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叫清迈,那里叫上海

三月末公司组织大家去清迈游玩了四天。作为公司福利,自然感激不尽,也就不作个人安排,跟着既定的行程走,按照标准的旅游路线,住进那家邓丽君住过的酒店,游玩那些脍炙人口的景点。黑庙白庙、双龙寺、丛林穿越,等等,四天的行程跋涉挺多,但总体因为心态放松,毫无疲乏可言。

不过这些行程之外,在清迈看到的一些细节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比如说这里的人开车素质很高,当你走到一个路口,几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汽车都会近乎停下来避让行人,等待行人过去。对于生活在上海很多年的我来说,这一点让我受宠若惊。

在这里似乎也不需要过多担心花钱被宰。清迈现在名声比较大,去清迈的游人很多,当地人的服务也很热情周到。作为常年爱宅的人,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是旅游阅历丰富的boss还是感叹这里的人厚道,不用像在国内一样担心被宰。

相比于普吉岛,清迈这座小城似乎更加现代化一些,不仅建筑物更加现代化,而且各家店门口也少见像普吉岛那里那么多的寺庙模型。这些模型曾经引起我相当大的不适感。在这里似乎没有公交车,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没有见到,出租车也很简陋,乘客其实是坐在车后加顶的车斗里,也有小型的只能坐两个人的出租车。有一次在路上车里看见一队当地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觉得他们鲜活有生命。这里的年轻人确实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大致来说他们保留了淳朴的一面和自在的一面,这和生活在上海的中国年轻人不同。中国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让自己显得精致和老成,越来越没有灵魂,成了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浮躁,世俗,自私。在清迈的时候,逛周末夜市,夜市边上古城墙前有一队队的乐队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奏,台上的年轻人显得既快乐又认真。所住的酒店大堂每天晚上五点到八点有年轻人卖精致的香皂,随意自然而不失热情,旁边有年轻人靠着大堂的柱子摆放一个坐垫,跪坐在上面,面前摆一把类似古筝的乐器,用两根细长的槌来敲击丝弦演奏。演奏者同样是快乐自在的,在游人停下来观看拍照时,露出微笑,略带些羞赧,但也自然而大方。


这里叫清迈,那里叫上海_第1张图片
这里叫清迈,那里叫上海_第2张图片

这里的吃喝与上海相比,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房价和车价似乎要便宜很多。所以这里私家车很多,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见不到公交车。

泰国佛教昌盛,国民崇敬国王。有时候我也感慨,到了一个偶像崇拜昌盛的国家,倒更容易激起一个基督徒的宗教情感。不过翻回来想,这里的民风比中国好太多了。日光之下,不得不说,古典的偶像崇拜,也比现代的虚无主义和极权主义好太多了。

在这里呆了几天,也许所有的好感仅仅在于我只是当地的一个过客,未能了解当地人的爱与恨,劳苦与愁烦。但我仍然怀念清迈给我留下的那一点好印象,怀念当地年轻人不同于我们的精神状态。上海是个现代化国际都市,文明昌盛,商业鼎兴,秩序井然。可是它是冰冷的,机器的,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光鲜华丽的名媛,衣饰华丽,气魄逼人,引人赞叹,但是总让你觉得她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相比之下,我倒更喜欢这样一种人,她既是淳朴的,又是高贵的,她全部的魅力仅仅在于她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当一个人按照他之为人的样式而活时,他不是因为外在的光环而退人于千里之外,但他却确实因着其身上上帝的形象而活出一种既活泼又庄重、既亲近又不可侵犯的健康气质。

作为一名游客,我无从判断清迈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但它竟然让我想起了些在上海想不起来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我喜欢这座城。", @�{���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里叫清迈,那里叫上海)