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

“以正合,以奇胜”恐怕是《孙子兵法》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需要注意的是:以奇胜的奇是奇偶数的奇,而不是奇怪的奇。念错了读音,整个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奇”古人又称之为余奇,指的是多余出来的那一部分。正面战斗的士兵安排妥当之后,多余出来的那一部分就是奇兵。奇兵就是预备队,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使用。正兵的含义,曹操解释的非常清楚。“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与奇就是一个先后的概念。

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也叫作会战。双方主帅在后面压阵,等到关键的时刻。到了决胜阶段,再把预备队投入战斗。这就是奇兵,就是出奇制胜的真正含义。《孙子兵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基本的战略和战术原则,绝对不是奇谋巧计。如果把“以正合,以奇胜”理解为:正兵随便打,关键时刻要依靠奇招妙计。这表明一个人不但不懂兵法,连基本价值观都是错的。

作战双方的预备队对比,往往就是决胜负的关键所在。如果对方在预备队占比上拥有绝对性优势,明智的选择是下决心退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说的是只要开启战斗,就要正奇分兵。战斗的方法就是奇正,没有其它因素。这就是基本战术原则,而且只有这一种战法。

奇正之间却存在转换的可能性,排列组合有无尽可能。善于运用正奇转换,善于出动奇兵的将领,战法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正奇分兵是基本战术原则,也叫作分战法。战斗必须要分兵,不管有多少兵都得分。几十万大军要分兵,一个班打山头也要分兵。

当年韩信以三万兵力,攻打二十万兵力的赵军。韩信能用三万人最终灭掉二十万人,靠的就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分战法。赵军主帅陈余没有分兵,二十万军队都呆在大营里面。韩信在距离井陉口30里的时候,先分两千奇兵出去。大清早,派出一万兵力在河边背水列阵。赵军见后大笑,因为眼前的汉军没有退路。汉军也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无路可逃,只能殊死一搏。

如果背水一战的,只有这支河边列阵的部队。无论怎么殊死作战,也不太可能战胜二十万敌兵。在战事开启的时候,有两千奇兵不知去向。大清早有一万士兵背水列阵,韩信这边还有一万人,作为正兵和赵军作战。

有一支部队上前作战,一支在河边的预备队是赵军看得见的,还有一支不知道在哪里埋伏的奇兵。一正两奇,分成三支队伍与赵兵作战。赵兵有一支军队出营作战,一支预备队负责守营。

韩信的第二步,就是把赵兵的预备队从大营之中调出来。两军正兵开始交战,赵军一方人多,韩信很快就支撑不住。不但败退,而且退的非常狼狈。剩下一地的物资,引得赵军四散哄抢物资。韩信的败军退到背水列阵部队附近,合兵之后再杀回来死战。

韩信的一正一奇,合兵到一起,组成一支正兵。剩下的两千奇兵,依然在等待时机。等到胜机出现之后,再出奇致胜。韩信把大将旗鼓仪仗作为诱饵,扔的满地都是。赵军士兵为了抢功劳,军纪瞬间涣散。连军营里的预备队都倾巢而出,此时赵军已经把所有的牌都打出来,而韩信还有一张牌没有打。半夜出发的两千奇兵,每个人都带了一面汉军的军旗。两千人趁乱闯入赵军军营,把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换上汉军的旗帜。

赵军突然发现自己的大营已经沦陷,插满汉军的旗帜,却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心大乱。军营有深沟高垒,有营门有防御阵地,赵军想夺回阵地并不容易。赵军往回撤,韩信由守转攻。后面的追兵和守营的奇兵两面夹击,赵军瞬间崩溃。韩信一战击破赵军二十万,将统帅陈余斩首,活捉赵王赵歇。韩信在战斗中有正有奇,赵军则是有正无奇。

在《孙子兵法》中并没有“守正出奇”这个概念,守正就是平时按照规矩办事,关键的时候可以突破规矩。制定规则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规则办事。《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是要始终坚持按照原则办事。守正出奇,是违反兵法基本原则的,不是一个好的价值观。原则是用来坚持的,不是用来放弃的,要始终坚持按照原则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10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