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最为让人心绪波动的是曾经已经放下的现在又重新被拿起。

告诉自已,像《面对巨人》里的球员一样,我们虽然不信上帝,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构建出一个永远存在的神灵,把我们的快乐,奋斗,积极全部储存在里面,因为那样我们知道我们从来不缺快乐,我们所谓的不乐观只是恰好看到了悲观的影子,其实悲观的的脸上是smile。我们只需要抬头即可,永远不要和自己的积极情绪过不去。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

常常我们会说自己的思维犹如一团麻线,今天的我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打成麻线的是我们自己,但我们还需要他们去织衣,如果放任他们成为一团麻,只会增加我的焦虑。直接面对,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尝试着去接受他,那么期间的一切你都可以至少不再那么烦劳的思考。

剪不断,理还乱的往往不是一些客观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正如我现在所想的思维的世界,而曾经赵本山老师的一个小品中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等,现在再一想,我曾经所纠结的,没有处理好的,让我困惑的正是这些身边情,因为没有标准答案,但这是最简单却又最难的题,但想想也正是这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

曾经有人说,何为生活,即是——生下来,然后活下去。我有时会思考,我这样的年龄和我的现有思考相符吗?我这样的年龄不是应该拥有不灭的胆气,和无限的冲劲吗?郭德纲在《欢乐喜剧人》中曾说过30岁是一个人的分界,30岁之前不狂,这个人没有出息,30岁之后还狂,依然没有出息。记得岳云鹏说,我现在刚好30,你说我狂不狂呢?“你爱狂不狂”,郭德纲回道。一句玩笑话,但我记得很清楚。有时候我会感谢曾经的老师,因为他们教会了如何去和自己思考,但我也会责怪我的老师,他在我最应该快乐的时候,让我认出如此多的社会和人生。

但我知道没有经历过,这一切都是空谈,没有阅历的人,说的再多,没有醇香味。犹如赵括的纸上谈兵,现在好像明白了老者为何睿智,因为他花了大半生去思考,老来才如此释然。不说了,随笔只会越写越多······

写着写着我的消极渐渐地,渐渐地,离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