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教育的意义

“北京现在小学实行多校对口政策了!我把孩子的户口从海淀区迁回朝阳区了!”北京的同事说起这件事带着一些无奈和气愤。

前阵子,读到一则新闻,一位来自上海的妈妈,由于错过名校招生面谈会在校门口深情下跪。而在北京,同样也有着一大批为了孩子上名校而投入巨资购买学区房的父母。

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要上名校?甚至,父母赌上一生的财富和尊严?

大多数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主要围绕中产的焦虑,精英主义,资源分配等等。

假设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教育本身耗资巨大,然而,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即使现在投入10倍的资金,未来也不一定能收入10倍的回报。那么,这样的投资是否还有必要呢?

实际上,无论未来回报是否与投资成本匹配,我们依然不会放弃教育投资。我们渴望孩子跻身名校的意义,其实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他们拥有某种意义上的特权,也就是资源分配的优先权。

而真正拥有优先权的人,他们都是与大多数人不那么“雷同”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毕业于名校。因为,资源就是倾向于少数者。

投资教育的意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昂贵的起跑线到底值多少?

记得,一位学龄前孩子的妈妈曾问我是否要给小朋友念一所贵族幼儿园。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入园的方式,除了一学期十万元的学费之外,还要对孩子进行筛选。当时,我只回复了“有教无类”四个字。如果,3岁的孩子就需要分层教育,我们凭什么能证明教育手段是优质的呢?那只不过把看起来发育最靠前的孩子选在了一起而已。即便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果,也无法证明是幼儿园教育的优势。相反,那些并未分层的幼儿园,对教师的水准更具挑战性。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在一个非常理想的教育环境中,那么他如何学会包容与有爱?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假设有一天他成为了企业的领袖,想要管理这些底层员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正如美剧“亿万”中的男主角艾克斯所言:华尔街里有很多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殷实的人,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靠自己的人,别人是无法轻易撼动的。所以,第二季播出到第十集,检察官查克依然没法彻底摧毁他的公司,甚至差点被他搅乱人生。因为出生富二代的查克可能真的无法了解一个白手起家者的心理。


曾任职腾讯副总裁的著名搜索专家吴军是这样说的:“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的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配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如他所言,一开始就在抢跑道上面花费太多金钱,用力过猛,是不是有点不值?

补习班的意义是对平庸的恐惧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作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那些在学校被教师视为能力低下,同时被其他学生看不起的学生通畅具有习得性无助感的特点。他们作业拖拉,对最微小的学业成功都不抱希望。对获得更好的成绩也没有期待。

这恐怕是当下很多父母给孩子上高额补习班的最大原因之一。从一开始期望孩子出类拔萃,到如今不补就有可能会掉队。

习得性无助,一方面是来自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评价,一方面也来自于自身对优越感的追求。

我向很多父母咨询过他们让孩子上补习班的原因,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如果不补课,孩子就有可能跟不上。以后就失去了读书的信心。补习,并不是为了更优秀,只是为了不平庸。

那么,学校教育究竟是什么?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此下过定义:“学校总是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学校在历史上曾经先后为贵族,教士阶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平民服务,也总是按照特定时代和统治阶层的要求来教育儿童。”可以想象,“学校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想起,最近听到梁冬先生的节目里说:今天我们所运用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制度是在二战之后逐渐形成的,为了满足像“福特、谷歌”这样的大公司选拔人才而制定的。那么,未来是否还有那么多的福特呢?或者未来的“福特”是否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呢?

”如果今天的理想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那么学校就得做出相应调整,以培养接近这种理想的人。“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不新鲜了,这位19世纪的心理学家很早就为未来的理想人做出了精妙的推断。

阿德勒的观点认为,学校不能把自身视为目的。

上名校,是否有必要?

实际上,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名校的意义是为了保持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很多家长坦言,比起教育的资源,他们更关注学校的氛围。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或处于下游,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处境的愿望。”用这个角度同样能解释“精英主义”或者“中产的焦虑”。

那么,将孩子推向名校,就等于为他们设定了一个高级的竞争环境,孩子们随时可能会处于劣势,而为了成就自己,展现出更多的雄心并付诸更多的努力。

如此看来,与其说择校重要,不如说保留孩子恰当的,追求优越的心理更重要。之所以称之为恰当的,是因为,过度的雄心恐怕也要为之付出不少代价。

那么,究竟如何来保护孩子适度的“好胜心”呢?

优秀也可以是一种迁移

我们常常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看做一无是处。即便我们在口头上并不承认成绩不好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赢得老师的平等对待。但实际上,这些孩子同样有“追求优秀”的心理。所以,通常他们会把精力花费在其他地方,比如成为很资深的游戏玩家。难道,这些看起来并不体面的“优秀”不能作为一种驱动力吗?

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国年无益或无用的方面去追求一种补偿。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如果教师一开始就从孩子某一方面的长处出发,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在其他领域取得同样的成绩,这犹如把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引入到另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

当我们在择校的时候,比起名校的升学率,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中的教育者是否能鼓励孩子始终保持对未来的信心。

既然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那么,学校所要做的,是克服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些人为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学校把抽象的学业成绩,而不是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目的作为评判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精英儿童始终不快乐的原因,因为他们始终无法满足内在成就,而只能实现外部的评判准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