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喜欢玩各种创意挑战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一次是编辑职场宝典。
1. 只在固定的时间查邮件:
这点真的太爽了!早上8.30-9点我查完邮件后,安排了今天的TDL,就把outlook关掉去做事了。之后11:45-12点又看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进度,下午3:30再查了一下。查邮箱就像被各种社交软件绑架一样,不暂时隔离,很容易造成时间黑洞。
2.同类事情一次处理:
创建to do list (TDL)之后,一定要给任务进行分解和分类,分类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来作为参考。比如按人物分类时,需要和供应商谈3件事,那么事先列好,之后一开口就可以跟他说今天有3件事要谈,分别是1-2-3。
再比如地点,需要去质检部门找人谈事,那么就将相关的人事物准备好,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在质检部门处理相关事宜。
不允许插队:当一类事情已经处理完时,偶遇新的同类事件,先记下来,先做完手头的事情.
核心是:让自己掌握主动权。这个方法,目前我自己觉得特别高效,不会被被人耍的团团转,也不会浪费很多时间。
3.事先做好准备:
开会前列好Agenda;
根据经验梳理一下可能会被问到的Data & Date;
拜访客户和供应商前想清楚去的目标是什,谈话时带着目标去。
4. 创建模板:
邮件回多了之后,发现有些可以整理成一定模板。这样就不用每次输入新的内容,只要稍作修改即可。
5.表单工作法:
现在我的工作非常非常杂,又特别多人把我当成记忆储存器,再加上本身我觉得我记忆力下降,所以我一直在摸索怎么搞清楚彼此间的事务以及关系。据此,我摸索了一个阶段,用excel创建了工作表单。这个表单详细地记录了我的工作内容,项目干系人,日期,数据等等我日常需要用到的资料。我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创建更加流畅和清晰的工作流程,让自己更加从容,并且能够准时下班。想想桑格伯格这么忙,都能做到每天5.30下班,我应该也要争取准时回家陪蛋宝。
6.跟厉害的人学习:
在项目管理里面有一条说,要了解一个事物,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和专家交流。但我自己还想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个“专家”或许他职位不高,但他也绝对是这个领域经验很丰富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当我们去请教他们时,他们是非常开心的,而且会分享很多“一线”的可贵的经验。
7.写工作总结: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写工作总结的,我的工作总结是整理了一些tips:有工作流程步骤;有部分人的能力清单;有别人分享给我の经验。这些总结写完要经常反复看,像温习功课一样去学习。
这个短期内其实效果很明显,因为其他人都会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别人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工作5年了,那么他也会以为其他人跟他是一样的水平。那么如果这个时候表现出“不专业”,“不懂”,那么就会降低自己的职业形象。
所以常复习自己的笔记内容,会让你越来越专业。
8.开会时主动写会议记录:
做PM的工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什么都需要懂一些。那在刚入行时,我经常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开会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走神。后来我就发现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我,我的注意力会因为这个压力而更加集中,慢慢地也更能清楚地理解他们在说什么,接下来我需要做什么。
9.早到的仪式感: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仪式感的人,我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一般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的。9点上班,我8.30到的,那我做了什么呢?我会给自己煮红枣枸杞茶,看20分钟书或写一下昨天的日记,整理一下桌子。我每天必须要做这3件事,否则我自己心态上没法进入状态。我觉得我因为有这种私密独处的时间,会让我自己开心和舒服,这对于我一天的状态很重要。因为我想要给自己创造每天都是舒适的上班节奏。
10.避免使用太多工具:
之前我有3个本子,并且同时用几个app一起工作。用了一段时候总觉得焦虑感还在,还经常不知道把资料写在哪里了,或者是资料散落的到处都是。所以干了半天发现到最根本的原因是“失焦”,自己使用的工具太多了。所以现在只用3个工具,并且还给3个工具设置了明确的定位:
1. 本子用来写TDL,会议笔记,灵感等
2. OneNote用来总结工作日志,SOP,经验等
3. XMind,用来可视化我的文件夹,让我的文件夹内容直观。并且给每个文件创建了超级链接,需要的时候很方便。
11. 建立数据模板:
我的职能之一是做成本预算。designer(设计师)会把我放在所有他们沟通的email里面,但却没强调说要让我帮忙追踪。以前不懂,所以遇到老板突然问,“Grace,xxx多少钱”,结果我脸上就大写着懵逼,后来才意识到原来我需要追踪项目的各项报价,然后为以后相关的项目做预算。所以我就做了2个追踪项目的表格,一个详细版,一个简化版。因为老板是视觉型认知模式,所以简化版就是做给他看的。我不得不说做PM真的是让我各种office技能蹭蹭地提高了几个段位。
12.整洁的书桌:
这里还是运用了断舍离的概念,东西多意味着找一样东西的时间可能会多,意味着使用这些东西的频率就会低,意味着我要做出更多的判断,这些都影响着我的效能。所以我的办公桌基本上在我面前的就是5样东西:电脑,鼠标,键盘,一个本子,一支笔。
13.大咖上身:
每次遇到这个问题要怎么办时?我就会开始想自己如果是CT/K/E会怎么办?平时我就观察他们,注意他们的为人处事,有一种储存技能库的感觉,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像前辈学习,像有经验的人学习,尽可能学习他们的技能并为自己所用,需要的时候就“附身”一下。
14.用outlook的会议邀请创建提醒:
CY很厉害这一招,所以就跟他请教,他是怎么做到“pop up”信息窗口来提醒大家做事的。原来他是把会议邀请弄成了提醒窗口,被邀请的人会自动收到信息提示。这一招,不知道帮我省了多少跑腿的时间,超级好用,功德无量啊!
15.模块化管理:
我有个癖好,很喜欢将一类东西装在一个篮子里,其实就是整理收纳。后来发现,生活上的整理收纳,也用在了办公桌的整理。今天因为搬办公室,我一下就感受到自己这样放东西の好处。我拿了个推车,将篮子拿出来放在推车上,到了新的地方时,又马上放进去,非常方便。这个方法,我发现自己也是潜移默化用在了邮件管理上。每天我都有上百封の邮件,很多跟我不太有关系,但又要让我知道。我就给邮件创建了各种规则,装进了相对应的“篮子”(文件夹)。这样我就知道哪些需要处理,哪些可以前后处理,哪些可以马上处理。
16.小事马上就去做:
E是我们的VP,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行动力超级超级超级强强强!他一说到要做什么,下一秒就去了,不带犹豫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等一下”。虽然有的时候我不太喜欢,但不得不说他因为这点做成了很多事。只是对于我本身,我觉得我更希望是从容且高效。
17.高效会议:
会议是个大黑洞,稍不留神时间就被他偷走了,所以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时间的珍贵。那有以下几个方法大家可以酌情参考:
1. Agenda熟悉会议框架:知道要去听什么,谈什么,做什么
2. 没有“我的事”时,可以选择先离开。这个看公司文化,我们部门是可以这样的。不用担心会不礼貌,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浪费时间坐着刷存在感
3. 把握时间,忌讳没完没了地谈。随时保持警觉,防止跑题。
18. 完整的close loop:
WM有个习惯,他一定要确保每件事都能被完成好,他不能忍受事情处理了一半或者是没有了下文。这一点我非常需要向他学习,因为可能我会觉得有些事情不着急,我可以放宽心。但其实非常危险,而且脑子其实有记住这些没有完成的东西,内心也会小焦虑。所以尽量让接手の的每个case都能有很好的结局是我要继续修炼和提升的。
19.资料管理: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甚至可以写一本书。那管理的目的是让我们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这些文件。
我本身是一个视觉型人,喜欢简单直接的图像,所以我用思维导图做了一个视觉化的目录,并为每一条目录创建了链接。这样我不紧做了非常详细的分类,也能很快地检索出藏在文件夹里的文件了。反之,我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设计文件框架,然后再去文件夹整理。
20. 人脉管理:
我有个contact清单,上面整理了我常联系人的电话,公司和职能。之所以整理这个,也是为了最短时间内能马上用到。
21.落实到负责人:
有一种安排叫做“让他们去做”,却没明确到说是谁;有一种活叫外包,却经常没说“你必须要负责”。结果问题一出,就找不到负责人,没人有ownership,这是大忌,结果就浪费了一堆时间排查谁是负责人。所以每次安排任务时,务必搞清楚谁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