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丰都趣闻

四川丰都,是古代神话传说里面阴曹地府的所在地,历来神神鬼鬼的故事数不胜数。

丰子恺先生在《丰都》里讲过一段传说,说丰都店铺柜上都放一盆水,顾客拿钱来买物,店家先将钱丢进水中,用来判定真假。若下沉,是人的真钱;若浮飘,是鬼的纸钱。这传说里虽涉及了鬼,却充满了人气。通常鬼故事里的阴森幽冷一点没有,倒是有一股戏谑欢笑味儿。

凡客来购物,店家必要验钱,可见丰都城里假钱是颇流行的。常人不会巫术,使不得障眼法,无法以假乱真,一般是没本领拿纸钱的,只能拿真钱购物;何况,出之于忌讳,除非穷极无路,活人哪里愿拿死人的纸钱去购买什物呢?拿纸钱去买东西的,算来应是鬼,鬼用的钱自然都是纸钱,他在世间的诸亲戚逢年节烧给他的。且凡鬼,似乎总有丁点异于人的本事,比如使个障眼法,把他的纸钱打扮成真钱的模样,拿来哄骗些好处。只不过,法术往往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常常是有时效期的,交易过后,事主各各分开,法术就没了。在丰都城里的纸钱上,就会显出真相。我想,倘或法术一直能不露陷,大概那些店家们也就不会在柜上置一盆水了。家家柜上置水,类似于现代社会用的验钞机,应当是吃过了亏后寻出的招。

法术从来没有万全的,所谓相生相克,凡法术,必有破解之道。丰都城里的商铺自然是对付不了鬼的,他们得去请明白人指教。通常的传说里常有法师道士天师们捉鬼的手段,但这传说里并没说有法师们的事,想来店家们并没有用法师们来对付鬼。

商户们都是按部就班过日子的市井细民,与人为善,相见欢,平白地不肯与人结怨。店铺门一开,进来都是客。果然遇上些琐碎小事,也无非是高高手或者低低头罢了,哪里会让人真过不去呢。谁不知道,不放过别人,自家也脱离不开,一直与人纠缠其实是难为自己。凡事不肯圆转,非要任性较真,不唯做事不会顺利,做人也是不成的。

他们在日常里如何待人接物,也便如何待鬼。他们对鬼的态度与对人一般无二。若是有人来骗吃喝,他们大半也是相责两句不理会便是,并不大可能扭了人去送官;若鬼来,他们也便退还鬼的纸钱,不做这笔生意便是。

鬼们无真钱,又想享受一点人间烟火,也不过是蹭几分吃喝穿戴,少不得使点骗术,并没犯下不赦之罪,若请了法师们来捉,鬼们轻则受伤被禁制起来受苦,重则魂魄飞散。果然以这等歹厉手段待鬼,商户们是不肯的,虽然人鬼殊途,在商户们那里,人鬼无二,一视同仁。

丰都城里的老百姓对于鬼也并不另眼相看,明明是拿了真金白银去置买货物,进门却要先受一遭校验,这自然是受了鬼们的连累。但他们也安静地接受校验,并不乱出免校验或者治理鬼的主意,甚至也不骂论几句。他们淡然地等着检验完结后好继续自己的事情,并不为鬼事分心。或者他们根本就是以为鬼们的行事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以人之七情六欲来度鬼的行事,明白鬼们的心思,当然对鬼没有排斥。也许他们由鬼世推人世、由人世衍鬼世,对鬼们存了怜悯心,自然接受了鬼事。

人以平常心待鬼,鬼也以平常心待人。这传说里丁点没说鬼们的小把戏被揭穿后鬼们如何表现,料想鬼们是默默走开。若有鬼凭了阴力由巧取转为豪夺,店家必定也会别寻高一级的应对之法,这满城通行的用一盆水来平衡阴阳的规矩便被打破了。但丰都城里人鬼杂处,日日有些瓜葛,彼此之间相安无事,可见合城的鬼也都是恪守鬼道的。

存善心,行善事,守规矩,过日子的天地还是很开阔的。

我喜欢这故事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故事里传递出来的对死亡举重若轻的态度。

G

你可能感兴趣的:(36丰都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