭南有荔枝,否则,他们会跑过来跟他抢荔枝吃。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8张图片

苏东坡最大的才华,就是当个人命运的悲剧毫不留情地碾压之时,他却善于用诸多具体而微小的快乐,化解掉那些巨大的悲伤。人生的低谷并不难过,真正难过的,是自己这道槛。

被贬黄州期间,苏轼与好友佛印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趣事,此事是苏轼参悟人生的关键转折。

话说这日,苏轼做了一首赞佛诗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第三句是全诗的主旨,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修佛的最高境界就是泰然自若,不为八风所动。不难看出,作者是在赞佛,也是在赞自己。

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第9张图片

苏轼写完此诗,颇为得意,便将诗抄在诗笺上,封好信封,派小童送到归宗寺给好友佛印欣赏品评。黄州在长江北岸,归宗寺在长江南岸,苏轼特地让小童渡江送诗给佛印,自然是盼望佛印对他的新作拍案叫绝,夸赞一番。苏轼自信满满,耐心等待,静候佳音。

终于,小童返回江北,苏轼迫不及待打开信封,只见诗笺下方赫然写着佛印的两字批语——放屁!

此情此景,苏轼不禁火冒三丈,大为恼火。他二话不说,乘船渡江去找佛印理论。

苏轼来到归宗寺,直接奔到佛印的方丈室,只见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书: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见此10字,苏轼这才意识到佛印的用意。既然自诩八风不动,却又因区区“放屁”二字无名火起,失去理性,修行流于形式,诗词再好,终究是实践欠缺。

佛印用用一句粗话、脏话让苏轼顿悟,实在是既有趣又高明。在佛印的点拨下,苏轼既惭愧又感谢,从此,他对佛法、对人生的理解都是更上一层楼。

苏东坡这种心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时代距离苏轼已经有几百年,时空交替,沧海桑田。但即使是在商业化的今天,阅读苏轼的文章,仍然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陶冶和净化,能让我们感受到在纷纷嚷嚷中心灵净土的肃穆。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