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日课:再说“核心素养”

5.2日课:再说“核心素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吴军在作品《大学之路》中说: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由此想再说说“核心素养”。

国家在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后,我们的学校在干什么?学科(教执委)在干什么?教师在干什么?只看几篇文章、走几所学校,会以偏概全,所以我只用猜测的语言表达。

(1)学校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否有多种路径?

国内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走过的路,能否可以看做三个不同的版本?V1.0是学校不满足于现有的课程体系,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V2.0是学校不满足于现有学科的指定教材,对国家课程的进行校本化开发;V3.0是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统整再造式开发,实现跨学科的教学。

我以为,以上三个版本就是三条路径,都是可以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为什么版本有高低?那是因为不同版本对教师水平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学校要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路径,在条件成熟后升级版本。

我个人其实更喜欢的是第一条路径。它不仅仅容易实现、适用面广,更重要的是我偏好不用考试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多且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或许可以说明这个学校离应试的人才选拔机制越远,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越近。

(2)学科(教执委)在干什么?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当下各学科都在忙。有些学科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修订课程标准,重新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象是对上一轮课改打补丁,解决原来对学科目标理解和落实不足的问题。学科既要聚焦本学科的“目标素养”,这是窦桂梅的提法(2016.11,http://edu.china.com.cn/2016-11/08/content_39658626.htm),又要拓展学科的边界,关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个难题。改变教材体例或内容,风险很大,也许教材本身问题也不大。只有像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这种年青的学科,教材问题较突出。如果学科(教执委)的精力,尤其是教研员的力量,更多用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引上,而不仅仅是修正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或许也是一种解决之路,且是必经之路。提升教研员的课程实施指导力,变原来指导上好一节课的指引为上好一门课的指引,变对原来教学设计的指引为学习设计的指引,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上面的假设是建立在我对一线教师原来就拥有核心素养培养能力的信任之上的。我在5月1日短文中,把这个培养能力看作是隐性的。

(3)教师在干什么?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改来改去,所有的活儿最终都要教师在课堂中落实——这就是当下一线教师的累。教师在干什么?一直在上课,核心素养提出后或许有了改变。

教师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一是更新理念、终生学习;二是认真备课,对核心素养和学科目标做系统化设计、显性化关切;然后实施,上更有温度的课——关注人文、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更有深度的课——关注理性和思辨、关注过程和方法,上更需要学生探究的课——教学生学会学习。

以上是我从课程的视角讨论学校、学科和教师如何实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即学校开发丰富的、个性化的课程,学科关切课程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唯有终生学习才能应对课程的变化。

从整体上看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新的“课程观”,多元、开放、以学生为中心、后现代的,它的测量或被量化,不应该仅用“考试”这个老办法。对此,我不太有把握,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十分期待您的意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5.2日课:再说“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