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获光线入股或成全产业链公司

猫眼获光线入股或成全产业链公司_第1张图片
猫眼电影

在5月27日之前,很多业内人士都一厢情愿地认定,在线票务的市场上如果再出现合并,也应该是发生在猫眼和微影集团,或者其他各个线上票务公司之间的。

这样想不无道理,看2015年年底的数据,新美大旗下猫眼电影份额为33.27%,微票儿和格瓦拉合并后的微影时代共占27.97%;合并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两大公司,双方背后均有腾讯的影子。按横向整合的逻辑看,要么是第一和第二的合并成就一个线上票务巨无霸,要么是猫眼或者微影各自靠和这个市场上的其他公司合并,继续扩展疆界。

但是随着5月27日晚上7点,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光线传媒的一纸公告,光线传媒以23亿人民币和6%光线传媒股权的代价,成为猫眼的大股东,占股57.4%。

结果,新美大做了一个让旁观者耳目一新的决定,从单纯横向合并占据市场份额走向了纵深的产业链整合。

为什么是猫眼?为什么是光线?

关于这次合作,新美大CEO王兴的想法在他的内部邮件里一览无遗。

和光线的交易一经发布,王兴就以邮件的方式解释了这个产业链的结构:“和光线传媒的战略合作,猫眼电影将获得影视IP、动漫、艺人经纪等产业资源和业界领先的上游产业运作能力……新美大将继续把猫眼和光线传媒在文化娱乐的综合优势与美团-大众点评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紧密结合,共同为中国的电影和文化娱乐行业贡献更多力量。”

实际上,猫眼电影的角色在这之前就已经发生了转变。2015年7月,美团成立“猫眼文化”,猫眼已经成了一家独立的子公司。在光线传媒宣布停牌的2016年4月,新美大正式分拆了猫眼电影业务。

王兴让猫眼独立运作的想法早已很清晰,只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到底与谁联手建立竞争壁垒的问题。

光线传媒近年来成功运作了《美人鱼》、《泰囧》等票房冠军。作为一个电影投资和发行的上市公司,光线的投资逻辑是建立起内容从策划阶段到后期宣发、乃至于衍生品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闭环。而中国的电影在线购票市场,已经在这4年内变成数百亿规模的消费市场。在2015年底,在线购票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50%,2016年更是变成70%的份额,成为市场绝对主导。因此,一个在线票务平台无疑是光线所急需的。

而猫眼已经是市场内最大的在线电影购票平台,作为一个购票入口,它的活跃度和流量都有目共睹,但票务天然处于行业下游,利润微薄且竞争激烈。和光线的整合,意味着它能够获得一个更具“未来”和增长性的空间。猫眼可以通过光线进入在影视产业中上游,相对利润高的部分:电影的投资、宣传和发行。

新美大通过这次合作已经对外界明确了自己的整合逻辑:单纯占据市场份额并无意义,只有打通影视上下游,以移动互联网对接娱乐平台,完成投资、制作、发行和售票一体化的产业整合,才能在市场上占据持久的优势。

合纵优于连横

这个交易,首先是新美大在财务上的一个明智选择。

猫眼成立至今一共耗费20亿人民币左右,本轮重组,新美大基本上回收了前期的投入,并且获得光线6%的股权。消除了大笔补贴可能的未来不确定因素,改善了现金流,优化资产负债表。

其次,这个交易也代表了新美大对票务市场的基本认知。重组前,猫眼电影的交易流水已经达到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但根据的王兴的说法,猫眼也才刚刚实现“BG层面的盈利”。他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盈利可能只是暂实性的,猫眼的竞争对手包括了微影时代、淘票票、糯米等。

这几大巨头分属BAT不同阵营,虽然各家都在强调自己在“票补”之外的价值,但电影票是标准产品,无论是对于片方还是消费者来说,价格是唯一敏感因素。大多数用户和片方都不会单一依赖某个平台,而是会随着票补的浮动而“朝三暮四”。

无论是猫眼、微影时代、淘票票还是其他公司,一旦对手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增加票补,其余人也只能毫无选择的跟进,利润空间就会很快消失。所以,无论微影时代还是糯米等企业,也都想在票务的基础上多维度地往上下游拓展。

以微影时代为例,2015年12月,微影时代与省广股份、影视明星黄晓明、院线运营商金谷影视等,合资成立省广影业,从事电影投资拍摄、影片植入、贴片、院线线下推广、电影宣传等全电影产业业务;2016年5月,阿里旗下淘宝电影宣布获得17亿元的A轮融资,由鼎晖投资、蚂蚁金服、新浪网领投,和和影业、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南派泛娱、联瑞影业等多家机构参与。随后淘宝电影更名为淘票票,业务范畴由电影扩展至演出、体育等泛娱乐业,并由线上售票平台转变为具备线上线下双向宣发能力的营销平台。

从电影制作、发行到更多泛娱乐化的布局,巨头们目前都在忙着纵向拓展。新美大如今已经及时为猫眼在产业链上游觅得一个靠谱的合作者。接下来,可以预期的是,在电影市场,将会出现一轮更加精彩的竞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眼获光线入股或成全产业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