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在人教版第五册(下)的《威尼斯的小艇》这一文里,有这样一段话: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网上各路教学设计大多是如此解释的——
这一段写出了“男女老少”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小艇。
网络上的课件截图
何处有“男”?
显然,很多教案设计者将“商人”作为了“男性”,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一二:“商人是男性”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鉴于网上教案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或许大多也并非在职教师所写,遑论如此执行所将带来的结果。
但是,不得不忧思,我们(或者带领孩子)若如此去解读课本,长期以往,潜移默化,刻板印象在所难免。(由于该问是由英文译作,原作者马克*土温如何写,我在网上暂时查不到,如果有人知道,感谢告知。这里还牵扯到译作者这一环节。)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上半年,我大致浏览了一遍初中语文课本后的感觉:充满了性别刻板印象。
我的理论角度就是女性主义(Feminism)。女性主义发家于心理学,后受批判主义影响。关于前后三波女性主义的发展,就不在此赘述。如今,女性主义的理论越来越难以统一,如同其他“主义”一般正在被解构。
但总体而言,基本不变的是:女性主义将带有女性气质的人(包括带有女性气质的男人)视为这个社会的服从着和被压迫者(the subordinate and oppresed),即没有权力的人,他们被男性气质所统治与控制。
ps: 国外对课本性别意识的探讨,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国内则较晚些,约于20世纪中期零零散散开始。
一、 女性角色的单调与缺失
课本中男性角色远多于女性角色。从社会角色而言,男性所扮演的多于女性。且,相较于男性,女性多囿于家庭角色。其中,母亲角色所占比重最大。
你有可能说:这是因为对女性的尊敬嘛。中国尊敬母亲最能体现对女性的尊敬了。而且,编者可能也有意为了表达主题母爱,而特别选取有关母亲的文章。
但是,我们有多种方式对女性表示尊敬,或者说对可以对不同角色的女性表示尊重。
再者,学者Rifkin说:“问题不在于将女性描写成母亲角色,问题在于对于女性的描述只囿于母亲”。这样可能导致我们对女性角色的多样性产生误解,也不利于我们发展自我潜力。
在初中课本中,女性在商业经济领域是隐匿的。在其它传统男性领域,如政治领域,男性与女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层级上,都有极度的不平衡。
其中,占女性社会职业最大比例的是教师。但是,即使如此,也没有男性教师在初中课本中所占的数量多(女性为4人,男性为6人)。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这一职业,在很多情况下被视为是女性母性关爱的衍生。因此,就此而言,女性在这一角色上依旧没有突破“女主内”的传统刻板印象。这样的印象,也导致男性愿意发展该职业的人数减少(先不论在教育行业现实中,男性权威者多于女性)。
二、 对跳脱出性别刻板印象角色的描写
课本中对于跳出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并不多。对于传统性别印象的鉴别,我采用了社会学家Macionis and Plummer 在《Sociology》中的表格。
女性:服从的、以来的、不聪明和没有能力的、感性的、易接受的、直觉性的、柔弱的、胆小的、易满足的、被动的、容易合作的、敏感的、性对象、因外表而有魅力。
男性:统治的、独立的、聪明的和有能力的,理性的、坚决的、分析型的、强壮的、勇敢的、有野心的、活跃的、爱竞争的、不敏感的、性侵犯的、因为成功而又魅力的。
虽然,这个是西方文化下所孕育的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对比后发现,也基本适用于中国文化。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少数几处,女性似乎跳脱出刻板印象,但最终这些女性没能“真正意义”上“解放”。
例如描写花木兰的勇敢,即使她是一位女战士,骁勇善战,但最终还是“对镜贴花黄”,为嫁郎做准备。这似乎在说,女性可以勇敢,但是女性依靠男性才是符合社会期盼,与最终归路。
再者,在《心声》一课中,程老师是一个“模样有点像男孩子”的女老师:“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这样一位具有“男性特质”老师,被塑造为不顾学生心声,“操控学生”为自己谋取利益。有意思是的是,本文的作者是女性。
课文中有一些男性跳脱出刻板印象。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在《蒲柳人家》小男孩穿得颜色鲜艳被人嘲讽说“像女孩”。这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会用“你怎么像个女孩一样哭哭啼啼”来羞辱男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用“女性气质”羞辱男性的用法,本身印证了性别刻板印象,男性不应该有女性气质。另可以感觉到,至少于男性看来,女性气质位居于男性气质之下。
在这些男性跳脱出女性的角色之中,四分之三为男孩子。学者O’Neil曾通过研究发现,男人认为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是不成熟的,小孩子气的,不能称为“男人”。
必须承认的是,同样是跳脱出性别刻板印象,相较于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人们会更加“善良大度地”对待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这从我们对TA们的社会称呼可见一斑(“女汉子”和“娘娘腔”)。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男性气质本身被认为是正面的。这也可以反过来说明女性气质的被压迫地位。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的分析,对于直接的言语描写咱先不做讨论。例如《散步》中:“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取决于我”。这里充斥着家庭“地理位置”与“家庭地位”的不经意的隐喻。
或许有人会说,课本是编者所编,选什么课文想必也都是符合学生成长心理,有理有据地选定的。语文课本具有其特殊性,所选取的文章均已为作家名作,文章只是反应了作者的观点,而大部分作家却是男性。这只是帮助我进一步说明了,课本反应的是男性视角的世界。
课本虽如此,但是教师却并非不能进行创造性和反思性。课堂归根结底是动态的,是多向对话。
课本可以是标准,也可能是为撬动更多知识和智慧的基石。
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对于性别平等的诉求,不在于是我吃一碗饭,你也要吃一碗饭。这是一个极其个体又需要有共识的主题。
是我们在探求更多可能性时,减少自我困惑,让别人减少对自己的羁绊,例如不再在意或不再出现“我/你/TA是女性(男性),不应该这样”的话语。
另,点击原文阅读可至:
《春晚小品告诉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